国民经略 昨天
50强城市,又变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原文标题:《最新 50 强城市,又变了》,题图来自:AI 生成

城市竞争,不进则退。

一个主导产业的兴衰,一场地缘局势的波动,一次国家战略的调整,都足以产生深远影响。

面对关税战、产业革命、内循环等大变局,哪些城市稳中有进,哪些城市掉队了?

一、TOP50 城市 GDP,谁进谁退?

这是 2025 年上半年主要城市 GDP 数据:

总体来看,十强城市仍旧保持不变,但广州开始触底反弹,与重庆差距收窄,而杭州对武汉的领先优势有所拉大。

在万亿城市中,宁波赶超天津,青岛逼近天津,两城与十强城市守门员的南京差距也在收窄,未来第 10 城之争仍存悬念。

四小省会中,济南、福州、合肥、西安差距仍未大幅拉开,几城的竞争仍是焦灼状态。新兴产业的成败,决定了未来。

而在 TOP30 城市中,温州、大连、徐州今明两年有望迈过万亿大关,温州或将先行一步。

在 TOP50 城市中,榆林、鄂尔多斯两大增长新星,罕见出现名义负增长,不复当初狂飙之势,鄂尔多斯退出 50 强之列。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名义增量、名义增速只有简单参考意义,不代表真实增长,因为没有扣除经济普查因素。

此前进行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新设虚拟租金,导致各大城市 GDP 普遍调增,个别城市大增数千亿元。

然而,由于各地市暂未公布季度普查 GDP,我们只能采取 " 初核对初核 ",导致名义增量普遍高估。

以上海为例,2025 年上半年名义增量(含五普)高达 3876 亿元,如果扣除五普调增部分,实际增量为 1156 亿元,其他城市同理。

不过,国家及省级层面的季度普查数据都已发布。

根据《GDP 增长第一省,又变了》一文,各省名义增速普遍低于实际增速,这是 " 通胀平减指数为负 " 的体现。

所谓通胀平减指数,衡量 PPI(工业品价格)、CPI(消费品价格)带来的影响。

因此,各城市真正的名义增速,基本不会超过实际增速。

工业价格波动最大的资源型城市、工业大市,名义与实际增速的差距更大。

二、广州,终于触底反弹了

今年上半年,广州 GDP 为 1.5 万亿元,同比增长 3.8%,相比一季度增长 0.8 个百分点,开启 V 型反转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时隔多个季度,广州外贸、消费、投资 " 三驾马车 " 全线飘红,工业增速时隔四个季度终于回正。

过去几年,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加之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产业的替代,广州两大支柱产业一度遭遇冲击。

事实上,除了两大支柱产业外,广州其他产业表现有声有色。

在消费驱动方面,广州上半年同比增长 5.9%,高出全省 2.4 个百分点,领跑于 5 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在外贸方面,广州上半年出口同比大增 25.2%,创同期历史新高,虽然不乏抢出口抢转口因素,但外贸韧性得以体现。

在决胜未来的产业方面,广州虽然传统燃油车依旧低迷,但新能源汽车开始发力,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前沿赛道更呈现领跑之势。

这从主要工业品产量就可见一斑。

上半年,广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 9.5%,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增长 17.1%,工业机器人增长 19%,民用无人机产量增 37.7%,液晶显示模组增长 1.5 倍。

在《第四次城市大洗牌》一文,我们说到决胜未来的三个万亿级大产业: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

广州的新能源汽车并未掉队,只是传统燃油车 " 船大难掉头 ",小鹏汽车等新势力发展势头良好。

低空经济领域,广州则是领跑者之一,正在形成全产业链优势,亿航智能、小鹏汇天、极飞科技、广汽飞行汽车等龙头企业汇聚。

人工智能方面,广州拥有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双重优势,坐拥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无人驾驶领域聚集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 AI 双雄。

当然,新兴产业从前瞻布局到形成规模效应还需要时间,但这足以说明,广州这些年并非一味坐等,而在积极转型。

何时重返 GDP 第四城,我们拭目以待。

三、南京、天津、宁波、青岛,谁是未来第 10 城?

自 2020 年首次赶超天津、跻身第 10 城以来,南京能否守住第 10 城就成为每年绕不开的争议。

最初的竞争者是天津,而最新的竞争者则是宁波、青岛,而宁波离南京只有一步之遥。

目前,宁波已经站稳了第 11 城。自去年 GDP 赶超天津之后,今年上半年领先优势有所扩大。

同时,作为北方第三城的青岛,与天津的差距有所收窄,未来有望挑战北方第二城之位。

宁波之所以发展迅猛,主要得益于两个层面,但未来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一是宁波舟山港的区位优势,作为中国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集装箱吞吐量第二大港,为宁波带来巨大的外贸优势。

二是民营经济的增长韧性,大量 " 隐形冠军 " 的存在,壮大了宁波制造的力量。

数据显示,宁波累计拥有单项冠军企业 674 家,其中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 104 家,超过深圳、上海、苏州,位居全国第一。

隐忧在于,关税战之下,外向度越高,不确定性越大。

根据《这是最依赖外贸的城市》,宁波外贸依存度高达 80%,在主要城市中仅次于金华、深圳、东莞、厦门、苏州。

当前,关税战虽然迎来中场休息,冲击远远不及预期,但一切仍悬而未决,外贸注定难以风平浪静。

外贸城市何以迎难而上,是对所有沿海经济大市的共同考验。

四、人均 GDP 最高的两座城市,为何负增长了?

榆林、鄂尔多斯两座明星城市,名义 GDP 双双负增长,名义增速大幅跑输实际增速。

作为名副其实的 " 煤城 ",榆林、鄂尔多斯原煤产量雄居前二,煤炭产业都是最大支柱。

煤炭属于典型的黑金经济,产量极为庞大,产值极其可观,很容易带动 GDP 做大做强,人均 GDP 更是随之而飙升。

2024 年,鄂尔多斯人均 GDP 高达 28.9 万,位居全国第一。榆林也达到 20.9 万元,比京沪齐头并进(参阅《最富的省,绷不住了》)。

然而,人均 GDP 不等于人均收入。

采矿创造的收入,更多体现在政府税收、企业利润层面,能惠及普通劳动者的相对有限。

过去几年,全球地缘持续动荡,大宗商品价格一路飙升,榆林、鄂尔多斯 GDP 狂飙突进,一路赶超洛阳、襄阳,榆林更晋级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

然而,去年以来,能源价格及工业品价格开始走低,今年上半年动力煤价格触及 5 年低点,焦煤和焦炭价格创下 8 年来的新低。

这意味着,即使两城煤炭产量依旧保持高增长,但由于价格下降,总收入势必随之而下降,名义 GDP 不及预期。

产量的增长,可用实际增速来衡量。而总收入的变化,接近于名义增速。

产量增长而价格收缩,名义增速自然大幅落后于实际增速。

这种局面,再次凸显资源型城市过度依赖单一产业的短板,一旦市场波动,经济就要随之而震荡。

因此,在 " 黑金经济 " 之外,更要积极培育多元产业。榆林的煤化工产业,鄂尔多斯的光伏、风电产业都被寄予厚望。

不只是资源型城市,超大特大城市也是如此。

面对越来越不确定性的未来,培育多元产业,做强经济韧性,对冲外在风险,都是当务之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gdp 广州 鄂尔多斯 天津 温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