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最后一个交易日以全线下跌落幕,三大指数午后均跌超 1%,但 7 月整体表现强势,深成指、上证指数、沪深 300 指数和中证 A500 指数分别涨 5.2%、3.74%、3.54% 和 3.95%。
全球股市方面,美股科技表现亮眼,纳斯达克指数、纳斯达克 100 指数分别涨 3.73% 和 2.94%。港股涨幅紧随其后,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涨 2.91% 和 2.83%。
行业方面,A 股的钢铁、医药生物、建筑材料、通信板块涨幅居前,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板块跌幅居前。
港股的恒生医疗保健业、恒生能源业、恒生地产建筑业 7 月涨幅居前,分别涨 22.75%、9.72% 和 5.19%。
格隆汇 2025 年 " 全球视野下注中国 " 十大核心 ETF 在 7 月全部收红,当月平均上涨 6.68%,年内平均涨幅 18.59%,跑赢沪深 300 指数(同期上涨 3.58%)15 个百分点。
其中 7 月表现最佳的是港股创新药 ETF,月内上涨 26.94%,创业板 50ETF 涨幅紧随其后上涨 8.81%,A500ETF 基金 ( 512050 ) 7 月上涨 4.56%。
今年表现最佳的依旧是港股创新药 ETF,前 7 个月累计上涨 98.9%,港股通互联网 ETF 涨幅紧随其后上涨 33.24%,A500ETF 基金 ( 512050 ) 年内上涨 6.11%。
01、A500ETF 基金 ( 512050 ) 年内上涨 6.11%,净值重回 1
A500ETF 基金 ( 512050 ) 自 6 月 23 日大盘转向以来累计涨幅超 7%,年内上涨 6.11%,并于 7 月 18 日基金净值重回 1。
这主要受益于新经济板块发力:电力设备(如宁德时代)、电子(如恒玄科技)、医药生物(如百利天恒)等成分股在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下业绩超预期,7 月累计较大涨幅。
此外,2025 年二季度以来,市场从 " 极致分化 " 转向 " 风格再平衡 ",中证 A500 指数的均衡配置属性成为优势,防御与成长兼顾:在消费复苏乏力时,科技、医药等成长板块贡献弹性;在金融地产反弹时,传统行业提供安全边际。
A500 指数在编制时超配信息技术、通信服务、医药卫生等新质生产力行业,并减少金融地产权重,与国家战略方向高度契合。2025 年 6 月中期调样后,指数纳入 9 只科创板和创业板龙头(如百利天恒、恒玄科技),进一步强化了科技成长属性。
A500ETF(512050)凭借行业均衡、费率低廉、流动性充沛的特性,成为布局 A 股核心资产的优质工具。其净值回升至 1 以上,既是 A500 指数盈利修复与风格切换的结果,也反映了资金对 " 新经济 + 低估值 " 双重逻辑的认可。对于追求中长期稳健回报、希望分散单一行业风险的投资者,该基金是兼具性价比与成长性的优选。
02、消费 ETF7 月微涨 1.39%
消费 ETF 在 7 月微涨 1.39%,年内仍收绿 1.47%,是十大核心 ETF 唯一年内仍下跌的 ETF。
消费 ETF 近期业绩承压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①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库存高企,企业提价策略受阻;②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居民消费意愿不强。
尽管短期面临挑战,中国消费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仍然向好。2025 年中国消费市场呈现出以下两个重要趋势:第一是回归理性,品质升级与消费平替并行:当前消费者支出呈现理性化特征,从长期来看,消费内在的升级趋势不会改变。消费者在服装、家居用品上更加注重 " 性价比 " 。
第二是快乐生活,精神诉求带动体验消费:约 2.6 亿 Z 世代群体作为核心推动者,具有精神悦己、消费能力强等特征,其消费能力正在提升,预计精神满足类消费将呈现明确上升趋势。
2025 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为消费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持。3 月 16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从四大维度破解消费制约,有望形成 " 收入增长 - 供给升级 - 信心提振 " 的良性循环。
此外,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2025 年以旧换新政策将更加显效发力,预计 2025 年以旧换新补贴的 3,000 亿元额度,或将撬动 6300 亿元的增量销售额,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 月 1 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蒋毅表示,今年第三批 690 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全部下达完毕,并将于 10 月按计划下达第四批 690 亿元资金,届时将完成今年 3000 亿元的资金下达计划。
消费 ETF 跟踪中证主要消费指数,重仓股包括贵州茅台(10.47%)、五粮液(9.17%)、伊利股份(9.92%)等传统消费龙头,覆盖食品饮料、家电、医药等刚需领域。消费行业具有抗周期、现金流稳定的特性,尤其在经济波动中防御性突出。
截至 2025 年 8 月 1 日,中证主要消费指数市盈率 ( TTM ) 为 18.82 倍,若拉长至近十年周期,PE 分位更低至 0.39%,即估值低于历史 99% 以上的时间。这一估值水平为历史罕见的低位,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
03、H 股 ETF 今年累计涨超 20%
H 股 ETF7 月上涨 2.4%,今年累计涨幅涨超 20%。
H 股 ETF 跟踪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该指数由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组成,成分股数量固定为 50 只,覆盖金融、科技、能源等多个行业。
H 股 ETF 的投资机会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当前 " 资金盛 + 资产荒 " 的宏观环境。截至 2025 年 6 月,中国 M2 高达 330 万亿人民币,是 GDP 的 2.4 倍,不仅规模创历史新高,与 GDP 的差距也是历史新高,居民部门名义储蓄也在不断增加。但在回报与成本倒挂的情况下,私人部门信用收缩仍在延续,经济未有全局修复,能提供新增长点或确定回报的资产较为有限。
2025 年上半年,港股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日均成交额激增至 2406 亿港元,较 2024 年日均 1318 亿港元增长超 80%,创历史新高。这一流动性盛宴直接催生了港股市场的活跃表现,为 H 股 ETF 提供了良好的交易环境。
与此同时,南向资金持续活跃,日均流入 61.5 亿港元 ( 2024 年日均 34.7 亿港元 ) ,年内累计流入 7877 亿港元,逼近去年全年水平。这种强劲的资金流入趋势为 H 股 ETF 提供了持续的资金支持,增强了其流动性和价格发现功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