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 余涌
AI 对于电商行业究竟有什么用?这是阿里巴巴在提出 AI 电商之后就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而在阿里巴巴旗下源头厂货平台 1688 的业务语境里,这个问题又向前推进了一步。AI 对于 TO B 的电商生意有什么用?以及,对哪些人更有帮助?
2025 年 7 月 30 日,浙江省 " 平台 + 产业 "AI 对接会在杭州举行。在这个会上,上述问题算是得到了当下的答案。阿里巴巴 1688 发布全新 AI 战略,推出 "1688AI 版 "App,上线免费企业查询工具 "88 查 ",并对现有 " 阿里巴巴 1688"App 进行全面 AI 化升级。新 App 聚焦创业与拿货场景,集成 AI 搜索、AI 选品、AI 创款、AI 图搜、AI 查企等五大核心功能,覆盖从商机发现、智能推荐与组货、产品设计和创新等生意全链路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中国 B2B 电商正式迈入 "AI to B" 深度落地阶段—— AI 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成为中小商家生意的 " 新搭子 "。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中小商家 " 四个字。在今天,AI 已经从过去的工具属性开始深入模仿学习人类的思考方式,因此善用 AI 的中小商家,相当于就多雇佣了自己的数字员工。在此基础上,真正提高自己的产能和效率。
一双 " 丑拖鞋 ",如何做到 92% 毛利
AI 是如何帮助中小商家的,最好是看看商家怎么说。" 我设计的拖鞋在海外卖到 145 美元一双,B2B 批发毛利率高达 92%。" 会上,泉州蒂万坦斯贸易有限公司创始人刘世奇的分享引发全场关注。这款被戏称为 " 丑拖鞋 " 的产品,其成功背后正是 AI 对电商生意链路的彻底重构。
做拖鞋首先是要选好品。传统选品依赖人工市场调研,周期长、成本高。刘世奇团队通过 1688AI 版的 "AI 选品 " 功能,实时抓取全球电商平台的爆品数据、社交媒体趋势及关键词热度,自动生成上百款设计草案。例如,AI 捕捉到 2023 年潘通年度流行色 " 非凡洋红 " 在欧美市场的搜索量激增,团队立即将该色融入拖鞋设计,成功打造差异化爆款。
而在设计环节,过去开发一款新品需 1-1.5 个月,如今借助 AI 的 " 文生图 " 能力,团队每天可产出 200+ 设计图。AI 不仅生成外观,还模拟 3D 渲染效果,直接对接 1688 上的源头工厂打样,将设计到成品的周期压缩至 72 小时。刘世奇透露:"AI 甚至能预测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偏好,比如非洲市场更青睐荧光绿,我们据此调整配色方案。"
作为跨境商家,海外市场的营销很关键,但是让一个小商家去中重投入的做本地化营销,并不现实。刘世奇展示了一段 AI 制作的西班牙语短视频,AI 生成的营销素材(如短视频、模特图)替代了传统拍摄团队。通过数字人技术将产品卖点本地化,3 天内带来 16 国经销商询盘。值得注意的是,其实视频中的数字人其原型并不会说西班牙语,但是 AI 时代,这都不是问题。此外,AI 客服可 24 小时响应全球买家,自动识别高意向客户并推送定制方案,订单转化率从 9.96% 飙升至 21.67%。
根据 1688 的介绍,此次 1688 面向商家推出的免费 "AI 数字员工 " 也迎来全面升级。本次升级后,为商家提供四位拟人化角色:生意店长、商品专员、客户专员和推广专员,构建起一支覆盖电商运营全链路的智能化 " 虚拟团队 "。
此前,AI 数字员工主要聚焦 " 帮店铺做事 ",承担商品发布、信息优化、营销活动设置等基础运营工作,提升店铺运转效率。此次升级后,AI 数字员工的角色从 " 执行层 " 走向 " 决策层 ",核心价值由 " 提效 " 转向 " 赚钱 " ——通过主动分析市场趋势、制定经营策略,实现向 AI 要 " 人效 "。
"All in AI",是供应链权力的转移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认为,大模型的应用演进路径,将延续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规律:先从消费端(To C)兴起,再向产业端(To B)渗透。
对于 AI 在电商领域的应用,1688CEO 余涌显然有很多话想说,他在会场对着一个标题讲了大约 50 多分钟,对于 AI 的发展,其中不乏一些大胆的论述。比如他认为,AI 可以视作 " 一个人 "。
针对当下的业务,余涌指出:" 未来五年,1688 将转型为供应链科技公司,AI 是这场变革的核心引擎。" 这一战略的底层逻辑,在于解决 B2B 电商的三大顽疾:
首先是解决需求端的 " 不确定性 ":中小买家的生存焦虑 1688 平台数据显示,73% 的买家在下单前会比价 3 款以上商品,传统 " 爆款 " 逻辑失效。AI 通过订阅制选品,为买家实时推送个性化商机。例如,义乌商家舒凯利用 AI 发现突尼斯市场偏爱圆形沙滩巾,3 个月内新增百个跨境小 B 客户,毛利率提升 30%。
其次,对于中小卖家来说, 他们缺少稳定的大订单,因此供应链的灵活性十分重要。但是,中国超 100 万家源头工厂中,60% 为规模以下企业,缺乏柔性生产能力。1688 的 "AI 数字员工 " 升级为 " 决策层 " 角色:AI 店长可自主制定经营策略,分析买家画像后,自动优化商品主图、定价及营销活动。苏州某五金商家使用 AI 后,月 GMV 增长 150%,新客占比超 20%。
而在营销方面,AI 的崛起,也在重构游戏规则。过去,传统 B2B 平台依赖流量广告变现,而 1688AI 版完全剔除广告位,以 " 确定性交付 " 为核心。例如,商家输入 " 下月目标 GMV 50 万 ",AI 即生成采购计划、推荐匹配工厂,并监控 ROI ——若广告投入低于预设值,系统自动暂停投放。这一模式下,平台收入将转向供应链金融服务(如订单融资)和深度增值(如 AI 质检)。
在会议上,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局长谢小云在总结发言中强调:"AI 不是巨头的特权,而是中小企业的‘超能力’。" 这也回答了本文开头的问题,AI 在 TO B 电商的领域,恰恰是中小企业的福音。
1688 对 AI 的探索始于两年半前。2024 年启动了 70 多个 AI 项目。组织上也在向 AI 靠拢。每个管理层手中都有 AI 项目。并提出,向 AI 要人效。数据显示,过去一年,AI 技术推动平台转化率、复购率等关键指标提升 20% 至 30%;预计 2025 年,这一增幅将达到 50% 至 100%。
此次推出的 "88 查 ",已上线 PC 端,并接入支付宝、微信小程序,同时深度集成于 1688App,支持用户跨平台免费使用。该工具支持快速查询工厂的资质认证、生产实力与核心能力,另外还集成深度研究能力,快速生成行业和企业研究报告,让 " 验厂 " 从跑断腿的体力活变成简单的线上完成,帮助商家高效、可信的做好生意决策。
对于 1688 自身的发展,1688 提出愿景,希望 3-5 年后成为一家数字供应链科技公司。正如刘世奇所言:"AI 不是未来,是当下。" 当技术穿透产业带的毛细血管,B2B 电商的终局或将不再是平台之争,而是 "AI+ 产业 " 生态的共生——显然,1688 已经够对于此深信不疑,并 ALL in 其中。(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 , 作者 | 房煜,编辑 | 陶天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