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理想和蔚来作为 " 造车三傻 " 里的好兄弟,虽然也有竞争,但理想靠增程技术专攻奶爸车,蔚来玩的是设计、服务和换电,走的是纯电路线,直接抢饭碗的机会并不多。
但 7 月的最后两天,随着理想 i8 和乐道 L90 的接连上市,曾经并肩的好兄弟真正地站在了彼此的对面,在纯电大六座市场狭路相逢。
理想为 i8 铺垫良久,奉上品牌史上最长的发布会,以及内部最具诚意的定价。蔚来则更进一步,不管是价格、产品设计,还是交付方面的准备,都有着更明显的 " 豁出去了 " 的味道。
对于二者的新车型,资本市场反应也完全不同,与理想股价的大幅回调不同,新车发布当日,蔚来美股涨 7.98%,发布会次日蔚来港股同样表现强势,截至发稿涨幅为 8.62%,领涨港股汽车板块。近 20 个交易日内,其 H 股股价累计涨幅已超 40%。
这是否意味着李斌和蔚来终于等来了顺风局?
对蔚来而言,L90 的上市无疑是一场关乎企业前景的关键战役。其销量能否达标,不仅决定着能否重振市场信心,更将直接影响公司能否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一旦失利,蔚来将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可以说,这是一场蔚来必须全力以赴、不容有失的硬仗。
现在就开香槟庆祝还是太早,但无论是消费端的初步反馈还是资本市场的反应,种种迹象都显示,L90 初步经受住了来自企业和市场的双重期待,表现出了相当的支撑力。
这份支撑力首先来源于其极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乐道 L90 此次推出 Pro、Max、Ultra 三个版本,最终售价分别锁定在 26.58 万元、27.98 万元和 29.98 万元。尤为关键的是,若采用 BaaS 车电分离方案购买,价格门槛将进一步大幅下探至 17.98 万元、19.38 万元和 21.38 万元,放手一搏的决心显而易见。
除价格优势外,L90 自身均衡且不乏亮点的产品力,也为热销奠定了坚实基础。5145mm 车长、3110mm 轴距、900V 高压平台、换电快充双补能体系,全尺寸大三排,冰箱彩电大沙发,空悬,2.3 吨车重等等,它在同级车型中几乎没有明显短板,并且在诸如装载空间、内饰质感以及蔚来特有的换电补能体验等方面,更是展现出了领先优势。
以装载空间为例,其创新的 240L 大容量前备厢(带出水口设计)在用户分享的钓鱼、露营场景视频中频频出镜,甚至能轻松容纳两名成年人。而后备厢不仅常规容积可观,更设计了深度可观的下沉空间,有效解决了 6 座车型满载时后备厢储物能力不足的痛点,实用性突出。
不仅如此,在关乎新车成功至关重要的展车铺设、试驾车到位以及首批现车储备等产销环节,由沈斐统管后的乐道品牌也吸取了此前的教训,展现出了更高效的后端保障能力。
但不能忽视的是,蔚来下半年的销售压力仍然很大。要支撑起蔚来的年度目标,L90 的成功仅仅是必要条件之一。
蔚来今年的销量目标是同比翻倍,去年蔚来一共卖出去 22.2 万台车,相当于今年的销量目标是 44.4 万台。今年已经过去了一多半,但蔚来前 6 个月销量仅有 11.4 万台,只完成了全年目标的约 25.71%。
同时,蔚来的财务压力不容忽视。自成立以来,公司已累计亏损超千亿。最新财报显示,蔚来 2025 年一季度营收超 120 亿元,同比增长超 21%,净亏损 67.5 亿元,同比扩大 30.2%。
此外,蔚来的资产负债率高达 92.55%,远超行业 70% 的警戒线,现金储备也锐减至 260 亿,甚至即期可动用资金已不足 81 亿。结合过往财报,蔚来 2016 年至 2025 年一季度累计净亏损已高达 1300 亿元。
巨额亏损引发了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广泛质疑,从今年开始,李斌对外展现出更激进的变革姿态。除了内部讲话与调整,他还多次举办媒体沟通会,不断强调蔚来今年要降本提效,并在公司内部强势推行基本经营单元,要求每一份经营报表都要有人负责,核心对外传达的信息只有一条,蔚来在改变,蔚来四季度一定会盈利。
(责任编辑:徐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