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8/01
导语
转型必将带来阵痛,这是避免不了的。
作者丨杨 晶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严旭霞
7 月 30 日,日产汽车公布了 2025 财年第一季度(2025 年 4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的财报,数据显示出这家老牌车企正处于艰难的转型期。虽然仍面临亏损,但在成本削减、产品布局以及中国市场战略推进等方面的举措和初步成果,为其未来复苏带来了一丝曙光。
从核心财务数据来看,日产汽车在 2025 财年第一季度全球销量为 70.7 万辆,同比下降 10.1%,这一销量下滑反映出其在全球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剧。
合并净收入为 2.7 万亿日元,同比下降 9.7%。合并营业亏损为 791 亿日元,与去年同期的营业盈利 9.95 亿日元形成鲜明对比,不过好于此前预测的 2000 亿日元亏损。净亏损达到 1157.6 亿日元,去年同期则为净利润 285.6 亿日元。
全球多个主要市场的表现均不理想。中国市场销量略微下滑,这需要日产进一步提高危机意识,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在美国市场,尽管仍是日产最大的单一市场,净销售额达 1.08 万亿日元,但同比也下降了 10.23%。
亚洲市场(除中国)净销售额为 1356 亿日元,同比下滑近三成,占比全球市场份额仅 5%。在全球各大市场净销售额均同比下滑的情况下,整体业绩受到严重拖累。
0
1
仍在削减成本的阵痛期
实际上,为扭转局势,日产汽车很早就启动了 Re:Nissan 计划。比如在成本削减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在固定成本削减上,仅第一季度就节省了 300 多亿日元,显示出相关措施的高效性。
在可变成本领域,总交付成本(TdC)转型团队产生了大约 4000 个节省成本的想法,其中约 1600 个已准备好实施。这一系列动作表明日产在成本控制上的决心和行动力,成本的降低将直接有助于提升未来的盈利能力。
此外,日产全球制造业务重组按计划进行,已公布了全球减少或整合的 7 个目标生产基地中的 5 个。比如,位于墨西哥库埃纳瓦卡的首个海外工厂 Civac 将于 2025 财年停产,阿根廷的 Frontier 和 Navara 皮卡生产将转移至墨西哥;印度合资工厂中,日产已将 51% 股份出售给雷诺,泰国、美国、英国工厂也都在执行效率提升措施。
在日本国内,追浜工厂的生产将转移至九州生产基地,追浜工厂将于 2027 财年停产,新湘南工厂将于 2026 财年停产。通过这些生产基地的调整与整合,日产旨在提高产能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实现更高效的生产运营。
其实更值得关注的是,日产正专注于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车型以推动收入增长。在中国市场,N7 车型取得了强劲的销售表现。4 月 27 日上市后,仅用 50 天即实现大定突破 2 万台;5 月 15 日至 6 月 30 日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累计交付已经破万,成为行业交付速度最快的合资纯电车型。
6 月,东风日产 N7 的总销量为 6189 台,环比增长 104%,稳居合资新能源总榜第一;7 月,东风日产 N7 销量 6455 台,销量累计环比增长 65%,并将于 8 月份实现产能翻倍,全力冲击月销过万。
今年 7 月,日产还发布了全新第三代日产聆风,这是其面向全球消费者需求打造的重要车型,展现了日产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与产品更新能力,有望在全球市场吸引更多消费者,提升品牌竞争力。
日产品牌于 2024 年发布 " 尽兴由 NI" 的品牌新主张,并作为首家投身 Formula E 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及唯一非豪华品牌,已连续 7 年参与此赛事,展示了 " 从赛道到街道 " 的技术实力。
本赛季,日产 Formula E 车队成功斩获了车手总冠军、车队季军、制造商季军的强势战绩,这一系列赛事活动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品牌在技术、性能方面的认知度,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日产的新能源产品。
2
中国还需要更多的 "N7"
日产已经认识到,中国市场对于日产的全球转型至关重要,日产正以 " 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 " 战略为行动纲领,积极投身电驱化、智能化转型变革。在产品加速方面,上海车展宣布新能源车型从 8 款增至 10 款,其中日产品牌从 5 款增加到 9 款。
在技术研发上,日产汽车在华合资公司东风日产将在 2026 年底前追加 100 亿元投资用于技术中心扩建,赋予本地团队车型开发主导权,在坚守全球统一安全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将研发周期压缩至 24 个月以内。
这种对中国市场研发的重视与投入,有助于日产更快地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N7 作为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在本地开发的,全新新能源天演架构下的首款纯电车型,不仅展示了电驱化和智能化领域的创新技术成果,更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其主要购买者是 35 岁以下的年轻家庭用户,其中 70% 为年轻首购或来自其他品牌增换购的新朋友,这表明 N7 成功吸引了新一代消费者,对品牌年轻化和市场拓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N7 的成功不仅体现在销售数据上,更代表了日产产品开发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在中国市场积累的经验可为日产全球所借鉴,推动 Re:Nissan 计划的进程。
据悉,日产计划利用中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的技术以及成本优势,通过出口或本地化合作,补充并丰富日产全球产品线。Frontier Pro PHEV 与 N7 作为以中国为首发阵地的全球战略车型,将在一年内走向世界,这标志着日产汽车 "Re:Nissan" 复兴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
也就是说,中国市场不仅是日产的销售市场,更将成为其全球产品供应和技术输出的重要基地。
从日产汽车 2025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及各项战略举措来看,其在转型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成本削减措施开始见效,全球制造业务重组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国市场战略也在逐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 N7 车型的热销。
然而,日产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各大车企纷纷加大投入和布局。日产需要加快新车型的推出速度,并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性价比,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尽管在中国市场有了良好的开端,但要实现市场份额的持续回升和品牌影响力的全面提升,仍需长期努力。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品牌众多,消费者需求变化迅速,日产需要精准把握市场动态,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
在财务方面,虽然第一季度亏损好于预期,但实现盈利仍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推进成本削减计划,确保产能利用率提升带来实际效益,并通过新车型的销售实现收入增长。日产还需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汇率波动以及政策法规变化等因素对其业务的影响。
总体而言,日产汽车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Re:Nissan 计划为其指明了方向,通过持续推进各项战略举措,有望逐步实现复苏,在全球汽车市场重新站稳脚跟,但过程中仍需克服重重困难与挑战。
杨晶
THE EN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