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工厂 昨天
笑到飙泪,这5部“宝藏级”喜剧,承包你一整年的笑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提到国产喜剧,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武林外传》,《家有儿女》,《爱情公寓》等等。

经典耐看,还不过时。

小伙伴们几乎隔一段时间,都要重刷一次,直接当成电子榨菜食用。

除了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其实国产情景喜剧早在 1992 年就已经达到了创作巅峰。

今天,厂长会推荐几部比较经典的。

前方高能预警,喷饭你根本不能停!

《编辑部的故事》

25 集 / 豆瓣 9.2

如今国产烂剧频出,总有人惋惜,国产剧水平倒退了 20 年。

但你真别这样说。

20 年前的大多数国产剧,基本都是大神大佬云集,故事制作精巧,尺度炸裂开花。

放现在还不一定能播。

就拿《编辑部的故事》来说吧。

这是中国第一部室内情景喜剧,当时的编辑创作团队,随便拿出来一个就吊打如今所有国产剧了——

赵宝刚,郑晓龙,王朔,马未都,冯小刚。

仅仅不到 5 天,他们写出了这一部犀利幽默的喜剧。

除了主演葛优,吕丽萍,侯耀华,他们还拉来了好友助演,濮存昕,郭冬临,英达,张国立,傅彪,于谦,李成儒……

星光熠熠,大佬云集。

主要那个时候也敢说,敢播。

老一辈的演员们轮番登场,个个都是人精,上演着一个个雅而不俗,针砭时弊的社会故事——

竞选主编、自杀预告、诈骗普法、关注保姆、交警操守、诗歌热潮、虚假广告、末日预言、公款吃喝、人工智能、媒体相亲。

最出彩的是葛优。

金句无数,一针见血。

那时候他还被称为葛六亿,意思是全国六亿人民的欢乐喜剧人,据说当时姜文沉迷看剧,把饭都烧糊了。

当然,这两年爆火的,反而是张国立老师。

他在剧中饰演的娘娘腔,自然而不做作,妖娆而不油腻,惟妙惟肖,生动可爱。

老师,汝甚骚啊!

他说的这段话,如今也是引起了很多打工人的共鸣。

就凭这台词。

这部剧就是中国最顶尖的喜剧之一。

《我爱我家》

120 集 / 豆瓣 9.4

《编辑部的故事》播出之后,中国了第一部本土室内剧。

而后一年的《我爱我家》,更是让国产情景喜剧走向了巅峰,它不仅获得了当时的收视冠军,还开创了优秀情景喜剧井喷的先河。

最高端的创作方式,往往来源于最真实的生活。

没错。

这部剧发生的故事,其实就是编剧梁左,基于自己的家庭故事改编的。

爷爷傅明虽然有些官腔,但有趣又呆萌;大儿子贾志国(赵立新饰)是个妻管严;大儿媳(宋丹丹饰)特别爱财,一提到钱就放光。

二儿子贾志新,就是那不着调的小叔子。

娇生惯养,吊儿郎当。

但其实心地善良,还很有担当,有自己的想法。

这个角色,编剧梁左特意推荐了自己的亲弟弟梁天出演,毕竟,角色的原型就是人家自己啊!

插个题外话,导演英达的现任妻子,就是梁左和梁天的亲妹妹梁欢。

剧中的三代人,就在这么一个热闹的大家庭里,上演着一段又一段爆笑故事。

其中,还涉及了不少社会话题。

北京申奥,世界杯,下海经商,买彩票,骗子,中奖,出轨,民生,教育 ……

元素包罗万象,生活气息浓郁。

无论何时重温,都是应景的经典之作,让人一看就巨想家。

《地下交通站》

28 集 / 豆瓣 9.4

各位朋友们,你想念鼎香楼的驴肉火烧吗?

在很多人印象中,说起国产抗日剧,第一反应是雷剧,烂剧,胡编乱造的垃圾剧。

殊不知,十多年前还有这么一部抗日神剧。

抗日 + 喜剧。

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形式。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抗日战争战略反攻前期,冀中小县城安邱地处交通要道,被日军所占。我军决定在驴肉馆鼎香楼设立地下交通站,与敌伪进行斗争。

于是,各路人马轮番上阵,平民生活图景就此展开。

讲真,如果不是被《武林外传》抢去了所有风头,《地下交通站》绝对能够大火一把。

它笑料新颖,讽刺入骨三分,选角也很神,每一集都是大咖。

用中国人特有的幽默感,宣传了抗日精神。

后来的很多喜剧片,对这部剧都有一定的借鉴和致敬,就比如姜文的《让子弹飞》。

当然,如今过去 16 年,《地下交通站》之所以能在 B 站有着大几千万的流量,只因为一个人——

贾队长。

看这部剧,你看贾队长就够了。

天空一声巨响,天王巨星登场。

微分碎盖,性感背带,那时候的亚洲第一男神贾队长,就已经走在时尚前沿了。

作为一个老光混,他平生最大的梦想就是钱和女人。

平时说话一副我就是不讲理,你能把我怎么办,说话挺牛逼,遇事就认输,做的最顺手的就是白吃白喝白拿加上赖账。

讲真,贾队长真不要脸。

就这鬼才逻辑,给我十辈子都想不出来。

剧中的他,还是个十足的汉奸。

但因为人又胆小又怂包,实在太害怕八路军,每次都能反向输出,帮助我军达到意想不到的作战效果。

导演英壮说," 他往那儿一站不出声也能让观众开怀大笑,最大限度地丑化敌人。"

果然。

高端的卧底 ,只需要最朴实无华的方式。

因为演绎过于出彩,贾队长,是一位不会让人讨厌的反派,这该死的魅力啊。

甚至成了反派专业户。

只要是他演得反派,央视全都给播。

《炊事班的故事》

3 季 /66 集 /8.9 分

告诉我,这些年撑起你打开外卖时所有欢愉快乐的《武林外传》,剧情你是不是已经盘包浆了?

别慌。

导演尚敬早在《武林外传》前 6 年,就已经拍出情景喜剧的神作了,而且还是原班人马。

从古代武林,到现代军旅。

不变的风味,不变的脸庞,不变的笑点。

空军某基层连队炊事班成员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同样是经典中的经典,同样百看不厌。

厂长记得小时候看,最喜欢帅胡。

毕竟二十年前的沙溢,正处于演值巅峰的鲜肉期,那青葱白杨般的小身板,那白里透红的小皮肤,那清晰有型的下颌线。

帅的一批。

长大了再刷,又最喜欢大周。

整个炊事班里,他不争不抢,踏实肯干,还没有心眼子,总是用最憨的脸,说出最搞笑的话。

那演技,绝了。

据说后来因为大周媳妇儿怀孕,所以他才没能参演《武林外传》,一直活在台词里,也是遗憾一件了。

《东北一家人》

3 部 / 豆瓣 9.2

" 翠花,上酸菜!"

这句当年火遍全国的台词,你还有印象吗?

记得在小时候还没有手机的时候,全家围在电视机前一起看的《东北一家人》,真的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

同样是国产情景喜剧的巅峰作品之一。

这部剧就很有地域风味了。

南湖、净月潭、红旗街、溥仪老皇宫、欧亚商场,每次出现这些名字,瞬间就把东北人的思绪勾回美丽的长春。

剧中一汽老厂工人们跟子弟的生活,刻画得太亲切了。

是的。

全国人民对东北人爽朗热情的印象,就是从这部剧开始的,远远早于《乡村爱情》。

这剧还有个动画版。

直到现在,厂长都记得那片头曲——

老张开车去东北,撞了。

肇事司机耍流氓,跑了。

多亏一个东北人,送到医院缝五针,好了。

老张请他吃顿饭,喝得少了他不干,他说:

俺们那嘎都是东北人,俺们那嘎盛产高丽参,俺们那嘎猪肉炖粉条,俺们那嘎都是活雷锋,俺们那嘎没有这种人,撞了车了哪能不救人,俺们哪嘎山上有珍蘑。

那个人他不是东北人……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这一代 8090 后的年轻人,童年过得真挺幸福。

虽然物质条件不如现在的孩子,但精神层面却是绝对的富足,我们见证了国产剧二十年发展的黄金时期。

虽然电视不够大,画质不够清。

但开心是真的,欢笑也是真的。

除了以上厂长推荐的经典之作,国产情景喜剧其实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

比如播了 20 年,拍了快 4000 集,早已经成为广东人集体回忆的《外来媳妇本地郎》

比如充满天津风味,一开口就是段子手,又贫又有意思的《杨光的快乐生活》

国产情景剧,绝对是一个宝藏库。

同志们。

如果这个暑期档你还觉得不够嗨皮,点赞,收藏厂长这篇文章,绝对够你续命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喜剧 国产剧 我爱我家 豆瓣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