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清华姐姐," 学霸说保险 " 创始人秋阳 ~
今天周五啦,开心吗,忙碌了五天,又可以躺平两天了。
哈哈哈,怎么可能,保险人没有休息日,365 天全年无休。
今天的文章会不会有标题党的嫌疑呀…
进入正题,注意:本文建议全文背诵,以后要考。
你听说过重疾险吗?你会不会也觉得重疾险很坑?
要达到那么严重的病才赔,还要钱来干嘛?
就不能放宽条件吗?
如此为难消费者,保险公司根本就不想赔。
再上网一查,保险公司不赔的新闻占据满满一屏幕。
还卖那么贵!
干脆不买算了,反正有病就用百万医疗险报销。
只要我不买重疾险,就不会掉坑,保险公司就赚不到我的钱
我想这是大部分人拒绝重疾险的想法。
我觉得我有必要分享一下我的想法,也希望有利于你们做决定。
什么是重疾险?
重疾险的保障内容有:轻症、中症、重疾、癌症二次赔、心脑血管二次赔、重疾多次赔、身故、高度残疾、少儿重疾额外赔、特定年龄重疾额外赔…
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搭配。
内容过于复杂,普通人光理解都死了很多脑细胞。
合同里面会把各种疾病写出来,只要符合描述,就可以获得一笔赔款。跟你实际花了多少钱治疗无关。
比如一份重疾险,基本保额 50 万,轻症赔 30%,中症赔 60%,重疾赔 100%
万一小明得了慢性肾功能衰竭,符合轻症描述,赔 50 万 × 30%=15 万
实际小明只花了 3 万治疗费
得了中度脑中风,符合中症描述
赔 50 万 × 60%=30 万,实际小明只花了 7 万治疗费
得了胃癌,符合恶性肿瘤即重疾描述
赔 50 万 × 100%=50 万,实际小明只花了 22 万治疗费
那多出来的钱干嘛?(傻孩子,你会嫌钱多吗?)
当然是调养身体用的。虽然治疗费可能花的不多,但是治疗哪有那么快结束。
后面还有复查,复查又得做检查、开药一堆的事。还要买营养品。
最打击的是,生病了,还能正常上班吗?
比如做了胃癌切除手术,能马上回去上班?光住院就得一个月了。
出院后能马上回去上班?你是想做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吗?
必然是只能呆在家里调养的。
那不上班,公司给你发全薪吗?
不太可能吧。能停薪留工就不错了。
像广州,如果员工因病需要调养,休的是病假医疗期,工资按广州最低工资标准 2100 元发。
你一个月薪一万的人,工资突然骤减到 2100 元,房贷车贷生活费伙食费物业费水电费停车费一堆乱七八糟的支出,又当如何填平?
所以重疾险的赔款,除了用来当第一笔治疗费,其实还需要用来填补日常支出。
别说你没有负担,我不信。
你有存款,可以支撑?
能让保险公司来付钱,为何要花自己的血汗钱?
可是重疾险的理赔门槛很高啊,都快死了才说赔钱,而且还卖那么贵,百万医疗险才几百,重疾险要几千上万的,简直毫无人性。
重疾险的理赔分 3 种情况:
① 确诊合同约定的病,就可以赔了,比如癌症;
② 做了合同约定的手术才可以赔,比如因心脏病需要做心脏搭桥手术;
③ 确诊了合同约定的病,并达到一定的状态,比如脑中风后遗症,中风了,状态持续 180 天,并且生活难以自理。
看起来,貌似确实门槛挺高的。
但其实背后的底层逻辑,没那么简单。
如果小明买了一份重疾险,保额 50 万,保费 6500 元。
这是正常的保费。
那如果如你所愿,降低门槛,不用那么严格就能赔呢?
会发生什么现象?
是不是理赔的人就多了,自然保险公司要赔出去的钱就多了。
保险公司,何许人也?
营利机构,精明的商人。
会让自己亏损吗?或者说会让自己一直亏损吗?
除非是新开的保险公司,新成立打市场,愿意承担一定比例的亏损,不然,绝不可能。
所以,保险公司必然会涨价。
最后的结果是,小明的保费,从 6500 元涨价到 15000 元。
伤害的是谁?
还不是朴素的、一脸懵逼的、心怀正义的、正儿八经只想买份保险图个安心的、内心单纯的消费者——
也就是你和我。
所以,能理解为什么重疾险的理赔门槛定得那么高了没?
能理解的文末点个赞(这是我派给你的任务,不是求赞 !!)
可能你能理解,但还是觉得重疾险太贵了。
其实对于重疾险的接受程度,是跟人的阅历有关的。
我以前也觉得重疾险确实挺贵的,一个年收入 10 万的家庭,一家三口都要买齐,保费高达 2 万了,这日子还怎么过。
直到 2018 年,互联网保险开始火起来,性价比高的产品,来了一个又一个,我才意识到,其实产品是可以由自己选择的,而不是代理人硬推的。
你完全可以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减轻缴费压力。
同样 10 万年收入家庭,一家三口都买齐,保费只需要 8000 元就能买到一个很全面的方案。
还有就是,这些年听了身边很多人的家里人突然得了大病,一家人陷入困境的消息。看到发过来的轻松筹链接,难受到窒息。
随着年龄增加,身边人、家里人,包括自己,身体条件,多多少少都会变差。
像我自己,怀孕的时候,血糖升高,确诊为妊娠糖尿病。
一胎如此,没想到二胎也是。
我的产科医生跟我说,怀孕的体质,就是我 20 年后的体质。
意思是我 20 年后,血糖水平会提高,大概率是糖尿病病人…
年轻的时候,哪有这么多烦恼,读书工作管好自己就是了。
30 岁一过,不管是自己家里,还是亲戚朋友、同事同学,都能听到因为生病而不愉快的消息。
加上,每天处理很多用户的理赔,自然一点都不觉得重疾离自己很遥远了。
但也不用悲观,加强身体锻炼,定期体检,有问题及时治,至少可以做到 " 早发现,早治疗 ",不至于到大病的程度吧。
而百万医疗险,确实是很便宜,一年才几百元,拥有高达四五百万的报销额度。
但它却无法替代重疾险。
百万医疗险是报销性质的,花多少报销多少 ( 还会减掉一些费用不报,如康复费用)
它顶多是帮你填补看得见的损失 -- 发票金额
但你康复期间的调养费、营养费,以及不能上班的收入损失
只有重疾险能护着你。
而且百万医疗险有随时停售的风险,就算是保证续保 20 年,也只能保你 20 年。
老了之后呢?更容易生病,但不一定有机会续保了。
最后拖累的是子孙辈,像很多人现在最怕的就是父辈祖辈生病自己没能力救。
而重疾险,买了,就保一辈子,不管你活多久,生死相随。
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从来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而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今天给大家梳理了一遍重疾险,应该对你有帮助吧?
当然肯定还有很多问题,是一时半会没法说透的。
没事,我们,来日方长。
有需要可以随时找我小助理哈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