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金融研究院 08-02
A股大牛市的真正逻辑,很多人压根没搞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投资是一场长跑,我们需要从书籍中汲取力量。星图金融财顾频道联合星图金融研究院推出 " 财顾荐书 " 栏目,每期一位主理人,负责向大家推荐一本经典书籍。

本期主理人为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付一夫,推荐的书目是《牛市简史:A   股五次大牛市的运行逻辑》,该书由兴业证券策略研究团队王德伦等人于 2021 年撰写。

以下为推荐正文,希望大家阅读愉快,有问题也欢迎留言交流

眼下,A 股正值新一轮大牛市。可是对于很多散户投资者来讲,在习惯了此前漫长的熊市之后,面对突如其来的牛市行情,却似乎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完全不知道如何才能踏准节奏,更好地把握市场的赚钱机会。

正所谓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想要明白当下发生的一切,最实用的办法莫过于深度复盘过往。而这本《牛市简史:A   股五次大牛市的运行逻辑》,便是很好的一份阅读材料。

该书由专业分析师团队操刀,深度回顾了 A 股市场 30 多年来 5 次大牛市的来龙去脉,并深入剖析了历次牛市背后隐藏的宏观背景、诞生的深层原因以及牛熊转换的关键动因。通过对市场的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进行全方位考察,以独特视角梳理了市场的行情节奏、交易特征、风格表现,进而总结出把握牛市中强势行业与个股、精准地踩准行情节奏的方法。

按照作者的梳理,A 股在 2021 年以前共经历了以下 5 轮大牛市:

(1)1991-1993 年:这是资本市场探索期的第一次牛市,处于改革开放制度红利下的经济小周期,其开启既有经济向好预期的推动,也受早期资本市场供需失衡、资金炒作等因素影响。

(2)1999-2001 年:这是从 "5・19" 开启的 " 政策牛 ",是在高速增长前的底部区域,风险偏好、流动性与基本面交错驱动该轮牛市行情节奏,小市值占优,互联网泡沫引领 " 科技题材 " 的市场风格独树一帜。

(3)2005-2007 年:这是基本面与改革共同推动的 " 繁荣牛 ",彼时正值全球化浪潮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年代,股改消除了市场制度性障碍,热钱涌入、公募基金规模暴增等因素带来了充裕流动性,造就了难忘的 6124 点超级大牛市。

(4)2008-2009 年:这是由政策强刺激带来的牛市,当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政府通过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从流动性视角迅速扭转市场颓势,实现了市场少见的 V 形反转,而后持续走牛。

(5)2013-2015 年:这是风格极致切换的 5000 点   " 杠杆牛 ",在经济下行、政策从紧缩到扩张的背景下,改革转型、移动互联网新经济与杠杆资金共同构成了牛市的驱动力,其间创业板、价值股、炒新并购概念股等轮番表现,走出了一波轰轰烈烈的大行情。

尽管上述 5 轮大牛市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市场环境各不相同,但在宏观层面却存在着一些共通之处,总结起来大体有以下四点。

首先,政策是引领市场方向的首要力量。

政策在每一轮大牛市当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设立交易所、推出首批股票等初期政策的积极推动,还是后续的降息降准、暂停新股发行、股权分置改革、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等政策,都成为牛市启动或加速的重要催化剂。政策通过影响市场的资金面、制度环境和投资者预期,对市场走势产生深远影响。例如,1996-1997 年的牛市得益于央行的连续降息和新股发行政策的调整;2005-2007 年的牛市则是股权分置改革这一重大制度变革的直接成果。

其次,资金推动点燃牛市热情的关键所在。

资金是牛市的血液,充足的资金流入是牛市形成的必要条件。在各轮牛市中,不同的资金来源发挥了重要作用。早期市场主要依靠国内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推动,如 1990-1992 年的牛市,投资者数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大量资金。随着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逐渐崛起,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如 2005-2007 年牛市中公募基金规模的急剧扩张。此外,2014-2015 年牛市中,杠杆资金的大规模涌入更是将市场推向了高潮。同时,外资的流入也对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沪深港通开通后,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入,成为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再者,经济基本面的向好是牛市的根基。

虽然股市与经济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对应,但长期来看,经济基本面的夯实一定是股市发展的根基。在牛市中,经济增长往往为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提供支撑,从而推动股价上涨。例如,1996-1997 年牛市期间,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企业盈利状况良好,为市场上涨提供了有力保障。2005-2007 年牛市,我国在加入 WTO 后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经济增长强劲,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持续保持高位。即便部分时间段里(如 2014-2015 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挑战,但管理层依然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政策刺激等一系列手段,为市场创造了牛市的条件。

最后,投资者情绪放大市场波动的助推器。

投资者情绪在牛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往往会放大市场的波动。在牛市初期,投资者信心逐渐恢复,市场情绪开始回暖,资金逐渐流入市场,推动股价上涨;随着牛市的发展,赚钱效应不断显现,投资者情绪逐渐高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到市场中来,市场出现过度乐观的情绪,股价被不断推高,甚至出现泡沫化现象;而当市场情绪达到顶点时,往往也是牛市即将结束的信号。例如 1992 年的牛市,投资者疯狂抢购股票,导致市场过度投机,最终市场迅速下跌。2015 年牛市中,投资者对杠杆资金的过度依赖和对市场的盲目乐观使得市场泡沫迅速膨胀,最终引发股灾。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除了对 5 轮牛市及背后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外,还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很多颇具价值的内容:

比如,书中对每次牛市底部和顶部交易特征的分析细致入微,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市场在不同阶段的运行规律。在牛市底部,往往伴随着市场情绪的极度低迷,成交量萎缩,但一些先知先觉的资金已经开始悄然布局。而到了牛市顶部,市场则呈现出过度狂热的景象,成交量大幅放大,投资者纷纷涌入,各种乐观情绪充斥市场,交易特征表现为成交量的急剧放大和股价的快速上涨,最终导致市场泡沫的形成。

再如,怎样寻找牛市里表现最好的板块,该书也给出了实用的办法。具体而言,在不同的牛市中,由于宏观背景和产业发展趋势的不同,表现最好的板块也各有差异。比如在 2005-2007 年的牛市中,受益于经济高速增长和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周期股主导市场,有色金属、煤炭、金融、地产等板块领涨,而当时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旺盛,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这些因素使得相关板块在牛市中表现出色。而在 2013-2015 年的牛市中,在 " 互联网 +" 政策预期推动下,券商、创业板小市值与互联网科技板块领涨。从这个角度看,投资者理应更加关注当时的政策导向与产业动向等等。

通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便是,它立足于扎实的研究功底、详实的数据与丰富的历史资料,不仅可以让投资者对于 A 股历史上的牛市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还能帮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不仅如此,该书还告诉我们:牛市的产生和发展是政策、资金、基本面以及市场情绪等因素共同交织作用的结果,投资者在面对牛市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理性判断市场趋势,才能在资本市场中把握机会,实现投资目标。

总之,无论是对于专业的投资者,还是对资本市场感兴趣的初学者,该书都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它为我们在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中指明了方向,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牛市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恰逢眼下正值 A 股新一轮大牛市,建议各位找时间好好读读这本书,相信你一定会觉得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专门备注外,本文研究数据由同花顺 iFinD 提供支持】

本文由公众号 " 星图金融研究院 " 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牛市 a股 阅读 资本市场 书籍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