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版图中,港股市场正经历着一场再融资的热潮。2025 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积极投身再融资行列,募资金额呈现爆发式增长,为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资本。
众赢财富通统计发现,截至目前,今年港股上市公司通过实施配售募资金额已接近 1700 亿港元,这一数字远超去年同期,并且超过了 2024 年全年的募资金额。不仅如此,已发布配售预案但还未实施的配售募资金额也接近 260 亿港元,显示出市场后续仍蕴藏着巨大的再融资潜力。从月度数据来看,今年二季度以来,港股再融资规模呈现逐月攀升态势,4 月募资金额约 280 亿港元,5 月增至 350 亿港元,6 月突破 400 亿港元,7 月截至 30 日已达 420 亿港元,增长势头迅猛,反映出市场对再融资的热情持续高涨。
7 月 30 日,药明康德的一纸公告,将市场的目光聚焦到港股再融资热潮之上。为加速推进全球布局和产能建设,驱动公司长期发展,药明康德拟根据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相关授权,新增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本次配售股数拟定为 7380 万股 H 股,配售价格拟定为 104.27 港元 / 股,与 7 月 30 日收盘价 112 港元 / 股相比,折价约 6.90%,募资总额约为 76.95 亿港元,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全球布局和产能建设及补充一般运营资金。众赢财富通认为值得注意的是,药明康德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龙头企业,此次大规模再融资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反映出生物医药行业在研发投入、产能扩张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为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再融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除药明康德外,今年以来还有多家知名港股公司实施了大规模再融资。比亚迪股份于 5 月完成一笔规模达 120 亿港元的配售融资,募资资金主要用于其新能源汽车的海外市场拓展和电池技术研发。小米集团在 3 月通过 " 先旧后新 " 的方式募资 85 亿港元,重点投向智能汽车业务的研发与生产。这些龙头企业的再融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所在行业的再融资热潮,形成了 " 龙头引领、行业跟进 " 的格局。
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港股配售作为上市公司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或出售旧股的融资方式,具有多种灵活模式,除普通配售外,还有折价配售、" 先旧后新 " 等。其中," 先旧后新 " 模式允许大股东先转让旧股,再增发新股补足,大大加快了资金到位速度,这也成为众多企业热衷的再融资手段。从今年的再融资案例来看,采用 " 先旧后新 " 模式的企业占比超过 60%,这一模式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折价配售也是常见方式,多数企业的配售折价率在 5%-10% 之间,既能够吸引投资者参与,又不会对二级市场股价造成过大冲击。
众赢财富通认为港交所不断优化上市制度和再融资机制,也对再融资市场的活跃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其高效的市场机制和便捷的融资流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港股进行再融资。近年来,港交所持续简化再融资审批流程,缩短审核时间,使企业能够更快速地获取所需资金。同时,港交所对再融资用途的监管既严格又灵活,在确保资金合法合规使用的前提下,给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支配空间,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不过,对于比亚迪股份、小米集团、药明康德等企业的大手笔配售融资,部分投资者担忧是否会引发市场流动性 " 抽水 "。对此,众赢财富通认为,若配售资金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如比亚迪的海外扩张、小米的智能汽车布局等,则可能在中长期对股价形成支撑。从市场反应来看,多数企业在发布再融资公告后,股价短期虽有波动,但长期走势仍取决于企业的业绩表现和资金使用效率。例如,比亚迪在完成再融资后,其海外市场销量环比增长 25%,股价在一个月内回升 10%,印证了优质再融资项目对股价的积极影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