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集团近日发布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集团营收为 339.3 亿欧元,同比下降 8.2%;息税前利润(EBIT)为 26.6 亿欧元,同比降幅高达 31.4%;本季度全球交付量为 62.15 万辆,仅同比微增 0.4%。这组财务数据反映出,尽管宝马在销量端尚维持微幅增长,但盈利能力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在全球汇率波动、中国市场疲软及关税扰动等因素交织的背景下,公司经营质量正接受多重考验。
从销售区域来看,欧洲市场表现强劲,同比增长 10.1%,美洲市场亦录得 1.4% 的小幅增长。然而,曾长期为宝马贡献高增长的中国市场却出现显著疲软,第二季度交付同比下滑 13.7%,至 162,667 辆,成为拖累整体销量增长的主要因素。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在高端品牌竞争加剧、电动车内卷升级的背景下,宝马在华市场份额正逐步被本土新能源车企侵蚀。中国消费者对于本土智能化配置和定价更为敏感,给传统豪华品牌带来了结构性挑战。
盈利能力的下滑更加显著。宝马第二季度息税前利润率下降至 7.7%,较去年同期下滑 3.1 个百分点,汽车业务 EBIT 率为 5.4%,虽处于公司年初设定的 5% 至 7% 目标区间内,但明显低于市场预期。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宝马本季度受累于汇率损失以及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征收临时关税后引发的逆制裁担忧。此外,北美与欧洲之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亦对其利润构成侵蚀,公司在报告中坦言,单是关税因素便拖累汽车部门利润率 1.5 个百分点。即便如此,宝马仍坚持全年利润目标不变,释放出一定的战略定力与应对信心。
在新能源转型方面,宝马纯电动车型(BEV)与插电混动(PHEV)上半年合计交付量达到 31.89 万辆,同比增长 18.5%,其中纯电车型占比为 111,027 辆,同比提升 10.2%。不过,季度内 BEV 交付数为 11,094 辆,较去年同期的 14,081 辆下降 21.2%,显示在华电动车竞争愈加白热化的背景下,宝马在电动车领域面临转型阵痛。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宝马正在推进 "Neue Klasse" 新平台建设,意图通过架构更新优化电动化产能布局,但短期内产能转换、定价权下移以及供应链压力仍将影响其利润释放节奏。
从品牌结构来看,BMW M 高性能车在上半年销量达到 10.6 万辆,同比增长 6.5%;MINI 品牌交付 13.3 万辆,同比增长 17.3%,其中电动车型占比超过三成。这表明宝马旗下多品牌协同正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核心车型下行压力。众赢财富通认为,宝马通过产品多元化与品牌高端化战略,正努力拓宽收入结构,在保持传统优势基础上推动电气化转型。但在电动车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仅靠品牌号召力难以维持盈利水平,技术壁垒与软件生态建设或将成为下一阶段决胜关键。
财报发布后,宝马股价一度反弹 4.4%。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公司在利润下滑压力下仍坚持全年 EBIT 率、现金流等关键财务指标不变,体现出管理层对中长期经营稳健的信心。此外,宝马在美国的本土制造网络被视为当前缓冲关税风险的重要屏障。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相较部分主要竞争对手,宝马在全球产能布局上具有更强灵活性,尤其是其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工厂具备年产 35 万辆整车的能力,有助于其绕开部分贸易壁垒。
未来展望方面,宝马仍维持全年交付量温和增长的预期,汽车业务 EBIT 率目标继续锁定在 5%-7% 之间,并预计自由现金流不低于 50 亿欧元。值得关注的是,宝马将在 7 月中旬举行资本市场日,届时将公布 "Neue Klasse" 电动车架构量产计划,并预计到 2027 年前推出超 40 款新车型。众赢财富通认为,此举有望提振市场对宝马长期增长前景的信心,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公司仍需面对短期盈利压力与电动车领域持续投入之间的平衡难题。
综合来看,宝马集团 2025 年第二季度虽维持销量稳定,但营收与利润双双下滑,凸显其在全球经济与政策多重扰动下的脆弱性。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面对汇率、关税与新能源转型等结构性挑战,宝马正通过全球产能再配置、多品牌协同与产品技术革新来寻求破局。但在宏观环境未明、电动车领域竞争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其全年目标能否顺利达成,仍需持续观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