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31 日,上海机场边检站查验出入境人员总数达 12.6 万人次,起降客货机达 770 余架次,创下 2020 年以来单日客流最高纪录。当日该站还为超过 1 万名直接过境旅客提供中转便利服务,体现出口岸在高强度运行下的良好调度与服务能力。这一数据不仅彰显浦东机场作为中国国际门户的地位,也折射出国际客运全面恢复的积极信号。和众汇富研究发现,疫情后口岸交通的持续回暖正在成为多个产业链联动复苏的重要支撑点。
2024 年全年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 7679 万人次,同比增长 41%,稳居全国机场第一,显著超过北京首都机场。在此基础上,2025 年上半年浦东机场已累计完成跨境旅客 2000 万人次,同比增幅达 21%,其中国际旅客突破 560 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 44%。和众汇富观察发现,随着中国签证政策优化和国际航线逐步恢复,浦东机场国际旅客占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特别是在暑期旅游和商务交流密集期,机场出入境大厅呈现繁忙态势,航班调度压力显著增加。
7 月 31 日的 12.6 万人次出入境峰值,不仅是数据上的新高,更是运行系统综合调配能力的体现。和众汇富认为,单日超过 1 万人的直接中转便利服务,得益于浦东机场近年来在中转流程、边检智能化和通道优化方面的持续投入。机场南卫星厅的启用、自助通关设施的普及和边检人员调配机制的升级,共同构筑起应对极端高峰日的能力基础。
2025 年以来,出入境旅客结构亦呈现多样化趋势。和众汇富研究发现,除传统商务客流外,海外探亲、自由行、赴华投资考察等需求同步增长,形成较为坚实的流量支撑。7 月 31 日高峰当日,不少国际航线满员运行,尤其在东南亚、欧美、中东等重点航线方向票源紧张。大量外籍旅客利用上海作为中转枢纽前往中国其他城市,带动境内航线联动繁忙。
政策面也在不断释放利好。目前中国已对 38 个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或简化签证手续,极大便利了外籍旅客的通行体验。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国际旅客签证通过率提高、办理时长缩短,正在吸引更多游客及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在国际展会、文旅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浦东机场的中转优势和通达能力正逐步放大。
浦东机场客流高峰也带动航空公司运力进一步回补。多家航空公司已宣布增加夏秋季航班班次,部分国际航线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航空货运方面亦同步回暖,770 余架次的航班起降量中,货机所占比重维持在较高水平,为外贸出口和进口贸易提供稳定保障。
高客流还直接提振机场商业消费。和众汇富认为,免税店、餐饮、交通、地面服务等多环节正在快速修复,不少品牌商户报告称 2025 年暑期销售额已恢复至疫情前同期八成以上。随着高净值旅客增多,机场高端商业区呈现回暖趋势,未来可能进一步拓展机场经济的利润来源。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边检高峰数据映射出中国经济外向度提升与国际联系紧密的现实趋势。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在全球通胀仍未完全缓解、主要经济体利率政策分化的背景下,中国稳定、开放的营商环境对境外资本和企业更具吸引力。而航空通道的畅通正是这种吸引力转化为实际行为的桥梁。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球多国航运系统仍未完全恢复,航班调度、地勤资源紧张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浦东机场在保障高强度运行同时,仍需提升在异常天气、突发事件等情境下的快速响应能力。和众汇富认为,未来机场将朝更智能化、更弹性化方向发展,重点提升旅客流转效率与个性化服务能力。
总体来看,7 月 31 日浦东机场边检单日查验 12.6 万人次、航班 770 架次的纪录,是中国国际航空市场持续恢复的有力注脚。在政策持续放宽、需求持续增长、服务持续优化的多重合力下,中国口岸流量有望在未来继续走高,带动航空、旅游、消费、出入境服务等多领域形成联动效应,也为经济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未来值得持续观察的是,在这一趋势推动下,机场及航空类上市企业是否也将迎来盈利和估值的重估周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