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富财经网 08-04
伍佰英里科技入局,危机下江特电机的最优选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7 月 29 日,停牌多日的江特电机终于复牌,其筹划多日的重大股权变动也有了结果。

根据公司发布的公告,江特电机原实际控制人朱军、卢顺民与北京伍佰英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伍佰英里科技 ")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朱军、卢顺民分别向伍佰英里科技转让其持有的江西江特实业有限公司 25% 股权。权益变动完成后,江特电机控股股东仍为江特电气,而实际控制人则由 " 朱军、卢顺民 " 变更为 " 王新、朱军 "。

事实上,这并非江特电机首次筹划控制权转让事项。那么,江特电机为什么要再次筹划更换实控人?又为什么选择伍佰英里科技?

行业调整致业绩深陷 " 黑洞 "

江特电机前身为 1958 年成立的宜春电机厂,2007 年上市时以特种电机制造为主业,产品涵盖起重冶金电机、风电配套电机等,在细分市场占据龙头地位。2015 年通过收购杭州米格电机,跻身国内伺服电机第一梯队。

从公司基本面来看,可以说近几年江特电机陷入了业绩 " 黑洞 "。2023 年至 2025 上半年,江特电机净利润分别亏损 3.97 亿元、3.19 亿元以及 1.25 亿元至 0.95 亿元。类似的亏损情况在 2018 年、2019 年也出现过,彼时的江特电机亏损幅度更大,分别达 17.59 亿元、19.06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江特电机陷入连续亏损之前的 2022 年,公司净利润还曾大幅增长 502.93% 至 23.26 亿元。而业绩短时间内由盈转亏与江特电机主营的锂矿锂盐业务脱不了干系。

2022 年,江特电机的锂矿采选及锂盐制造业业务营收为 53.13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74.20%;2023 年与 2024 年该业务营收急速下滑至 16.45 亿元、10.49 亿元,分别同比下降 69.04%、36.26%。

回顾一下近年来锂矿行业的发展情况,江特电机业绩的下滑与行业的震荡几乎同频。2023 年至 2024 年,全球锂矿行业经历了从 " 超级周期 " 到深度调整的剧烈转折,价格暴跌、产能过剩与技术迭代交织,行业格局加速重构。

行业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锂资源供应量达 115.4 万吨碳酸锂当量(LCE),较 2022 年增长 28%;2024 年供应进一步增至 134 万吨 LCE。

供应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价格的下跌,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从 2023 年初的 52.5 万元 / 吨暴跌至年末的 10.3 万元 / 吨,跌幅达 80.4%;工业级碳酸锂同期从 50.4 万元 / 吨跌至 9.4 万元 / 吨,跌幅 81.4%。这一跌幅远超行业预期,主要因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油车降价分流需求,叠加产业链去库存周期共振所致,而 2024 年这一趋势并未改变,2024 年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进一步跌至 7.5 万元 / 吨,全年跌幅 32%,部分时间点现货价格触及 6.32 万元 / 吨。

部分盐湖提锂企业凭借 3 万— 4 万元 / 吨的成本优势维持盈利,而锂云母提锂企业(成本 6 万— 11 万元 / 吨)普遍陷入亏损,江西宜春地区约 30% 产能停产。  

从数据上来看,近年来的锂矿行业可谓是哀鸿遍野,江特电机业绩下降也并不是业内独一份。

成为 "ST 逆袭 " 典型案例

纵观江特电机的发展历程,是成也锂矿,败也锂矿。

自上市之后,江特电机单靠着主营的伺服电机业务,发展的也是磕磕绊绊,业绩时好时坏。恰逢新能源正处于上升期,叠加国家红利政策、补贴政策的不断出台,令江特电机下定决心要抓住政策红利,构建 " 锂矿 - 碳酸锂 - 正极材料 - 新能源电机 - 新能源汽车 " 的全产业链布局,实现从资源到整车的垂直整合。

为此,2015 年江特电机分三次收购九龙汽车 100% 股权,累计耗资 29 亿元,形成 10.98 亿元商誉。

公开资料显示,九龙汽车作为商务车制造商,拥有年产 15 万辆的能力,产品涵盖商务车、专用车及物流车,且已获得欧盟 EEC 认证,出口 42 个国家,具备市场拓展潜力。且九龙汽车在收购前已启动新能源车型研发,2015 年推出的 E6 纯电动车搭载三元锂电池,续航达 225 公里,电机功率 70kW。这一技术参数在当时处于行业中游水平,且与江特电机的电机业务形成协同。

对九龙汽车的收购给江特电机带来了短期的业绩提振。2015 年至 2017 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 0.40 亿元、1.97 亿元、2.62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67%、400.91%、32.63%。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新能源补贴退坡和管理不善,九龙汽车连续亏损,导致江特电机 2018 年、2019 年分别巨亏 17.59 亿元和 19.06 亿元。

2019 年,江特电机以 5.13 亿元(约 2 折)出售九龙汽车,退出汽车行业,聚焦电机和锂盐业务。此次收购导致江特电机累计亏损超 10 亿元,股票一度面临退市风险;2020 年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 江特),股价跌至 1.25 元的历史低点。

2020 年起,公司努力着手自救,剥离了亏损的汽车业务,聚焦锂云母提锂。幸运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锂价从 2020 年的 4 万元 / 吨飙升至 2022 年的 60 万元 / 吨,公司业绩大幅回升。2021 年 4 月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股价最高涨至 32.56 元,市值一度突破 500 亿元,成为 "ST 逆袭 " 的典型案例。

伍佰英里科技也面临难题

如今的江特电机跟着锂矿行业走完了一个又一个周期,也经历了业绩的大涨与大跌。此次变更实控人,外界猜测江特电机一方面是锂矿锂盐业务持续亏损倒逼管理层变革;另一方面,江特电机控股股东江特电气集团持有上市公司 14.12% 股权,其中近 50% 已被质押。若股价进一步下跌,可能触发平仓风险,导致控制权被动转移。

此外,上市公司为控股股东提供 1.6 亿元担保,潜在连带责任进一步削弱了投资者信心。原实控人朱军、卢顺民需通过引入新资本方稳定股权结构,避免重蹈 2020 年因债务危机被迫寻求赣锋锂业接盘的覆辙。

选择伍佰英里科技则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伍佰英里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2 年,王新为控股股东,其早期投资集中在房地产(如长沙奕豪置业)、金融等领域,近五年逐步向新能源、超硬材料及人工智能领域扩展。伍佰英里科技本身无实际业务运营,其核心功能是作为王新的资本工具,通过股权收购整合资源。

自 2017 年起,王新持续增持江特电机股票,至 2025 年一季度末直接持有 5012 万股(占总股本 2.94%),完整经历锂价从 1.25 元 / 股到 32.56 元 / 股的周期波动,被市场称为 " 牛散 "。8 年 " 不离不弃 " 的投资行为,向市场传递了对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心,为控制权变更提供了股东基础。

另外,公告提到,近年来王新在新能源领域的积累(如锂云母提锂工艺优化)和人工智能布局(如伺服电机智能化升级),恰好可覆盖江特电机两大核心业务的短板。王新或将通过控股伍佰英里科技,整合江特电机的锂矿资源与自身在超硬材料、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储备。

尽管如此,王新所想要做到的整合也仍有一定困难。首先,当前全球锂资源过剩持续,碳酸锂价格仍处于低位(2024 年均价 7.5 万元 / 吨),江特电机 2024 年净亏损 11.2 亿元。王新需在锂价反弹前完成技术升级和成本优化,否则可能面临更大经营压力;其次,江特电机锂云母提锂成本高于盐湖提锂和锂辉石提锂,王新需通过技术革新提升盈利能力;此外,江特电气(江特电机控股股东)近半股权被质押,若江特电气出现债务危机,可能影响伍佰英里科技的控制权。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江特电机 朱军 黑洞 股权转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