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雨辰
图片来源:图虫
正极材料龙头容百科技(688005.SH ) ) 2025 年半年报于 8 月 1 日披露,业绩呈现断崖式下滑。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 62.48 亿元,同比下降 9.28%;归母净利润亏损 6839.46 万元,同比大跌 765.45%。
其中,计提减值影响容百科技 2025 年上半年合并利润总额 5953.09 万元。不过,公司在半年报中表示,阶段性的减值有望在下半年部分转回。
阶段性减值如何转回?8 月 4 日,时代周报致电容百科技证券部,对方工作人员表示:" 减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票据减值,若这部分在下半年到期后,便可转回;另一部分是原材料库存计提的减值。根据公司财务预算,上半年由于开工率较低导致计提,而下半年随着开工率提升和出货量增加,这部分成本将下降,预计同样可以转回。"
8 月 4 日,公告披露后的首个交易日,容百科技股价下跌 5.52%,报收 20.90 元 / 股,当前市值约 149 亿元。
上半年计提减值约 6000 万,公司称有望部分转回
容百科技成立于 2014 年,并于 2019 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从事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材料、磷酸锰铁锂材料、钠电材料及多元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300750.SZ)、孚能科技(688567.SH)、蜂巢能源等锂电池厂商。
作为锂电池成本占比最高的核心组件(约 30%-40%),正极材料性能直接决定电池核心指标,但其行业景气度与上游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原料价格深度绑定。受碳酸锂价格下跌影响,正极材料自 2023 年起其产值不断下滑,相关企业业绩同步遇冷。
自 2022 年净利润触及 13.53 亿元峰值后,容百科技业绩持续走低。2023 年至 2024 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5.81 亿元和 2.96 亿元,同比降幅分别高达 57.07% 和 49.06%。
图片来源:Wind
2025 年上半年,容百科技归母净利润亏损 6839.46 万元,同比断崖式下降 765.5%。扣非净利润亏损额进一步扩大至 7931 万元。
对于业绩下滑,容百科技解释称主要受锂盐价格波动影响,以及公司在钠电、前驱体、锰铁锂等新产业持续投入以及研发投入同比增加所致。
值得关注的是,容百科技在 2025 年上半年计提各类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合计人民币 5,953.09 万元。其中,应收票据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信用减值 425.22 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计提资产减值 5527.87 万元。
图片来源:容百科技公告
半年报同时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容百科技存在一定的信用集中风险,公司应收账款的 85.19% 源于余额前五名客户。公司对应收账款余额未持有任何担保物或其他信用增级。
不过,容百科技也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二季度销量环比一季度有所增加,营业收入和毛利率环比提升。扣除在钠电、前驱体、锰铁锂等新产业上的战略性投入,三元业务实际盈利约 7700 万元。阶段性的减值有望在下半年部分转回。
8 月 4 日,容百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报:" 减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票据减值,若这部分在下半年到期后,便可转回;另一部分是原材料库存计提的减值。根据公司财务预算,上半年由于开工率较低导致计提,而下半年随着开工率提升和出货量增加,这部分成本将下降,预计同样可以转回。"
行业分化:三元材料出口回暖
GGII 调研数据显示,2025 上半年,中国三元材料出货量开始恢复增长,主要系海外市场需求带动出口增加所致。2025 一季度三元材料出货同比增长不足 10%,而二季度三元材料出货同比增长则达到 20%。据海关数据显示,2025 上半年中国三元材料出口量 4.98 万吨,同比增长 38%。出口增长主要系 IRA 法案影响逐步减少及新电池法案推迟,推动韩国企业加大采购中国三元材料。
东吴证券研报也表示,容百科技韩国二期项目下半年将逐步投产起量,且当前关税政策明朗,海外客户订单恢复,预计容百科技全年三元出货量仍有望达 11 万吨,同比略减。
在今年 5 月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容百科技相关高管表示:" 受制于关税政策,中国产出的产品已基本不再出售到美国市场,目前出口美国的产品主要来自韩国工厂。韩国是关税洼地,韩国工厂受关税影响较小。"
但行业内部分化加剧。8 月 4 日,隆众资讯三元材料分析师宋晶告诉时代周报,根据 2025 年 1-6 月数据显示,三元正极材料装机量占比进一步下降至 18%,而磷酸铁锂电池占比上升至 84%。反映出三元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增速放缓,而储能和数码产品需求相对稳定。
" 价格方面,6 月底碳酸锂涨价曾带动三元材料跟涨,8 月原料回落又引发市场观望与价格阴跌,不过,随着 " 金九银十 " 传统需求旺季来临,在下游备货需求增加下,三元材料价格或将有所反弹。" 宋晶进一步称。
8 月 4 日,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 当锂价真正进入回升期时,正极材料企业的业绩预计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当‘反内卷’取得初步成效时,相关企业业绩同样有望好转,随着那些恶性竞争的对手逐渐退出市场,行业整体发展将趋于良性。"
技术突围,固态电池能否成为胜负手?
长期来看,行业增长点正转向新兴领域。宋晶表示,低空飞行、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场景将打开新需求,而固态电池产业化则为高镍、超高镍三元材料带来机遇。" 三元电池在高端市场、固态电池领域的需求已显现,2025 年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安徽大学材料学院朱凌云教授曾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电池的容量主要取决于正极材料,正极容量越高,电池整体容量也越高。而从追求更高能量密度的角度出发,磷酸铁锂受其理论比容量的限制,将不会是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理想选择。未来,高容量的正极材料,如硫化合物或硫黄等,可能是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
上述业内人士也称:" 提及固态或半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往往指向能量密度更高的高镍三元,而当前容百科技在超高镍三元材料的供应上,在国内几乎处于垄断地位。"
容百科技 2025 年半年报显示,在固态正极材料方面,公司高镍及超高镍全固态正极材料均已实现吨级出货,客户端测评可满足 400Wh/Kg 电芯开发需求,产品覆盖客户包括国内头部电池厂和整车厂、海外知名电池企业。超高容量正极工艺定型,容量可达 230mAh/g。
在固态电解质方面,公司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粒度及离子电导率等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正在进行中试线的建设,部分量产设备完成带料验证,预计将于四季度竣工,2026 年初投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