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昨天
200亿元商业航天“元老”冲刺科创板,为什么是现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时隔多年,在冲刺 IPO(首次公开募股)的赛道上,再次出现了民营运载火箭企业的身影。

近日,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成为竞逐 " 科创板商业航天第一股 " 的种子选手。

在 " 造火箭 " 这条赛道上,蓝箭航天可能是国内最接近 SpaceX 的民营企业。SpaceX 在火箭回收技术的研发与实践上一马当先,而在国内民商火箭企业中,蓝箭航天已完成两次垂直起降回收试验,并在全球首次实现液氧甲烷火箭成功入轨。

胡润研究院 6 月发布的《2025 全球独角兽榜》显示,蓝箭航天以 200 亿元的估值位列榜单第 418 位。然而,商业航天广泛存在的亏损难题仍然无解。碧桂园公告显示,2023 年及 2024 年,蓝箭航天净亏损额分别达到 11.77 亿元和 10.15 亿元。

" 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 " 已成为资本市场对商业航天赛道特征形成的共识。与此同时,商业化缓慢也拉长了行业的发展周期,加大了企业对资本投入的需求。近年来,政策层对商业航天寄予 " 新增长引擎 " 的厚望,但获取更多耐心资本支持仍是业内的期盼。

上市,显然是商业航天企业 " 解渴 " 的重要手段。今年 6 月,中国证监会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提出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的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为商业航天企业冲刺 IPO 打开突破口。

另一方面,政策层加大商业航天支持力度,恰逢行业商业化节奏提速之际。根据备案报告,蓝箭航天成立于 2015 年 6 月,彼时正值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热潮的起点。十年过去了,行业已基本走过了 " 从 0 到 1" 的产品阶段,市场需求加速浮现。

目前,蓝箭航天旗下有 " 朱雀二号 " 与 " 朱雀三号 " 两款运载火箭:" 朱雀二号 " 为国内首款具备商业化运营能力的民商液体火箭,已进行 5 次飞行;" 朱雀三号 " 则是公司下一代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预计将于 2025 年具备首飞能力。

与多数国内民营火箭企业 " 先固后液 " 的产品研发路线不同,蓝箭航天从一开始便瞄准液体甲烷火箭的研制目标,公司创始人兼 CEO 张昌武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其秉持的理念为 " 慢就是快 ",沿着一条线走下去的技术脉络非常重要。

" 这个产业需要耐心和坚韧,很多事情不能‘拍脑袋’随意改变作出决策。" 张昌武曾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张昌武本人并非航天院所出身,其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进入商业航天行业前,曾就职于汇丰银行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主要从事汽车金融等领域的工作。

目前,蓝箭航天的控股股东为张昌武及其控制的淮安天绘科技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占公司 14.68% 的股份。在此前的多轮融资中,蓝箭航天的投资方还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经纬中国、基石资本、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多家明星机构。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科创板 火箭 运载火箭 张昌 spacex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