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能力持续引领 To B 智能机器人领域。
本文为 IPO 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 早知道消息,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智嘉 " 极智嘉 ")于 8 月 4 日在港交所发布业绩预告。
极智嘉在公告中指出,得益于仓储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的交付完成较多带来的收入增长,极智嘉预计今年上半年营收介于约 9.95 亿元至 10.30 亿元,同比增幅预计介于约 27% 至 32%;同时,随着收入增加带来的毛利增加,极智嘉预计今年上半年的经调整净亏损将介于约 0.2 亿元至 0.1 亿元,同比收窄约90%至95%。
这意味着,极智嘉或进一步奠定港股机器人板块营收规模最大、最先有望实现扭亏为盈的To B 机器人的领先地位。
事实上,极智嘉 2021 年至 2024 年间的营收就已从 7.9 亿元以 45%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 24.1 亿元。其中,2024 年超 24 亿元的营收,使其成为港股机器人板块已上市企业中收入规模最大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周,极智嘉还宣布已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极智嘉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具身智能领域。 根据公告,该子公司将聚焦机械手拣货、通用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技术研发和相关产品业务,目标直指物流、制造等 B2B 场景,将与其现有物流机器人业务紧密协同,并借助于现有的品牌和业务网络快速推进技术和产品的广泛商用。
当然,极智嘉进军具身智能领域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种必然 —— 一方面,物流与制造是当前具身智能最易率先规模落地的场景。毕竟,仓储机器人是B2B机器人业务中最优质的市场。因仓储场景的应用一致性高、项目规模大,相较于生产制造场景的差异化应用和项目规模小的特点,仓储场景更容易产生大规模的商业化落地,从而促进仓储机器人企业的跃进式发展。因此,具身智能和通用机器人或将经历一个 " 从仓储、到制造、再到商用、再到家用" 的发展过程。
另一方面,极智嘉过去10 年沉淀的较为复合的商业化能力,也是其发展具身智能的天然优势。极智嘉既有客户资源、全球业务网络、供应链和服务能力,不仅为其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提供了成熟的应用场景与标杆验证渠道,大大加速市场切入过程,更将为全球化落地和规模化扩张,提供保障。
除了商业化能力和全球业务网络外,极智嘉的技术研发能力同样颇为重要。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极智嘉已拥有 1,867 项专利,研发人员占比 41%,是同行业中规模最大的研发团队之一。
相较于更加直观的机器人本体,软件和 AI 算法能力或才是决定机器人企业能否在行业长期高速发展的关键。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极智嘉开发了 AMR 市场上最全面的软件系统平台,旨在支持基于机器人的高效、可靠和灵活的智能仓储场景;同时,通过专注于研究高性能、高速优化算法,极智嘉亦已开发出 AMR 市场上最先进的AI算法之一(Hyper+ 核心算法平台),其可支持最广泛的 AI 算法类型和最大的集群调度规模。
一组更加立体的数据是,极智嘉自研的大规模多机混合调度系统,支持单仓超5000 台设备并行协同作业,并在全球拥有多个 " 千台级 " 项目,超越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国常委日前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 " 人工智能 +" 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 " 人工智能 +" 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而极智嘉的核心能力就是通过 "AI 算法 + 机器人技术"颠覆掉传统的仓库自动化,是 " 新质生产力 " 的典型代表之一。政策利好或将为极智嘉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
展望未来,基于已被验证的商业化能力、全球化布局以及研发储备,加之进军具身智能的天然优势,极智嘉未来或有望持续放大头部优势,实现业务规模和财务业绩的 " 双增长 "。
本文由公众号 IPO 早知道(ID:ipozaozhidao)原创撰写,如需转载请联系 C 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