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商业观察》陈钱
7 月 18 日,大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明电子)上交所主板 IPO 提交注册,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距 2023 年 1 月在上交所预披露招股书,大明电子的上市之路已走过两年半。
虽然公司的毛利率稳定增长,但研发费用率的走低,上亿元的银行借款和下游高达 10 亿元的应收账款,加之各期仅 5000 万元上下的货币资金,皆不能不引发外界对大明电子未来营运压力的担忧。
此次 IPO,大明电子拟募资 4 亿元,其中 3 亿元用于扩产,1 亿元用于补流。
1
业绩增速放缓,应收账款大幅飙升
招股书及天眼查显示,大明电子成立于 1989 年,是一家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下游客户涵盖上汽集团、比亚迪、蔚来、理想、福特、丰田等国内外整车厂商。
2022 年 -2024 年(简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 17.13 亿元、21.47 亿元、27.27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1 亿元、2.05 亿元、2.82 亿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3 亿元、1.96 亿元、2.79 亿元。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5.46 亿元,仅同比增长 1.59%,实现归母净利润 6068.25 万元,同比下滑 6.2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6011.89 万元,同比下滑 5.81%。
公司称,利润的下滑主要系新厂区的建立和业务规模扩大带来的营业成本上升。
展望 2025 年上半年,大明电子预期实现营收 12.43 亿元,同比上升 6.65%,实现归母净利润 1.2 亿元,同比上升 2.5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2 亿元,同比上升 3.93%。
据悉,大明电子的主营业务包括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光电系统、座舱中控系统、门窗控制系统和座椅调节系统等,公司 98% 的收入都是来自主营业务的收入,其主营业务期内的复合增长率为 27.04%,显然 2025 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增速大幅放缓。
尽管利润有所下降,但公司的毛利率期内均稳定增长,各期分别为 20.57%、20.62%、21.08%。
其中,驾驶辅助系统各期的毛利率分别为 24.71%、24.83%、24.89%,门窗控制系统的毛利率从 2022 年的 14.42% 上涨到 2024 年的 18.30%,座舱中控系统的毛利率从 2022 年的 25.07% 上升至 2024 年的 28.15%,座椅调节系统从 2022 年的 8.49% 上涨至 2024 年的 17%。
但与此同时,大明电子期内前五大客户和应收账款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各期,大明电子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65.42%、63.89%、58.24%,主要包括长安汽车、上汽集团、一汽集团、比亚迪等。其中仅来自长安汽车的收入各期就达 31.42%、30.74%、24.06%。
而在应收账款方面,公司 2024 年末更是达到 10 亿元。
各期末,大明电子的应收账款分别为 5.86 亿元、7.38 亿元、10.43 亿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46.87%、51.41%、62.07%。
其中前五名应收账款回款客户的余额占比分别为 61.04%、50.72%、66.38%,来自第一大客户长安汽车各期的应收账款余额占比为 24.35%、22.79%、21.46%。
最需要关注的是比亚迪。2022 年 -2024 年,比亚迪的应收账款余额占比分别为 7.85%、12.30%、20.23%,具体数额分别为 4914.35 万元、9640.19 万元、2.24 亿元,2023 年暴涨 96.16% 后,2024 年的增幅更高达 131.96%。
2023 年和 2024 年,比亚迪成为仅次于长安汽车的第二大应收账款回款客户,而同年大明电子来自比亚迪的收入分别为 1.37 亿元、2.64 亿元,收入占比分别为 6.41%、9.73%。
各期末,大明电子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 3.41、3.24、3.06,按坏账计提方法披露的坏账准备分别为 3989.35 万元、4606.90 万元、6246.32 万元。
2
负债率远高同行,短期借款数倍货币资金
下游应收账款占比高达六成的同时,大明电子的偿债同样显现出压力。
各期,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68.76%、63.74%、60.76%,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均值 36.16%、37.79%、42.14%。
同时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均与同行存在一定差距。各期,公司的流动比率分别为 1.25、1.34、1.15,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别为 2.34、2.13、1.87;速动比率分别为 0.85、0.98、0.82,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别为 1.73、1.69、1.51。
据悉,公司的负债以流动负债为主。其中,各期的短期借款逐年上升,分别为 1.89 亿元、2.6 亿元、3.72 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18.90%、24.23%、25.52%;应付账款分别为 4.48 亿元、4.24 亿元、6.35 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达 44.72%、39.53%、43.58%,公司称主要为应付材料款、设备和工程款。
截至 2024 年年末,大明电子一年内需偿还的短期借款为 3.72 亿元,长期借款为 1.95 亿元。公司表示,期内业务快速发展,材料和生产设备采购的相关资金需求增加,但限于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因此通过银行借款满足日常营运资金需求。
各期末,公司的货币资金分别为 5066.68 万元、6113.94 万元、4038.16 万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4.05%、4.26%、2.40%。
与此同时,大明电子各期的合同负债仅为 4022.74 万元、5751.15 万元、4524.28 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仅为 4.02%、5.36%、3.11%。
现金流层面,公司各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5935.40 万元、1.55 亿元、1.47 亿元,2024 年下滑 5.55%。
2025 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上升 103.08%,为 9034.10 万元。公司表示主要系一季度的回款大幅增加所致。
而投资活动现金流方面,则是压力一年大过一年,各期分别为 -1.2 亿元、-1.97 亿元、-3.62 亿元,公司称主要是用于购置机器设备、土地使用权和建设新厂房等资产支出的现金。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六成以上,叠加头部客户集中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的下降,凸显下游企业挤占资金的现状,而应付账款走高和合同负债的低迷又形成反差,暴露公司在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此种情况下不排除陷入 " 靠赊销维持运营 " 的可能,公司的核心矛盾在于收入难以覆盖刚性支出,一季度现金流的回暖本质是滞后回款的驱动,长此以往,将难以支撑长期的价值叙事。
3
内控存疑实控人家族分走 2 亿,研发费用率持续下降
此次 IPO,大明电子拟募资 4 亿元,其中 3 亿元拟用于大明电子(重庆)有限公司新建厂区项目(二期),1 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产能利用率上,公司各期驾驶辅助系统分别为 90.11%、91.32%、89.89%;智能光电系统分别为 90.12%、91.51%、90.76%;门窗控制系统分别为 88.13%、88.13%、90.46%;座舱中控系统分别为 89.35%、90.04%、91.18%;座椅调节系统分别为 88.02%、88.64%、90.10%。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 2024 年年末,大明电子固定资产成新率仅为 59.85%,其中机器设备的成新率仅为 47.26%。
同时在研发方面,公司各期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5.77%、5.30%、4.37%,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的 8.08%、7.82%、7.41%。公司表示研发活动主要围绕开发新项目及提升现有生产效率展开。
郭涛表示,当前货币资金仅为五千万元上下,而银行借款却高达上亿元,结合历史投资现金流持续流出的情况,募资很可能让市场怀疑其真实意图。若 3 亿元的扩产项目在短期内无法显著提升产值回报率,将坐实 " 借新还旧 " 的财务腾挪逻辑,削弱其产业升级的说服力,加剧市场的不信任。
股权结构上,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实控人为周明明、吴贤微、周远,三人合计直接持有大明电子 37.75% 的股份,并通过大明科技间接持有公司 37.75% 的股份,同时一致行动人周招会直接持有公司 5% 的股份。
其中,周明明、吴贤微为夫妻关系,周远为二人之子,周招会为周明明的弟弟,四人合计控制公司 83.5% 的股份。
据悉,大明电子的前身为大明有限,2022 年 6 月 7 日,大明有限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即大明电子。在变更股份有限公司前夕的 2022 年 1 月 4 日,大明有限向股东周招会定向分红 200 万元,其他股东则同意放弃本次分红权。
需要说明的是,在 2019 年 -2021 年的申报期内,大明电子均有进行过现金分红,分别为 3500 万元、5929.80 万元、1.92 亿元,三次累次分红 2.51 亿元。周家分走 2 亿元以上。
此外,审核问询函曾显示,周明明、吴贤微、周远、周招会的个人账户存在大额的资金往来,并且部分流水尚未形成闭环。
2020 年至 2023 年 6 月末,在周明明的个人账户存在 1814.76 万元的朋友及朋友公司往来的资金流出中,其中与 3 位朋友的往来未形成闭环;在 316 万元的亲属往来的资金流出中,与有 2 位亲属的往来未形成闭环。
2020 年至 2023 年 6 月末,在吴贤微的个人账户存在 1634.60 万元与亲属往来的资金流出中,其中与 4 位亲属的往来未形成闭环;在取现的 580.36 万元中,有部分借款未形成闭环。
2020 年至 2023 年 6 月末,在周招会的个人账户中存在 320 万元的资金流出中,其中部分借款未形成闭环;在 486.58 万元的朋友及朋友公司往来的资金流出中,有 3 位亲属的往来未形成闭环。
2020 年至 2023 年 6 月末,周明明、吴贤微、周招会在个人账户分别取现 131 万元、566.5 万元、123 万元。审核问询函显示,主要是用于日常消费、家庭开销、捐款等。
合规层面,大明电子期内涉及两次行政处罚。
2022 年 4 月 15 日,重庆大名因 " 堵塞疏散通道 " 和 " 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 " 被两江新区消防救援支队分别处以 4.7 万元和 1.8 万元的行政处罚罚款。
天眼查显示,截至 8 月 4 日,大明电子共涉及 20 条司法案件,其中 60% 的案件身份为被告,20% 的案件案由为买卖合同纠纷,55% 的案件类型为民事案件。(港湾财经出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