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汽车 昨天
质量召回不断,极星中国销量近乎清零,李书福2亿救场打水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曾以 " 源自瑞典,享誉全球 " 自居的极星汽车,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已滑向绝境。这家背靠沃尔沃与吉利的高端电动车品牌,如今不仅资不抵债,中国市场销量更是跌至冰点,即便李书福紧急 " 援助 "2 亿美元,也难掩其颓势。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资产 40.54 亿美元,负债却高达 73.83 亿美元,净资产为负 33.29 亿美元,极性早已陷入资不抵债的深渊。2025 年 7 月李书福旗下公司注入的 2 亿美元,对于填补如此巨大的财务窟窿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持续的亏损与债务压力,让极星的现金流随时可能断裂。

2025 年上半年,极星全球销量同比增长 51% 3.03 万辆,但中国市场仅售出 69 辆,其中 3 月仅 1 辆,4-5 月更是销量空缺。这样的成绩几乎等同于退出市场,与其 " 高端品牌 " 定位形成反差。更致命的是,极星与星纪魅族的合资公司运营不足一年便宣告终止,本土化战略彻底破产,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管理混乱与战略摇摆加速了极星的坠落,8 年间,极星中国区掌舵人换了 7 任,全球高层也经历 " 全员换血 ",频繁的人事动荡导致战略缺乏连续性。产品策略更是一错再错,首款车 Polestar 1 定价 145 万元却年产量仅 500 辆,沦为小众玩物;Polestar 3 国内售价较海外高 20 万,性价比崩塌;Polestar 2 三年内降价超 10 万,品牌信任度荡然无存。

质量问题与定位错位彻底耗尽了市场耐心。2024 年以来,极星因制动软件缺陷、单踏板模式隐患等问题多次召回,海外市场还因倒车影像故障遭调查,安全口碑持续下滑。而在消费者更关注智能驾驶、车机体验的中国市场,极星却执着于 " 北欧设计 "、" 环保理念 ",与本土需求严重脱节。更尴尬的是,其品牌形象与沃尔沃高度重叠,被消费者视为高价沃尔沃,高端定位名存实亡。

如今的极星在没有精准的本土化战略、稳定的管理体系和过硬的产品力后,即便是耀眼的国际光环,也沦为新能源市场的边缘角色。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李书福 沃尔沃 新能源 中国市场 polestar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