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月到现在,上海下了很多天的雨。而我也开启了一场漫长的休息。我暂停了工作,暂停了创作,暂停了那种 " 要做一个好的创作者和充实的人 " 的心情。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可以停一下了。一根在深处默默坚持的弦断了,虽然在别人看来它好像从未紧绷过。
人生第一次,下雨变得不再讨厌。也许是本来就不想社交和工作的心情,和雨滴一样,把我和这个世界隔开了。
我待在家里,体会着这种不算新鲜却比以往都要清晰的感觉。
大多数时间,关上窗户,拉上厚厚的窗帘。一整天都是这样。在毫无困意的时候上床,并且淡淡地望着前方的空气发一会儿呆。
也许一天什么也没做,但是内心没有任何波澜。
一个适合读书和玩手机的角落,令人情不自禁想读一些书。当看了五分钟的书之后再玩手机或者看向窗外,会多一丝甜美和放松。
下午点的咖啡还没有喝完,但再喝就要睡不着觉了。就这样放着,好像一个存在感很低的朋友。
夜晚,在没有灵感的漫长空白里,躺在瑜伽垫上,桌子有一点乱,龟背竹以奇怪的形状耷拉和伸展着。
雨像一道道微小而沉默的光,玻璃的质感变得模糊。
就是现在,在什么都不想做的时刻,像被掏空了一样。意识正在出逃,而雨声默默补上。
有时候,在中午,我会去一家咖啡店坐着。下雨的时候,我喜欢坐在室外,看着眼前湿漉漉的,和自己隔着一点距离的景色,让发呆的感觉一点一点浸没我。
很像是要开启某种生活的仪式,但什么都没有发生。
散步是一件美好的事,尤其是在阳光变得有点金色的傍晚。如果这时下了一点太阳雨,一切就会在金黄的同时变得青白和粉红。
当雨点密集起来,回家的心情也开始变得迫切。
雨,让等待变得合理。
让相聚变得珍贵。
让注定的分别多了一些不舍。
偶尔,也有雨停的时候。
天气还没有来得及变得太热,打开窗户,感受着微妙的气流交换。窗外的风景突然变得清晰,风也一样。
无论如何,雨总是在提供着 " 待在家里更好 " 的理由。
也因此创造了许许多多 " 待在家里真的很好 " 的瞬间。
断断续续的雨还会接着下一段时间,而我一点也不讨厌它。
✍️
今年三月我出了一本书,并在同时间办了一个展览。在结束这些工作之后我体会到一种 " 只是正常工作就这么累啊 " 带来的疲惫和关于 " 我在做的事情真的有意义吗 " 的怀疑。我带着这些疲惫和怀疑,打算休息一阵。在休息的日子里我整理了房间,扔了一些衣服,看了许多综艺和剧,还把十几年前写给自己看的故事修改了一遍,并发现了一些曾经让我羞耻的东西其实也没有那么值得羞耻。整理之后,我决定让那些没用的想法和故事的萌芽,保持在没用且纯粹的状态。
接下来要画点什么呢?说实话我并不知道。但也许,在不知道的日子里,也是可以画点什么的。什么都不做的日子我已经体会过了,也许接下来该体会一些新的日子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