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孙艺格
图源:图虫
曾经靠一碗黑芝麻糊起家的黑芝麻 ( 000716.SZ ) 决定投靠国企。
8 月 4 日," 黑芝麻产业第一股 " 黑芝麻发布公告称,公司于 8 月 1 日收市后收到控股股东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 黑五类集团 ")的通知,黑五类集团正在筹划涉及其所持有公司股份转让事宜,其拟将持有占公司总股本约 20% 的股份转让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及大健康行业的国有企业。
天眼查显示,黑五类集团成立于 2001 年,是一家以从事零售业为主的企业,注册资本 2.65 亿元。
黑芝麻在公告中指出,此番股份转让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该事项尚需履行协议转让相关程序,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有权部门的审批。另外,公司股票自 8 月 4 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 2 个交易日。
8 月 5 日上午,时代周报记者就股份转让原因及后续发展规划等事宜致电黑芝麻,证券投资中心的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表示," 现在不方便接受采访,我们有很多细节没有确定下来,各方领导也没有时间,不方便对外透露太多。"
为什么要引入国资?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黑芝麻第一大股东黑五类集团持 2.28 亿股,持股比例 30.25%,若本次 20% 的股份转让完成后,黑五类集团持股比例将降为 10.25%,或不再是黑芝麻的第一大股东。
根据 2025 年一季报披露,黑芝麻前 10 名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韦清文、李汉朝、李汉荣、李玉琦为黑五类集团的股东,黑五类集团与韦清文、李汉朝、李汉荣、李玉琦为一致行动人关系。
Wind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韦清文、李汉荣、李汉朝、李玉琦的持股比例分别为 3.29%、1.39%、1.39%、1.33%。
财经人士屈放 8 月 5 日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私企被国企兼并通常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市场饱和,企业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不足,需要借助国企资源发展;其次,接班人问题没有解决,创一代通过出售企业‘落袋为安’;最后,企业自身发展遇到问题,如融资成本和渠道,因此需要与国企合并才能解决。"
从战略层面来看,黑芝麻本次引入国资,或与其产品矩阵和未来发展方向有关。
根据 2024 年年报,黑芝麻的主营业务涵盖了以黑芝麻糊为代表的黑色健康食品、黑芝麻饮料、大米、粗粮等食品的生产经营,以及电商平台经营业务,是一家以食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专注于大健康食品经营的企业以及一站式电子商务服务商。
图源:南方黑芝麻官网
在今年 5 月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黑芝麻曾多次提及与 " 大健康 "" 药食同源 " 相关的内容。
黑芝麻表示,除了现有的黑芝麻糊等产品,公司正在不断布局黑色健康产业,并计划开发药食同源粉体等不同品类的新产品。
同时,公司表示 2025 年的目标是进一步拓宽健康产品矩阵,聚焦健康食品产业经营。
" 公司将围绕‘乌黑发亮 · 黑色食养’的品牌新定位,坚持以黑芝麻为主的黑色健康食品战略定位;做好‘健’字号南方黑芝麻糊在药线渠道的经营,以‘药食同源’的中医理论为指导,加快新品开发上市;通过不断发掘消费的精细化需求,推动‘传统养生’向‘精准食养’的产品升级,跟进健康食品产业发展的趋势。"
国资入主,能为这家老字号带来什么?
屈放认为,国资背景能增强企业信用、降低融资成本,并可能带来政策支持;其次,国资企业可以对接更多上下游资源,如广西国资可以利用其旅游、文化、健康产业促进黑芝麻更多的市场应用空间。
不过,屈放也指出," 潜在的风险包括国企决策不如民企快捷,也不如民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等。"
一季度业绩下滑,冲饮业务亟需转型
业绩方面,2024 年年报显示,黑芝麻除了营业收入同比下滑 7.92% 至 24.65 亿元,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及现金流均较 2023 年有显著增长。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黑芝麻的整体业绩表现却急转直下。
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 4.42 亿元,同比下滑 3.74%;扣非净利润亏损 138.27 万元,同比下滑 139.61%;现金流 681.43 万元,同比下滑 89.41%。
对于现金流的下滑,公司方面表示主要系报告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多。
8 月 5 日,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 CEO 卢克林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黑芝麻一季度亏损和现金流骤降,核心原因是春节错位导致旺季前置,去年四季度已提前发货,当期收入端被 " 透支 "。
" 同时,公司正主动压减传统商超库存,减少向经销商赊销,再加上新投入的即饮芝麻乳、粗粮饮品尚处爬坡期,费用前置,规模效应不足,直接吞噬利润。" 总体而言,卢克林认为黑芝麻一季度业绩下滑属于短期阵痛,资产负债表变得更干净,为下半年 " 轻装上阵 " 腾出了空间。
除此之外,黑芝麻的冲饮业务正面临一定挑战。
目前,黑芝麻的主要产品包括 " 冲饮系列 "" 直饮系列 "" 黑养黑系列 ",其中冲饮系列成为 2024 年唯一一个销售量、生产量、库存量均为下降的品类。
冲饮系列还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其设计产能为 10 万吨,而实际产能仅为 3.92 万吨。
公司方面表示 " 冲饮系列产品库存量同比下降,主要是冲饮系列产品面临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公司通过减少生产和清理库存、迭代升级等应对。"
8 月 5 日,浙大城市学院副教授、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对时代周报表示,黑芝麻应在产品端开发年轻化健康单品,如低糖黑芝麻丸、即饮产品;在渠道端发力电商和社区团购,用短视频内容营销重塑品牌形象;跨界联名提升热度,比如与奶茶品牌合作。
" 核心要守住品质优势,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消费场景,从单一冲饮转向健康零食赛道。" 林先平认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