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商业趋势 昨天
理想改配!李想的变与不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1996 年,国内的微波炉生产厂家有 100 多家,但后来有一家企业问世后,就打破了僵局,直接让厂商数量锐减到 30 多家。

这家企业叫格兰仕,它的杀招叫:降价。

当时市场上的微波炉均价普遍在 3000 元左右,格兰仕硬是压到 1000 元,市场份额很快就冲破到了 70%。其逻辑,就是用产能规模摊薄成本,用价格迫使对手退出市场。

毫无疑问,今天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迎来了自己的 " 格兰仕 " 时刻。

前不久,乐道 L90 问世,17.98 万元的起售价(不含电池),击穿了 30 万级家庭 SUV 的底线,更颠覆了 " 大空间必高价 " 的行业共识。

乐道的策略,是复刻小米式性价比模式——通过剥离蔚来的品牌溢价,专注基础功能普惠化,并用价格优势建立起消费者的心智。

面对乐道 L90 的价格战压力,同一时间发布的理想首款纯电 SUV,理想 i8 首当其冲。

战还是不战,作为 " 新势力三杰 ",理想该如何破局?

在造车新势力中,理想的财务非常健康,一直深受资本市场的认可。

凭借 L 系列的成功,理想也一直保持着高毛利,高营收的状态,成为各家新能源车企羡慕的对象。

为维持 20% 左右的毛利率,i8 初始定价锚定 32.18 万 -36.98 万元区间,这个价格本来没什么,毕竟竞品也都在这个价格区间。

但乐道 L90 的出现,给了理想当头棒喝。

要知道,理想 L 系列之所以能成功,就是绑定了家庭和增程这两大消费属性上,赢在了 " 产品定位 " 上。

但问题是,过去成功的基石,很有可能就是未来的绊脚石。

因为增程和大电视,大沙发都是很容易被对手复制的东西,现在很多厂商也都配备了大沙发大电视,走起了理想走的路,并通过更低的价格,让理想无路可走。

数据上看,i8 首发已经超过一周,但理想迟迟不敢公布大定的理想 i8 数量。

或许用户已经用投票证明:市场对低价有着绝对的敏感度。 

现在就连特斯拉的毛利率都从 23% 暴跌至 12%,不管愿不愿意,价格战是车企必须要面对的一个事情。

摆脱路径依赖,另开新路,是摆在理想面前的现实问题。

面对订单的不及预期和乐道的压力,理想 i8 在上市几天后,就开启了重大调整。

1.精简版型:砍掉 Pro/Ultra,仅保留 Max 版,售价优惠 1 万至33.98 万元

2.增配降价:冰箱标配 + 免费铂金音响(价值 1 万)+ 后排屏开放 1 万选装;

3.用户补偿:原 Ultra 用户 34.98 万实现满配(相当于降价 2 万)。

"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广大用户对理想 i8 高端配置的喜爱,但大家吐槽最多的是车型版本略显复杂,难以选择,一些高端配置的选装还不被支持。用户尤其希望冰箱作为标配,并增加二排屏的选装。"  

可以说,理想虽然在技术上比较 " 轴 ",比如坚持 MEGA 的低风阻造型,但在配置售价上,还是听劝的。

2022 年,小鹏 G9 也曾因版本复杂,遭用户抵触,但调整周期长达近一个月,最终因决策迟滞,丢失了市场。

相较而言,理想的反应更快,战术更勤奋。

资本市场也很快给到了积极的反馈。

当然,这也敲响了理想的警钟,现在摆在理想面前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 "溢价失效"。

  " 冰箱彩电 " 已经成为了行业标配,理想亟需实现技术上的差异化。

值得关注的是,理想 i8 是首次搭载理想最新 VLA 司机大模型的车型,它对辅助驾驶的提升,主要集中体现在更接近人类的驾驶直觉。

比如,用户说 " 靠边停一下 "" 快一点 " 等自然语言,理想大模型会很快同步完成操作,更像是一个 " 私人司机 "。

并且模型的训练的方式就是用人类驾驶的数据来训练,而不是用数据训练数据,这就与当下主流汽车 AI 大模型形成了智能上的差异化,李想也将其赞誉为 " 让 AI 从动物进化到人类 " 的质变。

毕竟,数据质量和覆盖场景,是大模型决胜的关键。 

而 i8 这款产品上,某种程度上也会侧面检验理想 VLA 大模型的真实实力。

乔布斯证明,只有偏执才能成功,但凡事都有 AB 面,过分的偏执,也可能会阻碍维拉的发展。

过去,理想因 L 系大获成功,但现在,李想需要从过往的成功中走出来。

所以这几年来,李想无论是个人微博,还是公开访谈,都是展现出了 " 睿见中开始听劝 " 的风格。

重金投入车载大模型研发,追求更安全的智驾,包括现在 i8,都是理想的一种求变。

毕竟时代已经不是靠空间、沙发就能打天下的时代。

回到开头的格兰仕案例,格兰仕在疯狂降价之后,市场份额一路攀升。

但利润的下滑,也让行业的研发投入降到冰点,销量增长乏力,格兰仕在高端市场也迟迟没有打开局面。

这说明一个企业成功,需兼备自身能力与环境机遇的双重支撑。

实力是可控变量(如技术储备、组织效能),而运气体现为不可控的市场时机与政策红利。

毫无疑问,现在的红利就是低价,或者说是怎么用低成本去做低价。

面对这个趋势,理想不能不应对。

但更重要的是,理想怎么为价格战后的下一个阶段做好战略储备。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