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 08-05
50元就能做3集,月入可达50万?“癫到不行”的AI短剧大火,有制作人称做一集只需2小时,全职月入2万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AI 短剧正以 " 野蛮人 " 的身份闯入短剧赛道。

"50 块钱做 3 集 "" 月入 50 万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今年以来,AI 短剧的热度逐步提升。近期一部《九尾狐男妖爱上我》的 AI 短剧引发社交平台热议,播放量已超过 1.8 亿,从场景到角色均由 AI 生成。

AI 短剧制作人辣糖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年初 DeepSeek 的爆火,让 AI 短剧热度提升。当真人短剧仍按 " 天 " 计时,AI 短剧已将制作周期压至小时,团队甚至简化到 1 个人,呈现效果也在快速迭代。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有大厂开始布局 AI 短剧赛道。

但在收入与商业化路径方面,AI 短剧与真人短剧仍差距甚远。短剧热门榜单 " 新腕儿 " 主编张女士告诉红星资本局,从占比和增速来看,AI 短剧仍不属于大盘的范畴。

AI 短剧刷爆短视频平台

" 古装女主开上挖掘机 " 播放量超 1.8 亿

" 画面就像 PPT,主角的脸变来变去 "" 剧情癫到不行,像是梦到哪里拍哪里 "" 居然在仙侠剧里开起了挖掘机。" 近日,一部 AI 短剧《九尾狐男妖爱上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

尽管被嘲 " 剧情癫 ",但这部 AI 短剧的热度并不小。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从 5 月下旬上线至今,这部打着 " 内容由 AI 生成 " 标签的短剧,已经连更 27 集,仅在抖音平台的播放量就超过 1.8 亿。

截图自抖音 APP

AI 短剧 " 九尾狐 " 属于类真人风格,题材为古装仙侠,一集的时长在 1 分钟左右。从画面上来看,剧中的九尾狐、龙女等奇幻角色,仙妖大战的场景均由 AI 生成。

相比普通短剧的剧情," 九尾狐 " 有高频的反转和冲突,充满着 " 猎奇 " 元素,如 " 古装女主开上了挖掘机 ""Labubu 化身大魔头 " 等情节层出不穷。

但因为是 AI 制作," 九尾狐 " 的画面难免有 " 瑕疵 "。例如网友吐槽九尾狐的九根尾巴像鸡毛掸子,部分场景有抽动、不稳定的情况,主角的长相无法前后统一等。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这些 AI 技术的瑕疵反而成了这部剧的看点之一,甚至有 " 开盲盒 " 的感觉。

用 AI 技术勇闯短剧赛道的,不止这一部。红星资本局注意到,2024 年下半年以来,已经有多部 AI 短剧上线,题材多集中在仙侠、科幻、宠物和末日等领域。

如鬼怪志异题材的《兴安岭诡事》,改编自起点网文 IP 的《遮天》,还有讲述末世生存的《末日安全屋日记》以及给萌宠小狗做连续剧情的《霸总雪纳瑞》等等。

在火爆的短剧赛道,AI 短剧正成为一个独特的分支领域,甚至有声音预言,2025 年下半年,将迎来 AI 短剧的井喷。

50 元可以做 3 集?

AI 短剧制作一集只需 2 小时

随着市场讨论度渐起,AI 短剧制作人辣糖明显感觉到,从今年开始,AI 短剧的热度升温。源头则是年初 DeepSeek 的爆火,更多普通用户开始接触和了解 AI 技术。 

辣糖运营着一个 AI 短剧账号,从去年 7 月开始发布以萌宠小狗为主题的 AI 短片,今年 3 月上线 AI 短剧《 霸总雪纳瑞》,此后连续推出多部萌宠 AI 短剧,截至目前播放量超过 1500 万。

在市场看来,AI 短剧有着高效率、低成本和强情绪等诸多优势。例如,可以快速套用当下的爆款模版 " 现炒热梗 ";无需专业设备和演员,单人或者小团队利用 AI 工具即可生成,甚至有消息称 "50 元可以做 3 集 AI 短剧 ";用 AI 制作的角色可以完成真人演员无法完成的表演。

AI 短剧似乎正以 " 野蛮人 " 的身份闯入这个赛道。在辣糖看来,AI 短剧的市场前景很好,对传统影视制作行业会有一定冲击,但现阶段更多的是补充。

与辣糖一样,小朱也认为 AI 短剧暂时不能成为主流。他提到,如果 AI 技术能解决 " 情感表达 ",比如让 AI 角色哭得让人心碎,行业格局会出现变化,但 5 年内大概率仍是真人为主,AI 为辅。

小朱是 AI 短剧《末日安全屋日记》《长安秘案录》的制作人,从动漫视频制作转型 AI 短剧已经超过一年。

但不可否认,AI 短剧已经开上了 " 快车道 "。当真人短剧仍按 " 天 " 计时,AI 短剧已将制作周期压缩至小时。" 一集 1 分钟左右的 AI 短剧制作时长大概需要 2 个小时 ",辣糖说道,并且只需要构思、脚本、AI 素材生成、后期剪辑、发布上线 5 个步骤,其团队 4 个人就可以完成所有工作。而小朱的团队更加简化,由他一个人完成所有工作。

除了制作时间短,AI 短剧的呈现效果也在快速迭代。辣糖称,去年还经常遇到狗狗长出人手人脚的穿帮镜头,需要反复 " 抽卡 " 试错,但现在基本一次就能生成满意的画面。

业内:靠 AI 短剧月入 50 万偏离实际

大厂开始布局 AI 短剧赛道

时间与周期变短是否意味着低成本和高收入?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网上有消息称 "AI 短剧可以月入 50 万 "。

在辣糖和小朱看来,"50 元做 3 集 AI 短剧 " 的说法偏离了实际。"50 块可能只是简单的 AI 工具的费用,实际成本远不止于此,还有设备、员工工资等成本 ",辣糖说。小朱也称,他制作一条 5 分钟左右的视频成本在 100 元左右  ,随着剧情动作难度、视频长度的增加,费用只会更高。 

至于月入 50 万的说法,辣糖回应称," 月入五位数差不多。" 小朱表示,目前全职做 AI 视频的收入大约为 2 万元 / 月。

目前,AI 短剧的变现方式主要分为广告合作、流量分成、付费观看和付费培训等。在萌宠 AI 短剧里,就曾植入过泰国船面酱产品,还有不少粉丝向辣糖询问如何制作 AI 短剧,她就开设课程教别人做 AI 短剧。此外,也会有平台的流量分成和付费观看收入。

可以看到,在收入与商业化路径方面,AI 短剧与真人短剧仍差距甚远。短剧热门榜单 " 新腕儿 " 主编张女士告诉红星资本局,从占比和增速来看,AI 短剧仍不属于大盘的范畴,其技术壁垒和对人的要求高,无法实现量产,商业化水平有限。现在业内主流声音是 " 谁也等不起 AI 技术突破的时间成本 "。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已经有大厂开始布局 AI 短剧赛道,掌阅科技在 5 月的机构调研中透露,正布局 AI 短剧领域,以积累制作经验、完善供应链并尝试打通 AI 短剧的商业化通道。

但在掌阅科技看来,目前行业还处在探索阶段,公司的目的是能在行业进入商业通道后,公司能够快速将丰富的网络文学储备 AI 化成短剧资产,并利用高效的运营效率迅速实现商业化。

2025 年下半年,能否迎来 AI 短剧的井喷?市场普遍认为,尽快跑通 AI 短剧的制作和商业化流程是关键。

记者   强亚铣

编辑   余冬梅

红星资本局原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抖音 社交平台 效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