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自 8 月 2 日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喜爱,仅两日即斩获 1.33 亿票房,平台预测总票房逼近 10 亿元,成为暑期档的一大亮点。
作为《中国奇谭》系列的首部动画电影,该片由《小妖怪的夏天》原班主创倾力打造,延续了短片的世界观,在 " 平行时空 " 的设定下开辟出全新故事线。小猪妖与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组成 " 草根取经团 ",踏上了一段寻找自我的西行之旅。
从短片到电影," 浪浪山 " 的故事始终牵动着观众的心弦。两年前," 我想离开浪浪山 " 的呐喊触动了无数年轻人;如今,电影以 " 活成喜欢的样子 " 作为回应,鼓励那些打破桎梏、勇敢迎接挑战、最终成为自己的平凡人。
这部聚焦平凡人突破与成长的作品,背后藏着怎样的传承与创新?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浪浪山小妖怪》总出品人王隽近日就此深入解读,揭秘影片如何以动画为桥,让传统在当下触碰出火花。
守正创新,让传统与当下碰撞出火花
《浪浪山小妖怪》脱胎于《西游记》的宏大背景,却将镜头聚焦于以往被忽略的小妖怪群体,这种视角的转换本身就是一次大胆的创新。2023 年短剧上线时,大电影剧本已同步成型,主创团队历经一年多的精心打磨,终于让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故事以更长的篇幅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艺术表达上,影片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水墨动画的写意风格贯穿于宏大背景之中,晕染的色彩营造出虚实相生的意境;而近景的写实刻画,则让角色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生活质感。"20 多位画师手工绘制了近 2000 幅原画,再结合电脑动画技术,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活力。" 王隽介绍道,在创作过程中,由常光希、周克勤等老艺术家组成的艺委会全程给予指导,确保在创新中不失文化根脉。
这种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在角色塑造上体现得尤为亮眼。猩猩怪成为 " 美猴王 ",小猪妖兼具萌态与憨拙,唐僧则是 " 蟾蜍 " 形象,黄鼠狼成为沙僧……这些脱胎于经典却又充满新意的形象,既是对传统的致敬,更是对当下的观照。" 就像张光宇先生当年创作美猴王时难以想象今天的演绎,我们正用当代人的语境重构经典。" 王隽表示,这种创造性转化让观众既能看到历史经典的影子,又能找到自己的生活印记。
故事内核的时代性是影片的另一大突破。主创团队扎根生活沃土,将打工人的酸甜苦辣、职场中的合作与无奈融入剧情,让动画不再是单纯的奇幻叙事,而是成为当代生活的镜像。" 观众会在台词里听到自己的故事,笑着笑着就哭了,这就是情感的共鸣。" 王隽认为,这种源自现实的创作,让作品拥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百年后回望,它将成为记录这个时代生活状态与情感的鲜活样本。
深耕 IP,让动画生命力延伸至银幕之外
" 一部成功的动画,不应止步于影院的 90 分钟。" 在王隽眼中,IP 开发是动画生命力的延续。《浪浪山小妖怪》从剧本创作阶段就同步规划衍生品开发,目前已推出 800 余款周边产品,从毛绒玩具到主题餐饮,覆盖了观众的多元需求。这些衍生品由专业团队精心设计,高度还原影片角色特质,让观众能将 " 浪浪山 " 的温暖与勇气带回家。
科技赋能让 IP 体验更具沉浸感。8 月下旬,同名 VR 短片将上线,观众可 " 走进 " 大王洞等场景,在互动中重温影片经典片段。上海美罗城的全国首家动漫主题影院也已焕新亮相,4 个放映厅搭配 " 动画宇宙 " 体验区,观众看完电影后能在还原的浪浪山场景中打卡、互动,感受从 " 看电影 " 到 " 入电影 " 的转变。" 我们希望打造‘看电影 + 消费电影’的生态,让非票收入成为电影工业的重要补充。" 王隽说。
这种 IP 开发思路并非孤例。6 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上影集团就已宣布启动 " 鲲鹏计划 ",在深挖《天书奇谭》《葫芦兄弟》等经典 IP 的同时,不断孵化新作品。" 动画的魅力在于它能跨越年龄,既扎根现实又超越现实。" 王隽介绍,未来将与更多优秀导演合作,通过 " 大作品 + 精美作品 + 新型作品 " 的创作矩阵,让红色文化、" 海派特色 " 与时代亮色在动画中交融。像结合谍战剧情的影游互动剧《新世界》已进入测试阶段,这种 " 影视 + 游戏 " 的新模式,正不断拓展着动画的边界。
谈及影片想要传递的理念,王隽引用了观众的评价:" 每个人都能在故事里看到自己。" 在她看来,这部作品最动人的地方,正是对平凡奋斗者的礼赞—— " 我们都是浪浪山里的小妖怪,平凡如尘埃,却因努力而伟大。" 从传承水墨技艺到讲述当代故事,从银幕内的叙事到银幕外的体验,《浪浪山小妖怪》的探索,恰是中国动画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前行的生动注脚。
文 / 赵 丽
编辑 / 王浩嘉
责编 / 杜思梦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 3117342843(微信)
MORE NEWS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