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本论 08-05
流水暴跌95%,排名掉出150,《世界之外》把姐妹们全得罪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 | 毛丽娜

如果国乙有编年史,那么 2025 年的 7 月 23 日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天。网易旗下的无限流言情手游《世界之外》,在这一天上线了新卡池新活动,本想着再创流水新高,却被想到拉开了玩家 " 兵谏 " 的序幕。

在 7 月 23 日新版本开启当天,娱乐资本论就从所在玩家群获悉 "《世界之外》新卡池暗改定价 " 的消息。在这个名为 " 召唤之王 " 的卡池,一抽的价格为 400 黄钻,而原本游戏内所有卡池一抽统一定价为 300 黄钻。涨价 100 黄钻,却没有任何事先通知,也难怪玩家会不满。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世界之外的价格体系,如果我们按照人民币 - 紫钻(另一游戏货币)- 黄钻的换算体系来看,原本 12 颗紫钻(300 黄钻 18 人民币)一抽的物价,变为 16 紫钻(400 黄钻 24 人民币)一抽,涨幅高达 33.33%。

说实话,偷改数值、暗改定价、暗调掉率的事情几乎所有抽卡类游戏都经历过,各位厂商应对这类危机公关的经验也很丰富,起初小娱甚至压根没觉得它是多么值得拿出来讨论的事情。没想到《世界之外》官方的一番操作,让小问题成了大事故,导致事情向失控的边缘滑去。

通过七麦数据能看到,7 月 23 日卡池上线,24 日单日流水冲到了 57 万美元,转天(7 月 25 日)单日流水就掉到了 22.8 万美元,直接腰斩一半。此后单日流水更是呈现每日下滑的趋势,截止到 8 月 4 日,单日流水已经跌到了 2.5 万美元,下降了 95.6%。

《世界之外》在 IOS 畅销榜上的排名也不乐观。7 月 23 日新版本开启,排名坐火箭式提升到畅销榜总榜 30 名,24 日有一度冲到了总榜 19 名,后面半个月便是直线下跌。8 月 3 日凌晨,《世界之外》总榜排名一度降到 195 名,距离飞榜(掉出前 200 名)只有一步之遥。

从 7 月 23 日问题发生到现在已有半个多月,事情是如何走向 " 何以至此 " 的境地?《世界之外》" 昏招频出 " 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厂商困境?还是让我们先从这次新活动说起。

100 黄钻引发的血案

欢天喜地等更新,顶门进游戏抽卡的玩家阿曼,感觉自己被狠狠背刺了。

她囤了差不多 4 万黄钻,原以为就算是运气不够好歪保底,也能稳稳拿下新卡,却越抽越觉得不对劲," 我进了游戏就直接一路按确认开抽,黄钻不够就买礼包,抽着抽着感觉好像抽数不对,停下仔细一看,发现一抽从 300 钻变 400 钻,这不是消费欺诈吗。"

阿曼转头和其他玩家交流,发现像她一样闷头开抽惨遭背刺的人并不少,于是大家决定暂时停手,等待官方的公告。

" 其实那时候大家还是挺乐观的,这本来就是官方没说清楚定价的问题,多少该给点像样的补偿吧。我想着起码能给 10 抽 -20 抽的,谁知道官方发公告,小丑竟是我自己。"

7 月 23 日晚 9 点 52 分,玩家等来了迟到的补偿邮件,"2 抽 +5 万块钱,打发要饭的呢 ",再加上晚 7 点 48 分补偿的 3 抽,一共 5 抽而已。《世界之外》的第一波公关动作,并没能平息玩家的不满,反而有火上浇油的反效果。

但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操作,还在后面。

从国乙史上多次 " 玩家起义 " 来看,乙游玩家其实是很心软的一群人,她们虽然激烈维权,但只要官方态度稍有诚意,她们也就会选择原谅继续氪金。7 月 23 日官方发声明之前,还是有很多玩家一边下池子氪金一边等网易给个解释,这也是 7 月 24 日流水还是冲到了单日 57 万的原因。

但网易的第一波公关并不能等了一天的玩家满意,从 24 日起大家逐步停氪,卡池流水在 25 日开始出现腰斩式下跌,官方才发现这次玩家不再 " 冷脸洗内裤(指嘴上说停氪实际选择原谅它)",而是来真的了。

伴随着全面停氪,或真或假的流言也在进一步影响着《世界之外》的品牌力。

原本国乙圈就很容易流传着一些被过度解读的 " 绝密消息 ",比如某某游戏女主有原型、某某游戏主笔其实是耽美写手等等。在厂商与玩家之间相安无事时,这些流言不过惹人一笑,一旦双方有嫌隙,流言就成了 " 实锤 ",影响着玩家接下来的动作。

有人说《世界之外》从主美、主策到主笔已经全部换血,因为项目表现超预期,网易内部已经派了更资深的工作室接手," 全女团队混进去男的了 ";还有人说主策划其实是晋江写手,她根本不爱这四位男主,而是只把他们作为自己故事里的 " 工具人 "。

于是在 7 月 29 日,《世界之外》以图片形式连发三条公告,分别为:没有涨价、没有变、想赚钱。这三条公告依次回应了 " 召唤之王 " 卡池定价问题、核心团队换血问题,以及《世界之外》的未来发展问题。

或许是因为 "《世界之外》想赚钱 " 的说法过于直白,不仅看不到诚意反而有种 " 如何呢,又能怎 " 的沾沾自喜,玩家非但不买单反而玩起了 P 图梗,其他厂商看到流量所在,更是迫不及待地来发 " 世难财 ",比如《百日战纪》的制作人小高和刚。

伴随着玩梗的不断出圈,其他行业及品牌也加入了造句玩梗行列,像德甲的门兴格拉德巴赫俱乐部、做牛奶的夏进乳业等等。

至此,《世界之外》已成为抽象艺术," 想赚钱 " 也实现了名副其实的 " 真 · 破圈 "。

成也发疯,败也发疯

小娱和好几位游戏行业的朋友聊到《世界之外》这次全面翻车,大家其实都很诧异,游戏策划阿城坦言,在 7 月 23 日官方有很多次机会去补救挽回,可他们偏偏选择了最下策,7 月 29 日的三条公告,更是把自己推到了极为被动的处境。

在阿城看来,《世界之外》在 7 月 23 日当天其实是有很大几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首先,最优解肯定是在版本开启前,先告诉玩家定价出现变化的原因," 玩家又不傻,抽卡时发现定价变了肯定会生气,提前告知当然还会有人不乐意,但舆论风波不会这么大,官方也不至于这么不占理。"

从卡池内容具体构成也能发现,虽如官方所说 " 召唤之王 " 卡池的新卡比起过去的卡牌来说,在玩法上有了升级,数值更高,且存在名为 " 召唤空间 " 的新玩法。但玩家在抽卡过程中,并不一定百分百能够得到新卡,而是可能以 400 一抽的新价格体系歪出过去 300 一抽的旧卡,这就很令人难以接受。这也说明《世界之外》在制定新价格体系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游戏内的物价构成。

其次,《世界之外》面对玩家不满情绪时的反馈速度也不够快。" 差不多 12 点左右玩家群就开始因为定价问题发酵了,官方应该第一时间先发公告安抚情绪,至少让玩家看到态度。"

与游戏内其他因为剧情、男主待遇等维权情况不同," 前者属于个人体感,有很多解释空间,也不是所有玩家都会在意。但定价与真金白银有关,影响的是所有人 ",在阿城觉得,如果当时官方直接 " 滑跪 ",承认考虑不周没有事先通知玩家,并将 " 召唤之王 " 活动暂时关闭重新调整卡池等内容及可抽取物,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公关手段," 哪怕发个 20 抽作为补偿,玩家也不会那么生气,发 5 抽的做法,确实不太妥当。"

大概是因为从公测至今,《世界之外》能够迅速起飞攀升至国乙 TOP2 的位置,仰仗于它的发疯营销。可谁知发疯的子弹时隔一年半后,还是正中世大强的眉心,官方终是饮下了自己所酿的苦果。

从《逆水寒》到《世界之外》," 发疯 " 在网易也算是传统技能。虽然在圈外人看来,发疯营销显得不是那么体面,但偏偏在网易的玩家群体中,这一招相当行之有效,像 7 月初在 BW 展会的发癫,效果就不错。有游戏行业朋友向小娱透露,其实也有其他厂商想要效仿网易的 " 发疯营销 ",却不得其法,所以最终还是回归了中规中矩的官方形象。

但是 " 发疯 " 不是万能的,尤其是这次《世界之外》遭遇的问题与之前不同,是和玩家口袋里的真金白银直接挂钩。

玩家对乙游的包容度确实很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傻。相反,她们很聪明,也很容易发现问题的核心—— " 发疯 " 的最终指向,是抽象艺术、是娱乐化,而娱乐化则意味着玩家的诉求在笑声和玩梗中被消解淡化,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三条公告出来后,玩家全面停氪和淡游的步伐反而变得更坚定了。

有玩家告诉小娱,其实在 7 月 23 日她还没有那么生气," 确实有冷脸洗内裤的打算 ",因为在游戏中投入的时间成本和情感太多,很难彻底断舍离,29 日的三条公告,则是压倒她的那束稻草," 太丢人了,拿玩家当傻子糊弄吗?我不仅停氪了,而且之前花的钱也都申请退款了,能退多少是多少 "。

秉承猪厂游戏一贯的简朴作风,《世界之外》的回馈性福利也不多。随着这次口碑翻车," 万氪礼包手写信 " 事件,又带来新一轮信任危机。

小红书上有玩家晒出自己收到的万氪礼包,里面不仅内容物不算多,手写信字体有点丑。更重要的是,这不是一封以 " 老公 " 的语气写的情书,而是项目组的感谢信," 谁要花这么多钱看项目组亲笔感谢信啊?"

另一位原本准备了两万块钱要在 " 召唤之王 " 卡池大抽特抽的富婆姐,同样因为三条公告破了防。她坦言自己对价格其实没有那么敏感," 涨价我可以接受的,但是‘想赚钱’现在变成全网玩梗,我觉得太丢人了 ",本来还想继续氪金的她,选择把钱拿去约画稿。

在 7 月 30 日,官方又发了新公告并在卡池中加入补救手段。一方面,这种补救方式在玩家看来仍旧诚意不足,像是不情不愿地打补丁;另一方面,经过这半个月的拉扯和不断的小摩擦,比如把玩家称为 " 老板娘们 " 等等,导致玩家对官方的信任已经降到低点,短时间很难再回温。

《世界之外》为何这么想赚钱

如前所说,《世界之外》的定价事件发展到如斯境地,与 29 号的三条公告有直接关系,或者说得更明确一点,是那条 " 想赚钱 "。

" 图是 AI 做的,战斗数值是用脚填的,运营是等同于没有的,咱也不知道它要赚钱想干嘛。" 不少玩家如是嘲讽。

从 2024 年流水及讨论度来看,《世界之外》是名副其实的国乙三巨头之一,虽然与《恋与深空》差距较大,却也稳坐第二名的宝座。

但稳居第二名的宝座就意味着《世界之外》自此高枕无忧了吗?并非如此。

从排名情况来看,《世界之外》与四年前公测的《光与夜之恋》之间的差距并不算大,甚至 2025 年 H1 流水排名中,《光夜》还微超了《世界之外》上升到了第 2 位。

在国乙三巨头中,《深空》靠技术力护城河加持一骑绝尘,吃下了女性向赛道将近一半的市场。《光夜》虽然公测多年,但背靠腾讯的它在联名方面有独特优势,被玩家称为 " 国乙高奢 "" 国乙星巴克 ",换言之也是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而《世界之外》从开服至今,吸引玩家的,就是剧情,然而剧情并不能完全转换为购买力。

先看一组数据。

在女性向赛道中,《世界之外》的平均 DAU 仅次于《恋与深空》位于第二,可是如果我们按照 ARPDAU(日活跃用户平均收益)来排名,《世界之外》连前 10 都进不了。这说明,这款游戏是典型的用户轻氪型产品。

在国乙三巨头中,《光夜》的 ARPDAU 最高,这意味着它的玩家粘性、购买力和忠实度都很高;《深空》虽然 ARPDAU 排在第 10,但它用户盘子大,且卡牌不仅与战斗数值有关,更勾连着互动玩法与海量剧情。或者说得更明确点,是厨子就得抽卡。

但《世界之外》的卖卡逻辑,却有点不太一样。

也许在立项之初,网易也没想到这款无限流手游能够一跃成为行业头部产品,所以它的卡牌剧情量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更多重磅的剧情是塞在每次新副本里的。也就是说,玩《光夜》或者《深空》的玩家,如果不抽卡,会错失许多与自家老公有关的剧情体验,而《世界之外》的剧情重头在副本,卡面剧情比较少,这也是为什么游戏中轻氪玩家较多的原因。

当然,《世界之外》也知道问题所在,所以通过战斗卡关,来倒逼玩家去抽卡养卡,以解锁更多的剧情体验。但养卡这件事玩过卡牌游戏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养一组通解卡牌基本就能保证连续几个版本过得比较舒心,实在无需和其他乙游一样为了看卡面剧情每个池子都要积极参与捞卡。

用户轻氪型产品的两条路无非是 1. 提升现有玩家的氪金积极性,制造更多氪金点;2. 吸纳新血进场,把盘子做大。《世界之外》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它又出现了左右互搏的情况。

为了吸引新人进场,《世界之外》大幅调低了主线过关数值,新人体验变得友好了不再卡关了,就更不会像刚开服一样,为了快点解锁剧情而疯狂下池子抽卡。新是拉到了,可钱好像没完全赚到。

这次 " 召唤之王 " 的定价修改,显然是《世界之外》基于目前物价体系的新尝试,想要拉动玩家的氪金积极性。但如前所述,卡池本身存在太多问题,最终钱没赚到反翻车。

项目组能够看到的数据显然要比我们更全面,相信她们说 " 想赚钱 " 也确实因为感受到了危机感。但乙游本来就是提供情绪价值的产品,玩家不是不想让厂商赚钱,而是想要看到厂商是真想产品活得更久、给玩家提供更多新内容的态度,大大咧咧地说 " 想赚钱 " 而没有说服性的例子,让玩家如何闭眼溺爱?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阿曼 事故 危机公关 ios 网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