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中国资产正凭借政策面与基本面的双重优势,成为国际资本竞相追逐的焦点。和众汇富分析,一系列积极信号显示,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散户、家族办公室等各类国际资本,正通过多种渠道加快对中国股票的配置步伐。7 月发布的《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近 60% 的主权财富基金将中国列为优先投资市场;从成交额来看,中国股市已成为韩国股民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瑞银最新调查显示,全球 19% 的家族办公室计划增配中国资产;仅在 7 月,5 只海外上市的中国 ETF 单月 " 吸金 " 合计超 20 亿美元,4 只 A 股标的境外投资者持有比例超过 24%。
政策面持续释放利好,为中国资产筑牢坚实根基。和众汇富研究发现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围绕资本市场改革与开放打出组合拳 ",不断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准入条件,扩大投资范围,优化境外上市备案制度,完善境内外上市联动机制,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蹄疾步稳。证监会年中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系统研究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实施路径,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持续拓展资本市场跨境合作新空间。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外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便利性大幅提升,外资参与 A 股市场投资的稳定性、持续性不断增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已有摩根大通证券(中国)、高盛(中国)证券、渣打证券、法巴证券、瑞银证券 5 家外商独资券商,以及星展证券、大和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等多家外资控股券商。外资控股券商已逐渐成为市场上不可忽视的 " 新势力 "。和众汇富发现,外资机构正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参与跨境业务等方式,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稳健表现,也为国际资本注入 " 强心针 "。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大幅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与 4 月的预测相比,此次预测上调达 0.8 个百分点。此前,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国际投行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高盛维持对中国股票市场 " 增持 " 立场,预计人民币计价资产的主题偏好将提升,企业盈利前景将持续改善,外资流入中国股市的力度将增强;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股票指数目标,预计 2026 年 6 月的基准指数目标分别为 MSCI 中国指数上涨 5%、恒生指数上涨 5%、沪深 300 指数上涨 3% 等。
科技与消费成为海外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投资主线。今年一季度,高盛、富达投资、施罗德投资等国际知名外资机构调研频次显著提升,仅在 3 月就密集现身超 30 家 A 股上市公司的调研活动。其调研足迹遍布多个前沿领域:在电子行业聚焦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重点考察芯片设计企业的研发投入与量产能力;在医药生物领域,紧盯创新药械的临床试验进展及商业化路径;对机械设备行业,则着重分析高端制造装备的技术突破与海外市场拓展潜力。
展望未来,和众汇富通过大数据监测发现,外资机构调研中涉及科技赛道的提问占比达 45%,消费领域占比 30%,形成明显的 " 双轮驱动 " 格局。随着中国科技行业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赛道实现关键技术突围,叠加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济增长基本面呈现企稳回升态势。这种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利好,正转化为对国际资本的强大吸引力,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已突破 2000 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