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榆林 08-06
宝鸡市千阳县博物馆正式开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8 月 1 日,千阳县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是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馆,由文物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简称 " 非遗展览馆 ") 两大部分构成,位于宝鸡市千阳县东海路文化艺术中心四楼。

文物博物馆集中展示了全县历代出土的珍贵文物 200 余件,通过生命印记、汧邑始兴、文脉肇启、丝路重驿、物阜民丰、名人荟萃六个单元,介绍了当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非遗展览馆,展出刺绣、剪纸、柳编等 20 个千阳非遗项目。

走进序厅," 千水悠悠 " 的主题源自唐代诗人韦庄的诗句,文字与图表勾勒出千阳的地理脉络与历史轮廓 —— 这里古称 " 隃麋 ",是周秦发祥地、古丝路驿站,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第一单元 " 生命印记 " ·从隃麋古地到文明初现

该单元最引人注目的是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玉璧。直径 24.3 厘米的乳白色素面玉璧,体形硕大,工艺精湛,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镇馆之宝,见证了先民对玉器的崇拜与高超的制玉技术。展厅内还陈列着 1958 年曾赴北京、法国展出的石鱼化石照片,作为千阳 " 三宝 " 之一,它是地质变迁的活档案,记录了这片土地从沧海到桑田的演化。

展出的商代青铜兽面具(国家一级文物)造型独特,通体浮雕,下颌微残,被认为是后世傩面具的雏形,展现了早期先民的宗教信仰与青铜铸造技艺。周围的展柜中,21 件新石器至秦汉时期的陶器、石器、青铜器错落陈列,与墙上标注的 88 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如丰头遗址、毗庐寺遗址)相互印证,勾勒出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的图景。

从夏商时期的部落活动到秦汉时期的县制确立,这些文物串联起千阳从原始聚落走向早期城邦的漫长历程,打开了一扇窥探远古文明的窗口。

第二单元:汧邑始兴・周秦崛起的基石

该单元讲述了千阳从周族部落到秦国重镇的转变。展板清晰梳理了历史脉络:周武王封古公亶父后代于千陇建立 " 夨国 ",秦非子在此为周牧马被封为附庸,秦襄公因护周有功正式受封诸侯,最终秦孝公推行县制,设 " 汧县 "。这一时期的文物虽未大量陈列,但通过文字记载与历史地图,可窥见千阳作为秦国早期政治中心的地位 —— 这里是国君直接管辖的要地,为秦的崛起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三单元:文脉肇启・尊师重教与文化根基

" 文脉肇启 " 展现了千阳深厚的文化底蕴,核心围绕儒家文化遗存与本土文脉的奠基。

千阳文脉源远流长,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燕伋便是其中的代表。他一生三次赴鲁求学于孔子,学成后回归故里,开中华尊师重教之源,所筑 " 望鲁台 " 至今犹存,成为尊师重道的永恒丰碑。燕伋与西汉丞相司直郭钦、唐忠烈将军段秀实并称 " 千阳三贤 "。

展厅内播放着燕伋三赴鲁国、设教渔阳的感人故事,两边的展柜分别展出儒学经典四书五经和描写燕伋生平事迹的书籍,旁边还设置了互动区,供参观者留下签名。

该单元特别展示了 " 中华第一古物 " —— 石鼓(复制品)。虽石鼓非千阳出土,但石鼓文《汧翳》《霝雨》篇生动描绘了古代千河(汧河)的景致与捕鱼场景,其大篆书法被誉为 " 石刻之祖 ",是研究先秦篆书的重要实物,为千阳的文脉增添了厚重一笔。

第四单元:丝路重驿・东西方文明的交汇

该单元聚焦千阳作为丝路重驿的繁华与物阜民丰的景象。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文明大动脉,而千阳正是这条黄金通道上的重要节点。

近百件唐代鎏金佛像、30 多处佛教寺院的遗迹,以及历年修建的城池集镇、驿站、烽燧等,印证了千阳驿站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展柜中陈列的印章,多为驿站官吏所用或商旅通关凭证,印文里的 " 汧驿 "" 隃麋 " 等字样,直接体现了千阳在驿路交通中的行政与实用功能。

" 隃麋墨 " 是千阳 " 第二宝 "。隃麋县因产墨著称,先民们利用当地松林资源创造出的隃麋墨誉满天下。因其品质优良,后世常以 " 隃麋 " 代指文墨,相关记载、著作和诗词中屡见不鲜。

展柜中尚家岭遗址出土的战国冰鉴同样引人注目。这个看似构造平平无奇的高大器物,在当时发挥着现代 " 冰箱 " 的作用,是全国范围内发现的为数不多的战国冰鉴之一。史料记载,秦始皇西巡驻跸尚家岭行宫时,就曾享用过它保鲜的美食。冰鉴两侧陈列的柱础与排水管,更让人们对这座行宫的设施细节有了更丰富的认知。

这一单元还展示了汉代的陶器和铜器,其中墙上悬挂的 12 面汉代铜镜尤为值得关注。两汉是中国铜镜发展的鼎盛时期,镜形以圆形、半圆形钮为主,也出现了一些伏兽形钮,纹饰表现手法包括平雕、线雕和浮雕。1975 年在千阳县城关镇北台村出土的汉代神兽铜镜,直径 26 厘米、重 2.5 千克,圆形、圆钮,连珠纹钮座,宽平缘,纹饰分内外两区,内区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神兽,外区饰栉齿纹、锯齿纹及曲线勾连纹,工艺水平和文化价值极高,是国家一级文物。

汉代算筹,是千阳文物三宝之一,目前存于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1971 年 8 月,千阳县出土的西汉古墓中,发现了 31 枚长短相近、粗细相同的鸡腿骨,经考证,这些鸡腿骨就是当时的计算工具算筹,也是我国考古工作中最早发现的算筹实物。

第五单元:物阜民丰・商贸兴旺与民生图景

该单元将目光投向千阳的经济与民生,展现了这片土地上商贸繁荣、百姓生活富足的景象。通过陈列的各类文物,勾勒出千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脉络与民生百态,让观者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蓬勃的生命力。

40 余尊唐代鎏金佛造像静静陈列,成为单元中极具震撼力的文化坐标。这些佛像高 15 — 17 厘米,通体鎏金历经千年仍泛着温润光泽,高冠上的卷草纹纤毫可见,丰润的面容带着盛唐特有的雍容。这批造像融合了印度犍陀罗风格与中原技法,正是丝路商旅带来的文化交融见证 —— 千阳作为古道重镇,不仅转运货物,更成为佛教艺术传播的节点,这样规模的鎏金佛造像窖藏,在陕西同类发现中以 " 工艺完整性 " 著称,为研究唐代宗教艺术提供了珍贵实物。

第六单元:名人荟萃・千阳大地上的精神丰碑

" 名人荟萃 " 聚焦千阳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除了 " 千阳三贤 " 燕伋、郭钦、段秀实外,还展示了其他在千阳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名人故事。他们在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的事迹与贡献,共同构成了千阳璀璨的人文星空。

展区精选了周先贤燕子墓碑、汉隃麋县碑的拓片等,其中唐段府君神道碑的楷书被书法界评为 " 唐楷中带隶意的佳作 "。最珍贵的当属唐代温府君墓志:志盖篆书 " 大唐故温府君之墓誌 " ,线条圆润,志文以唐楷书写,略带行书笔意,详细记载了墓主温江石的官职、家世及生平,作为千阳地区仅存的完整唐代墓志,它填补了地方史中 " 唐代县级官吏体系 " 的研究空白,考古专家称 " 其史料价值堪比《元和郡县志》的补充注脚 "。

参观预约

免费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开放,每周一(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闭馆,开放时间为 9:00 — 17:00(16:30 停止检票)。

入馆须知

1、需提前 1 — 3 天预约(支持现场预约),特殊活动预约 ‌:如研学、公益培训或非遗展览等,限制每日参观人数。

2、未成年人需由监护人陪同入场。

3、60 岁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免预约。

预约流程

1. 关注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千阳文化,点击关注。

2. 进入预约通道:

方式一:进入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栏 " 参观预约 " → " 门票预约 "。

方式二:进入公众号,在对话框回复关键词 " 预约 ",获取预约链接进行自助预约。

3. 填写信息 & 完成预约

选择您计划参观的日期和入馆时段。

填写参观人实名信息(姓名、有效身份证件号码、手机号码)。

提交预约信息,获取预约成功凭证(电子二维码),凭核销码现场扫码入场。

咨询电话:0917-4242257(工作日可咨询预约细则)

来源 / 千阳旅游、千阳文化、宝鸡日报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博物馆 面具 秦汉 法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