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 08-06
全球首个AI原生地图App来了!抢导游饭碗,吃喝玩乐齐全,说话就能精准规划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智东西 AI 前瞻(公众号:zhidxcomAI)

作者 | 江宇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 8 月 5 日报道,昨日,高德地图亮出 AI 大招,全新 2025 版本猛增一大波 AI 功能,新增四大 AI 智能体,把高德地图变成了 " 全球首个基于地图的 10 亿国民级 AI Native 原生应用 "。

日常导航、出游规划、旅游攻略、买票订餐、驾驶导航、到此一游,通通升级成 AI 玩法。

四大 AI 智能体分别是:主智能体 " 小高老师 "、生活服务智能体、出行服务智能体、空间服务智能体。

新版高德地图新增 "AI 探索 " 和 "AI 对话 " 两个入口,同时在搜索栏下方加入 "AI 即时 " 推荐区,会根据用户过去的搜索、导航习惯和网络热度,个性化推荐用户可能想去的地方或用得上的生活服务。

用户升级高德地图 App 至最新版后,搜索 " 空间智能 " 即可申请体验邀请码并立即使用。智东西也围绕日常高频使用场景对新版高德地图进行了全面体验。

该版本的核心升级,是高德主智能体 " 小高老师 " 的能力进化,支持语音和文字交流。

" 小高老师 " 具备出行规划能力,能够像传统 AI 助手一样生成路线方案,但在细节上更靠谱。

系统会为每段路程明确标注出发时间和预计用时,使行程安排更清晰,计划可执行性更强。每个目的地下方也新增了 " 行程 ",用户点击后即可进入导航界面,沿用原有的自驾、打车等选项。

借助 AI 能力,高德地图进一步延伸至多个生活场景,覆盖餐厅选择、酒店预订、加油站位置与油价查询等实用服务。用户在使用 "AI 即时 " 和 "AI 探索 " 功能时,系统会根据当前位置和过往导航行为,推荐 " 附近美食 "" 猜你想去 " 等个性化内容,还包括各类榜单、热门地点以及本地 " 种草帖 ",方便用户在吃喝玩乐中快速做决策。

不过,目前 " 小高老师 " 与地图系统之间仍存在一定 " 割裂 "。当用户提出较复杂的个性化路径请求,例如 " 自驾出行 "" 返程顺路买特产 " 等具体需求时,系统有时响应不到位。

此外,现阶段的行程规划仍缺乏多条路线选项设置,难以细化调整。若未来支持多轮对话,引导用户逐步完善行程内容,整体体验将更贴合真实使用场景。

总体来看,本次更新在功能维度上实现了大幅扩展,AI 的角色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辅助。智东西从 "AI 领航 " 出发,结合新版高德的规划与推荐能力,模拟了一段完整的出行体验,以感受这款 "AI 地图 " 是否改变了用户的出行方式。

一、小高老师接管主交互:语音不只是识别,而是全程参与决策

在新版高德中,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语音图标或 "AI 对话 " 按钮,与主智能体 " 小高老师 " 展开语音或文字交流。对话过程中无需等待完整响应就能打断或修改指令,语音识别响应流畅,即使表达不清或说错,系统也能自动过滤异常内容,减少重复确认。

用户提出的复杂需求无需拆解成多条指令,系统就能理解意图,一次性完成包括行程推荐、路线安排、酒店选择等在内的完整方案生成。无论是临时调整路线,还是预订某地景点票,都可通过一次自然语言输入完成操作,由 " 小高老师 " 统筹调用所需服务。

用户可以直接输入 " 帮我规划一次三日跨城旅行 ",让 " 小高老师 " 生成完整的旅行攻略。每个途经点都配有 " 详情 " 按钮,用户可点击查看相关信息,如餐厅评价、景点门票、开放时间等,也可以在页面下方的 " 问一问 " 栏直接提问,比如 " 有没有停车场 "" 能不能带宠物 " 等,由 AI" 店小二 " 即时回复具体信息。

除了出行安排,高德还支持根据用户需求推荐餐馆、博物馆或其他有趣的去处。

用户还可以提出更具体的偏好,系统能够理解这类细节化需求,并返回带有评分、距离和推荐理由的筛选结果。

若用户进行多轮连续提问,系统也具备上下文理解能力。例如,用户在提问 " 有哪些卖意大利冰淇淋的店 " 后,输入 " 有没有纯意大利品牌 ",系统便会锁定 " 纯意大利品牌冰淇淋店 ",满足用户纯正意式风味的需求。

如询问 " 哪些咖啡店有猫 ",系统也会自动推理出 " 满足撸猫需求 "" 距离适中 "" 营业时间覆盖晚间时段 " 等潜在条件,提供更贴合的推荐结果。

" 小高老师 " 的路径规划能力也在线,如果用户输入指令:" 我想路过潘家园、天安门、西直门、清华大学,设计一条最快的路线 ",系统将在对话界面生成简明的行程图,展示驾车、公共交通、骑行、步行四种出行方式,并给出对应的全程耗时、距离、预计到达时间及途经红绿灯数量。

在生成的导航页面中,用户还可以进一步设置路线偏好,例如选择 " 高德 AI 推荐 "、高速优先、避免拥堵、少收费等个性化选项,实现更贴合用户需求的路径规划。

不过," 小高老师 " 生成回答的准确性还有待优化,有时不太靠谱,得点进实际地图页面验证一下。

在提出一些精准诉求时,小高老师偶尔会 " 突发恶疾 ",生成一些令人瞠目的结果。比如要求它推荐步行 1 公里内的日料店,它给出的第一个答案与实际地图距离不符,第二个答案就更离谱了,推荐了一家远在东京的餐厅。

我们在后文详细分享了一段模拟真实出行场景的全程 AI 体验,包括出发前规划、行程中调整、到达目的地后的互动,并贴出了 " 小高老师 " 回复内容的截图。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直接划到文章靠末尾处了解。

二、生活服务智能体:从 " 你要去哪 " 到 " 猜你会去哪 "

新版高德新增 "AI 即刻 " 与 "AI 探索 " 两类生活服务智能体。在不确定要去哪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 "AI 即刻 " 获取基于当下时间、天气、位置与个人偏好的即时出行建议。例如:有航班时自动提示是否应提前出发、在异地城市时优先推荐附近评分较高的餐厅与空房酒店。

打开 App 首页下拉即可进入推荐区域,很直观。

若用户只是想找些灵感,由原先的 " 附近 " 功能升级而来 "AI 探索 ",则更适合规划中短期的出行安排。系统会结合用户兴趣、节气、天气等信息,主动推送红叶季路线、温泉推荐、节日活动等目的地建议,不需用户提出明确请求。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在未设目标前就获得贴近当下心情的个性化旅行线索,发现未被注意的潜在目的地。

页面以用户所在地为中心,将美食、酒店、景点、银行、加油站等地点进行归类,同一类别的信息直观地呈现在地图上,便于快速选择。

在每个品类下,还提供多个 AI 交互入口,例如在 " 探索城市绿洲 " 模块中,用户可以发起 " 适合户外活动的森林公园 "" 哪些植物园适合拍照?" 等问句,系统将通过 " 深度搜索 " 弹出相关地点页面或达人推荐内容。

三、出行服务智能体:用视觉语言模型预判拥堵、给出换道建议

在行驶过程中,高德地图则通过 "AI 领航 " 展开实时路径优化与风险规避。其核心技术为 TrafficVLM(交通视觉语言模型),将多时空交通流信息转化为结构化图像帧,供 AI 推理分析。

该能力重点在于 " 超视距感知 ":不是依赖用户当前位置周边的感知能力,而是结合多个路段、多类事件信息,进行前方趋势预测。例如系统可识别高速前方事故点位、道路封闭、急刹路段等,在用户进入区域前即提出变道或避让建议,实现毫秒级预警。

此外,在夜间视野不佳、弯道行车等场景中,高德会自动启用导航界面动态渲染,并通过语音播报提供 " 盲区预警 "。导航界面变得更直观清晰,对新手司机尤其友好,车道标注有 " 可变 "、" 公交车道 " 等显眼的文字,还有前方多个红绿灯的实时倒计时秒数。

导航界面同步提供 " 绿波速度 " 建议,驾驶员若按照推荐速度行驶,可连续通过更多绿灯路口,从而提升通行效率、缩短整体行程时间。由于小编没有车,这里借用一下高德地图官方晒出的驾驶页面截图。

四、空间服务智能体:用 AR 生成 " 到此一游 ",打通虚拟与真实

到达目的地后,用户还可以通过 " 空间服务智能体 " 与现实场景进行互动和记录。通过 AR 打卡功能,用户可将数字内容绑定到真实地理坐标上,拥有沉浸式拍照体验。

AR 打卡入口位于页面右上角 "+" 菜单,支持图片、视频、虚拟形象及 AR 装置等多种形式,建筑室内外均可打卡。

用户可以在地点上添加虚拟气球、偶像装置,或定制 3D 虚拟人像与场景合影,还可为打卡图片添加滤镜、贴纸,并对人像进行美颜处理。

五、模拟真实出行场景:AI 怎么跟得上人类的 " 边走边改 "?

为体验新版高德的整体能力,智东西设计了一段完整出行场景,覆盖出发前规划、行程中调整、目的地互动三个环节。

1、出发前对话

对小高老师说:" 假设我明天上午 9 点从公司出发,帮我推荐一个两小时车程内的小众景点,并规划一条途经咖啡馆早餐、回程能买特产的路线。"

高德地图自动生成了一份为期三天的出行计划,并通过地图可视化展示每日路线。规划中包含餐饮和酒店推荐,明确标注每个地点与景点之间的行程距离、预计到达时间,以及餐厅和酒店的特色亮点。

相较于仅提供文本建议的 AI 助手,高德依托自身导航能力,可同步整合实时路况与出行方式,精准计算各环节的出发与到达时点。在此页面也能直接进入 " 导航 " 界面,更贴合真实出行,提升了整体的执行效率与便利性。

2、行程中调整

途中再问:" 我现在在去百望山森林公园的路上,帮我避开前方高速的拥堵路段,如果有事故提前告诉我,并推荐安全绕行方案和最佳变道时机。"

在导航过程中,系统迅识别用户意图并将路线偏好调整为 " 避免拥堵 ",同步弹出导航界面,是否存在高速路段、当前路况、拥堵点等信息也均提前提示。这类路况响应原本属于高德旧版导航的能力范畴,如今已整合至 AI 对话界面,可灵活调动。

3、到达后互动

到达后说:" 帮我在百望山森林公园找一个适合拍照打卡的点,加秋日限定的 AR 滤镜和虚拟热气球,拍一段 AR 视频留作纪念。"

到达景点后,用户提出拍摄需求后,系统不仅推荐了适合拍照打卡的位置,还同步提供 AR 功能的使用指引、最佳拍摄时段建议、前往打卡点的导航路线,以及拍摄角度与构图提示等辅助信息。

可见,导航软件不再只是被动调用指令的工具箱,也开始具备识别复杂需求、统筹功能资源,并通过语音交互实现决策与执行的能力。通过本次体验可以看到,高德地图,也从传统导航应用演进为面向真实时空的 " 空间智能体 "。

结语:空间智能如何改变地图产品的边界?

以 AI Native 为起点,高德地图 2025 展现了一个更复杂、更主动的地图形态:它不仅执行行程导航请求,还试图理解用户的时间安排、兴趣图谱与生活习惯,并在此基础上辅助用户决策。

对用户而言,这是一种 " 地图即助理 " 的新形态;对行业而言,这可能是 AI Agent 渗透日常生活最具可行性的落地场景之一。

但与此同时,用户是否真的愿意将出行规划交由 AI 主导?主动推送的干预是否会有隐私争议、或引发信息冗余和认知负担?这都还有待时间验证。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高德地图 高德 旅游攻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