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5 日晚间,上汽方面召开预售发布会,正式公布了旗下 " 纯电智趣大两厢 " 车型全新 MG4 的具体详情。
很显然,无论是从产品形态,还是官方为其定下的宣传语来看,全新 MG4 都是一款主打年轻消费群体,以智能科技、潮流设计为主打方向的 " 亲民小车 "。
但在仅为 7.38 万元起售的定价策略,以及两厢小车的外观下,细究全新 MG4,却又能看到不少远比其外观更加 " 硬核 " 的内涵。
自研热管理、半固态电池,全新 MG4 的内涵相当硬核
乍看之下,全新 MG4 是一款标准的 " 灵动小车 ",其轴距为 2750mm、车长仅 4395mm,但通过典型的短后悬 " 大两厢 " 造型,实现了同级中纪委突出的内部空间。而全系标配 120kW、250Nm 的动力配置,再加上最高可达 530 公里的 CLTC 续航里程,也使得它注定是一款适合日常通勤,没什么驾驶难度的亲民车型。
但进入车内就会发现,和同级别的其他车型相比,全新 MG4 的 " 得房率 " 实际上要大得多。比如它的后排能做到 107mm 的膝部空间、984mm 的腿部空间,而且这还是在它本身就拥有加长坐垫和 471L 后备厢空间的前提下实现。所以别看只是一款小车,但全新 MG4 的空间设计,却完全能满足三口、甚至四口之家的需求。
这还没完,在核心的热管理系统方面,上汽投入了 5 亿元、历经 2500 天研发,首创了基于铝稀土合金材料的 "HeatMatrix" 一体式热管理系统。根据官方的说法,该系统实现了可在 -35 摄氏度极低温下工作,相比分体热泵空调节能 50%,以及制热效率提高 25-30% 的三大用户体验突破。
再加上车身多达 28 处的风阻优化,最终让全新 MG4 的 CLTC 每百公里电耗低至 10.4kWh,从源头实现了家用新能源车的 " 节能长续航 "。很显然,与如今行业中常见的 " 无脑加电池 " 策略相比,它不仅实现了成本优势,而且也避免了大电池所必然带来的车重增加、操控性和电耗进一步恶化问题。
当然,说到电池,这也是全新 MG4 的重大技术亮点之一。一方面,其搭载了同级唯一的 CTB 车身电池结构,在 10 万元左右价位段,做到了其他品牌 20 多万元车型才有的设计。
另一方面,全新 MG4 更是成为全球首款量产搭载 " 半固态电池 ",从根源上解决电池自燃问题的车型。其半固态电池迄今已经过了 4 年的长期测试,并拥有完备的量产产线。而且半固态电池不只是更安全,其低温放电性能、低温快充性能、电芯低温能量保持率等指标均全面领先液态电池,有望真正打破 " 电车不入东三省 " 这一魔咒。
小车不仅要外观可爱,内部设计其实更见功底
当然,纵观如今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外观时尚、价格便宜的两厢小车并不少见。但探究这些 " 小车 " 的内部配置却往往会发现,它们或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或是由于本身的定位,在内装舒适性、智能化等方面妥协颇多。
很显然,全新 MG4 的开发团队 " 听懂了 " 相关消费者的吐槽。所以这款全新的 " 大两厢 ",从一开始就将内装配置和科技属性,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上。
比如,全新 MG4 拥有 20 万元内同级唯一的前风挡双层镀银防晒玻璃 + 前排侧车窗 UV-IR 涂层防晒玻璃 + 全景天幕带电动遮阳帘,其前风挡与侧窗紫外线阻隔率均可达 99.9%。官方的测试结果表明,在长时间的暴晒后,车内温度甚至低于其他品牌 20 多万元的 " 大车 "。
又比如全新 MG4 配备了达到欧盟 REACH 法规的婴儿级亲肤皮质,大面积高品质软包材料不仅触感舒适,而且更加健康环保。此外,诸如大面积双灯柔光美妆镜、" 美甲友好 " 的细节,以及自带大体积纸巾储物格等细节,除了让人会心一笑之外,也反映出了这款车型对于目标用户群体细节需求的重视。
除此之外,全新 MG4 还配备了双层流空调 + 吸风式座椅通风,前者相当于实现了车载空调的 " 冷风不吹人 " 效果,后者更是近年来中高端车型上兴起的方案。再加上同级唯一,甚至可以支持 APP 远程控制的方向盘加热,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地区,全新 MG4 很显然都想要成为两厢小车里的 " 舒适度爆款 "。
大牌车企如何做 " 互融 "?上汽和 OPPO 交出新的答卷
最后,我们来看看全新 MG4 这次的 " 智能化 " 课题。
纵观当前整个汽车行业,汽车厂商与手机厂商做智能化方面的合作,其实已经非常普遍。一方面,这是因为手机作为现代人的随身智能终端,天然就适合与汽车进行使用场景上的融合。比如手机上的导航、多媒体播放、通信等场景,都可以与车机进行很自然的 " 接力 "。
另一方面,手机厂商也往往在触控交互、人机交互、UI 设计方面有着更多的经验。同时,一套手机用户熟悉的交互逻辑," 天然 " 地就会让大多数用户感到更易上手。
但在具体的实现方法上,不同的车企与手机厂商,又往往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
比如对于一些技术和品牌力都相对弱势的二线车企而言,他们可能过于依赖手机厂商的方案,结果自身的特色便几乎看不出来。特别是当多个这类车企 " 共用 " 一套车机方案时,甚至会发生界面、功能完全 " 撞脸 " 的情况。
反之,对于一些比较强势的车企而言,他们可能会选择直接收购手机厂商,或者是甚至自己 " 又造车又做机 "。当然这也能解决问题。但这所带来的结果便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说,实际上限制了 " 车机互融 " 的选择权,使得用户往往会为了新车不得不更换特定品牌的手机。
那么,上汽的做法又是怎样的呢?他们这次选择与 OPPO 合作,打造了一套以 " 开放 "、" 互融 " 为主要特征的车机互融体系。
举例而言,全新 MG4 的车机大屏可同时兼容 iOS、安卓、鸿蒙三套不同的操作系统生态。它完全不 " 挑 " 手机品牌,不需要用户再在手机上有额外的开销。
而在功能方面,全新 MG4 的这套车机系统,更是同时支持手机语音备车、手机负一屏控车、手机无感钥匙、手机网络共享、手机车机应用流转,手机无线闪充等等一系列功能。从 " 手车互联 " 的角度来说,它几乎与其他厂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车型都没什么差异。
而且这里还有个小细节,那就是在 10 万元左右价位段,很多车型所使用的 " 车机芯片 " 和屏幕面板方案,其实要远比大家想象的还要老旧,甚至诸如骁龙 660、MT8666 这样的 " 古董 ",目前依然被用在这个价位的车型上。它们能不能流畅暂且不说,至少由于此类芯片早已无法适配现在的新版系统,所以它们的安全性其实就已经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了。
相比之下,全新 MG4 使用的骁龙 8155+15.6 英寸 2.5K 大屏方案,在同价位俨然已经是 " 越级 " 的良心配置。
新能源车型更应以人为本,开放生态才是未来
其实纵观如今的车市不难发现,或许是因为年轻用户已然成为主力消费者,又或许是因为各家都想要趁着新能源的大潮 " 刷新 " 品牌形象,以至于几乎所有厂商现在都在大搞产品设计上的年轻化、智能化。
说真的,这未必就完全是件好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在是看到了太多车企 " 步子迈得太大 ",反而失去老用户青睐的情况。而在导入智能化,特别是与手机厂商合作 " 手车互融 " 的过程中,莫名其妙给用户设置门槛,通过限制设备种类来强行 " 教育用户 "、搞出生态壁垒的操作,更是数不胜数。
原本我们对于这样的现象已然是 " 审美疲劳 ",但上汽与 OPPO 的这次合作,又确实让我们眼前一亮。原来还是有厂商知道要尊重用户,知道必须开放生态的。
当然,这件事对于上汽来说并不奇怪,但站在 OPPO 的角度,难道他们就没有 " 私心 " 吗?当然不完全是,纵观 OPPO 的这套手车互联体系,他们多少还是保留了一些服务于自家手机的 " 特色功能 ",比如手表控车、比如私有的 SuperVOOC 快充协议等。但在大的技术框架层面,OPPO 又确实早在 2020 年就牵头发起了 ICCOA(智慧车联开放联盟),并使其如今成为了成员超过 250 家,涵盖全球近 80% 手机品牌和 80% 汽车品牌的庞大组织。
从这一点来说,这就让我们联想到了 OPPO 开发者大会上出现的 " 科技向善 " 口号。对于如今的车圈和 " 手车互联 " 体系来说,我们也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好榜样,让更多的品牌真正重视用户,而不是试图教育和 " 绑架 " 他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