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8 月 6 日讯(记者 李明明)在 4 月份的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中走红后,松延动力又传来了新消息。
近日,松延动力宣布已完成数亿元 A++ 轮融资。本轮由金浦投资领投,北汽产投、中金资本、晶科能源、赟汇资本、优山资本、卓源亚洲、元智未来等跟投。自今年上半年以来连续完成的第三轮融资,累计融资次数高达六轮。
此外,《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公司新一轮融资也正在筹备中。
7 月份实现量产交付 105 台
松延动力于 2023 年 9 月成立,在今年 4 月的北京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大赛上,松延动力的 " 小顽童 "N2 夺得了亚军,也因此爆火,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
目前,松延动力已经形成两大产品线,一类是双足人形机器人包括 N2 和 E1,一类是仿真人形机器人。
此前,松延动力创始人、董事长姜哲源向《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在北京机器人马拉松比赛后的一个月之内,公司就拿到了 1000 台以上订单,到 6 月为止,总的订单规模已经突破 2000 台,总合同额已经超过 1 个亿。
他透露,7 月份,松延动力实现量产交付人形机器人 105 台,其中 N2 型号交付 92 台,E1 型号交付 13 台。这一成绩不仅环比增长 176%,还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量产及交付纪录。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松延动力正处于产能快速爬坡阶段。其自启动量产至今不足 2 个月,便达成单月交付破百台的规模。
姜哲源进一步表示," 今年是松延动力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马拉松后 1 个月内意向订单突破 2000 台,合同额超 1 亿元,教育教具 / 商业演出占比超 60%,文旅展厅需求激增。我们需要为客户批量化的交付稳定可靠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北京、常州和东莞布局了生产基地。"
伴随着海量订单的,是巨大的交付压力。姜哲源形容,交付是一道 " 鬼门关 "。如果产能达不到、交付不过来的话,客户们都会来催,到那时公司的沟通成本会非常巨大。此外,就算产量达到预期,还存在一个风险,如果机器人交付后可靠性不够,出现大量损坏返修的情况也是公司无法承受的。由此,姜哲源拉着全公司的硬件组、生产组一起,召开了 " 百日誓师大会 " ——大干 100 天,解决量产和交付问题。他说," 拼尽全力做好交付,是今年最重要的一件事 "。
当务之急是交付问题
2025 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火热,一口气拿到新钱的国产人形机器人公司名单里,除了宇树科技、银河通用,又新增了星海图、千寻智能和它石智航。其中,它石智航(TARS)以 1.2 亿美元天使轮刷新了中国具身智能赛道的 " 天使轮天花板 ";银河通用拿下 11 亿元人民币大单,宇树科技也传出约 7 亿元进账,每一桩都足够让市场侧目。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松延动力本次融资受到国家级产业基金、顶级战略投资方与一线财务投资机构的密集加持,呈现出松延动力从 " 技术驱动 " 向 " 产业协同 " 的战略升级。
作为领投方,金浦投资的入局具有显著的产业协同意义。其为上海国资背景、国家级产业基金,管理规模超 600 亿元,在半导体、先进制造领域布局深远。而人形机器人的关节驱动、运动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本质上是半导体、精密制造与 AI 算法的交叉领域。金浦投资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投后赋能经验(如协助企业对接地方政府资源),或将助力松延动力在产能扩建中获得支持。
而北汽产投的加入,则直指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场景的落地潜力。此前,北汽重卡已在涂装车间应用发那科机器人进行高精度喷涂,而松延动力的 N2 机器人在动态平衡、精细化操作上的技术优势(如半马比赛中展现的连续空翻能力),恰好契合汽车工厂对装配、质检环节的智能化需求。
此外,松延动力的投资方还包括英诺天使基金、SEE Fund 无限基金、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九合创投、北京未来科学城基金等。
在受到资本青睐的同时,交付也成了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一位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对于一家商业化机器人公司来说,拿单与交付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缺一不可。唯有同时锻造出强劲的市场拓展能力与高效的履约交付能力,才能真正打通从商机获取到价值落地的全链路,形成健康可持续的商业化闭环。" 如果订单兑现不了,估值模型或将瞬间崩塌,现金流和供应链是我现在盯得最紧的两条红线。"
他认为,交付瓶颈首先指向供应链韧性的考验。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如高精度减速器、力矩传感器、AI 芯片)依赖全球化供应,订单激增可能暴露上游产能错配——比如某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产能规划跟不上下游需求,导致整机装配 " 卡脖子 "。这种情况下,企业是否有备选供应商体系、能否通过提前锁单锁定产能,直接影响短期交付能力,进而关系到客户留存率(尤其是 B 端大客户的长期合作信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