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全球热点 昨天
巴铁4士兵殒命,印18架战机逼近克什米尔,停火协议一夜成废纸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据参考消息报道,8 月 6 日清晨,巴基斯坦开伯尔 - 普什图省卡拉克地区的山间公路上,一辆边防部队的皮卡车在晨雾中穿行。

突然,山顶传来密集的自动武器射击声——子弹如暴雨般倾泻而下,车辆瞬间成为靶心。三名边防士兵和一名司机当场死亡,鲜血染红沙土。袭击者凭借地形优势发动伏击后迅速消失,仅留下弹壳和硝烟。

事件发生后,巴安全部队火速封锁山区展开搜捕,但袭击者踪迹全无。这场伏击并非孤例:同日凌晨,印巴边境旁遮普段爆发激烈交火。

印度指责巴方 " 违反停火协议 ",出动机枪掩护武装分子渗透;巴方则反击称印军 " 无端袭击平民 "。双方动用迫击炮对攻,巴军宣称 "15 分钟压制印军火力 ",造成 3 至 4 名印军伤亡(印度随后否认)。

伏击与交火背后,是南亚持续紧绷的安全神经。今年 5 月,印度以 " 反恐 " 为由发动 " 辛杜尔行动 " 空袭巴境内目标,巴方随即启动 " 铜墙铁壁 " 反制,宣称摧毁印军 26 个军事设施,包括 S-400 防空系统和导弹库。尽管 5 月达成停火协议,但零星冲突从未停止。

巴方长期指控印度支持 " 俾路支解放军 " 等分离势力,在巴境内制造恐袭;印度则反指巴方 " 跨境支恐 "。此次卡拉克伏击的袭击者身份未明,但战术特征与边境武装组织高度吻合。

交火后,巴基斯坦监测到 18 架印度战机在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活动,紧急升空歼 10CE 与 JF-17" 枭龙 " 战机拦截,双方陷入 " 谁先开火 " 的罗生门。

此次伏击暴露三重危机:首先,卡拉克地区山势复杂,常年为武装分子渗透通道,巴军虽启动 " 铜墙铁壁 " 强化防线,但兵力分散难以全覆盖。其次,印巴互相指责违反停火,实则为测试对方防御弱点。例如印度频繁利用无人机越境侦察,而巴方 5 月曾宣称击落 84 架印方无人机。

另外,联合国虽呼吁克制,但未提出具体调解方案。美国则因斡旋停火 " 有望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 而满足于表象缓和,未深入调停根本矛盾。

当搜捕部队尚于卡拉克山区对袭击者进行追踪之际,边境上空的歼 10CE 战机依旧维持着战斗巡航状态。

四名士兵所流之鲜血,不仅是南亚 " 停火幻觉 " 的残酷写照,更是新一轮博弈的开端——倘若印巴两国持续将反恐议题工具化,恐怖袭击与报复的循环极有可能将脆弱的和平局面彻底粉碎。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伏击 印度 停火协议 歼10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