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德清,羽之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吴滨在看基地里的羽衣甘蓝幼苗。一个月后,这批幼苗将移植到地里,12 月就能开始采收。这种名为 " 多魁 " 的羽衣甘蓝主打鲜食,相较市场上一般品类价格高一些," 品质最好的,一斤能超过 40 块钱。"
▲记者 陶韬 摄
羽衣甘蓝,这种一度被吐槽 " 难吃得像啃绿化带 " 的 " 苦菜叶 ",如今成了蔬果圈的 " 顶流明星 "。凭借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的健康属性,部分商家宣称羽衣甘蓝具有 " 纤体 " 效果,使得相关饮品短期内风靡各大茶饮店,市场上也出现了羽衣甘蓝粉、羽衣甘蓝饮品等主打 " 瘦身减肥 " 功效的产品,带动相关原材料价格翻上数番。
羽衣甘蓝 " 魔法 ",正在横扫中国茶饮界。这种小众蔬果,如何频频制造 " 流量神话 "?这场消费狂欢,带火了什么?火了之后呢?潮新闻记者进行了采访。
以 " 纤体 " 为卖点的饮品
被 " 打假 " 质疑
不得不说,羽衣甘蓝,名字听起来就很 " 仙气十足 "。
" 最近羽衣甘蓝简直是‘洗脑式传播’,让很少喝果茶的人都很难不点一杯尝尝。" 资深奶茶爱好者卢奕感叹,冷门果蔬变 " 大众 ",只需要被一家茶饮品牌发现、发布爆款商品,就能引起其他品牌跟风,很快形成 " 集群效应 "。
在外卖平台搜索 " 羽衣甘蓝 ",或许是为了弥补它口感上的不足,可以说万物皆可搭配。羽衣甘蓝柠檬茶、羽衣甘蓝复合果汁、羽衣甘蓝香蕉牛奶冰、羽衣甘蓝酸奶都验证着它的混搭,商品名称中还不乏包含 " 纤体 "" 轻体 "" 去火 " 等功效词汇。
就连咖啡店,要是没有一款羽衣甘蓝咖,就跟不上潮流。
▲一家火锅店在售卖 " 羽衣甘蓝吊龙 "。
记者在线下走访时发现,不仅茶饮店,商超乃至火锅店,都已经开始售卖鲜食羽衣甘蓝。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羽衣甘蓝已经开始小有名气。根据喜茶发布的 2024 年报告,羽衣纤体瓶上线首月便售出超 350 万杯,截至 12 月底,以 " 羽衣纤体瓶 "" 去火纤体瓶 "" 红菜头美颜瓶 " 等为代表的超级植物茶系列累计售出 3700 万杯。
关于这些主打 " 健康 "" 轻盈 " 概念的饮品,或许实际热量并不低的科普,也一直没停过。
据披露,市售饮品为改善口感,普遍添加大量水果和糖,导致膳食纤维损失 90%,维生素 C 流失超 50%。一杯饮品实际纤维含量不足 0.5 克,远低于新鲜食用效果。营养专家更是指出,榨汁过程几乎丢弃了羽衣甘蓝的膳食纤维,且部分产品额外加大是的糖,可能变成高热量饮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杜鹏提醒,关于食品并非添加了就有 " 功效 ",应警惕虚假或误导性宣传," 例如,需要多留意,以‘纤体’为产品宣传语的科学依据何在,查看是否有‘蓝帽子’保健食品标识,避免商家利用某些营养物质来偷换概念。"
身价暴涨十倍
种植户看到商机
随着羽衣甘蓝的知名度上涨,也身价倍增,成为 " 超级蔬菜 ",为各地种植户带来了发展机遇。曾有山东菜农接受采访表示,羽衣甘蓝已经由几年前几毛钱一斤尚且滞销,涨到超过 3.5 元一斤,甚至达到 9 元一斤。
在浙江,一个从事农业信息化 20 余年的团队,也为羽衣甘蓝 " 转身 ",来到德清开办公司,首次跨界种植业。
德清羽之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滨介绍:" 现在这批幼苗大概一个月后陆续移栽到地里,采收期从今年 12 月持续到次年 3 月。以前一直为农业服务,我们也注意到了羽衣甘蓝这个热门的蔬菜品类,所以我们从国外引进了多魁羽衣甘蓝,算是这个品种的‘中国首种’。"
▲采收时节的多魁羽衣甘蓝。受访者供图
据吴滨介绍,多魁羽衣甘蓝有多种产品形态,区别于国内市场上的普通品种,涩味、苦味较低,嫩叶、腋芽、侧芽都可食用,视市场需求而供应。
" 我们这里出品的多魁羽衣甘蓝回归了食用本质,比普通羽衣甘蓝售价高出不少。目前主推的是售卖侧芽,可以用作生食添加进沙拉和西餐,也可以清炒。精品侧芽的市场价格一度超过每斤 40 元。" 吴滨说,目前正在探索羽衣甘蓝粉等产品," 根茎都可以用来研磨成粉,产量和成本也就更低。"
记者了解到,2024 年,德清产多魁羽衣甘蓝首次种植,主要销往北京、上海。从今年开始,杭州的消费者也有机会吃到。
吴滨想为羽衣甘蓝 " 正名 ",他认为虽然羽衣甘蓝最近 " 菜红是非多 ",但这的确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 K、维生素 C、钙等多种营养素," 如果说榨汁的营养成分大家不清楚,那推荐大家都尝尝看我们的口感改良版羽衣甘蓝,多魁羽衣甘蓝。"
小众果蔬
为什么频频能火?
" 纤体 " 饮品是否能助力 " 纤体 " 先按下不表,通过小众原料强化记忆点,早已是新茶饮的固定玩法。前些年,油柑、黄皮、刺梨也都曾成为 " 饮料之神 ",引领一时流量。
几年前,在鲜果界 " 坐冷板凳 " 的油柑成为茶饮新宠原料,化身茶饮行业 " 最出圈 " 的水果。奈雪的茶 " 霸气玉油柑 "、乐乐茶 " 油柑津津柠檬茶 "、喜茶接连推出三款油柑饮品,都推高了油柑的热度。此外,油柑因为食用容易导致腹泻,被不少消费者奉为 " 瘦身新方法 ",不少自媒体博主自制油柑茶测评顺势成为风潮。
当时,也曾有关于油柑价格飙涨 10 倍的报道,专业人士也出来提醒,腹泻不等于瘦身,也不是排毒,消费者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医生建议,谨慎饮用。
当然,故事好像都差不多。新式茶饮更新极快的产品策略,让油柑的热度很快又转移到了刺梨、黄皮等身上。如今,又换上了羽衣甘蓝 " 接棒 "。
▲记者 陶韬摄
杜鹏认为,小众果蔬 " 走红 ",一方面源于名称新颖洋气、小众,迎合了 " 轻奢生活 " 的定位。另一方面,是搭上了 " 健康养生 " 的 " 便车 ",羽衣甘蓝等能火,根本原因不是它有多营养,而是精准踩中了当代年轻人的两大焦虑:身材焦虑(" 喝它就能瘦 ")和健康焦虑(" 不喝就落后了 ")。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 年,75.8% 的消费者每周至少吃一次轻食,39.5% 消费者每周吃 2~4 次。2024 年国内轻食市场规模已突破 3200 亿元,年增速高达 41.7%,预计 2026 年突破 5000 亿元。天眼查数据显示,中国轻食相关企业总数已超过 1.4 万家,其中近五年(2020-2025 年)成立的企业占比高达 59.33%。
" 或许贩卖的不是果蔬,而是‘焦虑解药’,‘难吃’也可以变成‘高级感’。" 杜鹏注意到,不少年轻人熬最晚的夜,喝最绿的汁,一边火锅烧烤一边主动吃草。认知和行为的高度差让羽衣甘蓝、奇亚籽、藜麦、巴西莓等食品在商家的营销之下,成为弥补愧疚和缓解健康焦虑的明星单品。
来源 潮新闻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