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音频网 昨天
原来录音棚里竟没有一件中国品牌的音频设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前言

" 原来录音棚里头没有一件中国(品牌)设备,夸张到连线材和接插件都是进口的。"72 岁录音师赵平老师激动地竖起手指,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和感慨说道。

赵平老师,打 1976 年干专业录音这行,到现在已整整 50 个年头了。经他手装过、用过的录音棚不计其数。但不管是音乐厅,还是顶级的国家大剧院,那些录音棚里,小到一根连接线、一个插头,大到整套录音设备,没一样是中国自己的品牌。

这件事像一根刺,在他心里扎了大半辈子,但也是一粒火种,点燃了做首个 " 国产录音棚 " 的斗志。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虽然在消费级音频市场,小米、华为、漫步者的 TWS 耳机已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半壁江山。但在高端音频市场,HiFi 耳机仍由丹麦的 B&O、美国的 Bose 等品牌主导,录音棚、影视制作等专业场景的核心设备也仍高度依赖进口,常规数字调音台占据全球高端市场 90% 的份额。

尽管困难很多,赵平老师还是毅然挑战。他退休后,创立全向拾音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向声),并大胆将 100 平仓库改造成别具一格的盲盒录音棚,成为市场上首个以国产音频厂家设备为主搭建的录音棚。

传统的歌剧实况拾音复杂

谈到这种传统拾音方式,赵平老师直言,"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乐池里面需要三四十只话筒,舞台上头至少还要二三十只话筒来做完整拾音,调音台也是巨大的,人少根本做不到。"

全向声自主研发的 3D 拾音装置和沉浸声拾音装置的理念创新大大简化了话筒的数量,让实况录音更加便捷,设备大幅度 " 瘦身 "。

盲盒录音棚,为录制 " 瘦身 "

" 全向声需要有自己的录音棚。"

传统录制方式的复杂,且市场上大部分都是 2.0 立体声的录音棚,做 7.1.4 沉浸声的录音棚很少,格式还不一样,用起来很别扭,于是赵平老师想打造一个自己的录音棚。就这样," 盲盒录音棚 " 应运而生。

赵平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盲盒录音棚跟其他录音棚的区别。第一点,市场上大部分的录音棚,演播室和控制室的空间是相互独立的。而盲盒录音棚并不是这样,它选择将演播室和控制室合在同一个空间。

第二点,现场做录音方式不同。在网络直播的时候,一般的录音棚要先打点再报号,然后分声部分轨,一次一次的叠加,在所有声部录音后,经过适当的平衡再录唱,舞台上多是放着伴奏带拍摄并播出。" 我们不是这样,我们在播出的过程中,就进行现场拾音和录制,保证听众听到的东西都是真实的,没有修过音。"赵平老师表示。

赵平老师对声音本真还原有着执着的追求," 现在这个社会,从吃到用、到看、到听都太假了,假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想给大家留点真的。"

在盲盒录音棚,我们切身感受了香港歌剧院图兰朵的首演录音的效果。它的录制主要依靠 3D 全向拾音装置和沉浸声全向拾音装置,这两个设备为主可以录下整个歌剧。赵平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这两个拾音设备。

3D 全向拾音装置是专为耳机收听研发的,它两侧配置的心形电容传声器像是人的两个耳朵,中间有一个遮挡物,用这种方式去拾音,在完美呈现直达声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完整的声场信息,拾音效果更接近人耳。全向声,仅用 2 只话筒组成的全向拾音装置 3D 版取代了传统的多点、多话筒的拾音方法。

沉浸声全向拾音装置是一个多话筒的组合体,上面有四只话筒,对应 7.1.4 的 4,底下有六只话筒,对应 7.1.4 的 7,话筒还设置有俯仰角调节,在拾取剧场完整声场信息的同时,收取声源的方向和位置信息。先前 7.1.4 沉浸声录音必须依靠渲染器来完成节目制作,而使用渲染器会产生声染色的问题。沉浸声全向拾音装置可以在不依赖任何渲染器的情况下,完成沉浸声的录音,同时解决渲染器产生的声染色技术难题。

相较传统录制,盲盒录音棚的这种拾音方式极大减少了话筒数量,并简化了录制流程和操作。" 去香港歌剧院现场录音,除了我还有一个年轻人,我们两个人就把这个事给干了。我们的录音方式不需要那么多的话筒,大的调音台也不需要。"赵平老师表示。

香港歌剧院的院长莫华伦先生,高度评价了赵平老师的这种录音方式,他表示," 从香港歌剧院成立到今天,这是最好的一次录音。"

国产音频设备,未来无限可能

盲盒录音棚是市场上首个以中国音频厂家的设备为主搭建的录音棚。

" 我们这个录音棚,由中国音频厂家来共同打造,小到话筒、支架、电缆,大到调音台,甚至功放、音响等等,这都是由中国的音频厂家生产制造的。"盲盒录音棚的黄文宣老师说。

黄文宣老师、赵平老师用事实告诉我们," 中国产的音频设备也可以进入录音棚,而不是只能进卡拉 OK。"这是国产音频行业的强烈发声,同时也是国产音频设备进入录音棚专业场景的重要里程碑。

未来将推动更多的中国音频厂家设备,走进更多的录音棚。但赵平老师表示,这需要全同行的人共同推进," 我们是一个非常渺小的技术团队,光靠我们的力量是非常微弱的,需要和全中国的同行一块来合作。"

全向声将盲盒录音棚视为一个全行业的开放试验场,所有音频厂商的国产设备都可以拿到这里测试,共同探讨如何提高产品质量,让中国音频设备品质做到跟老外同台竞技的水平。

对话盲盒录音棚(有删减)

本次专访嘉宾:

72 岁录音师 盲盒录音棚 赵平老师

盲盒录音棚 黄文宣老师

Q1:为什么要打造这个盲盒录音棚呢?

赵平老师:我们全向声的这种录音方式,跟传统的方式有很大区别。录音分两个阶段,一个是录,一个是制作。制作这个环节,全向声需要有自己的录音棚,用自己的方法,我们用的设备,包括里面的算法,还有程序都和传统的方式有本质区别。社会上大部分的录音棚都是 2.0 的立体声录音棚,做 7.1.4 这种沉浸声的录音棚本来就少,格式还不一样,用起来很别扭,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自己的录音棚。

Q2:这个盲盒录音棚跟其他录音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赵平老师:录音棚一般都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演播室,另外一个是控制室,只有这两个部分衔接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录音棚。而盲盒录音棚不是,我们的演播室和控制室是合在一起的,只有一个空间。当我们做录音的时候,把这个控制台挪到边上去,控制台底下有轱辘。那这边就是舞台,我们会摆上话筒做录音,做录音的时候,也和其他的录音形式不太一样。

我们是在网络直播的时候,live 的情况下做录音,而不是像一般的录音棚,先打点再报号,把乐队录完后,再录唱,之后再放着伴奏带再播出。我们不是这样,我们是在播出的过程中,就把乐队给录了,录了之后,我们乐队走了,我们再把它恢复成现在这个样子,完了再来做制作,保证给听众听到的东西都是真实的,没有修过音的。现在这个社会上,从吃到用、到看、到听都太假了,假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想给大家留点真的。

Q3:我们刚听的这歌跟全向声,还有盲盒录音棚有什么关系呢?

赵平老师:那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这个装置是怎么录的。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图兰朵在香港歌剧院的首演录音,就是主要依靠这两个设备录的。这个叫做 3D 拾音装置,它相当于一个人的头,这里相当于你的两个耳朵,在现场里头用它录完以后就是一个完整的效果,所以我们把它放在了舞台的台口位置,录整个歌剧。

这个叫沉浸声的拾音装置,上面有四只话筒,对应的是 7.1.4 的 4,就是沉浸声在放音的时候,前后左右上下都有喇叭,这上面有四个喇叭,是一一对应的,底下有六只话筒,这六只话筒对应的是下面的 7.1.4 的 7 或者 5.1.4 的 5。假如你把它调得很高的时候,你不能这么平着,因为舞台在你下面,所以我们设置了一个俯仰角的调整,这六个话筒的俯仰角是一起调整的。这样我们把这两个声音混合起来放到工作站里头,就听到了现在的效果,像回到那个现场一样。

Q4:我了解到这是一个很新的方案,那在此之前用的是什么方案?

赵平老师:假如不采用全向声录音方式的话,传统的方式就要在乐池里面,大概需要三四十只话筒,舞台上头还要有二三十只话筒来做拾音,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调音台也是巨大的,人少根本做不到。我们这次去香港,除了我还有一个年轻人,我们两个人就把这个事给干了。因为我们的录音方式,不需要那么多的话筒,大的调音台也不需要。我们去现场录音,香港歌剧院的院长莫华伦先生说,你们要给我一个小样让我听听,我跟他说这个地方不具备做节目的条件,他说没关系,就给我小样就行,于是我们就在旅馆里头戴耳机做了一个小样给莫老师。莫老师给我们回复说,从香港歌剧院成立到今天,这是最好的一次录音。

Q5:全向声的两个收音装置和盲盒录音棚,最想给这个市场带来什么价值?

赵平老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视频技术是突飞猛进,2000 块钱就可以买一个 4K 的摄像机,完了你拍出来的东西所要即所得,马上图像质量就有改善。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录音并没有什么改进,所以每一次留下遗憾的总是音频。我们在想有没有一个更简便的办法,像视频那样,过去花 300 万做一个抠像,现在手机都会做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技术进步。我们也想做这样的事,用一个 3D 拾音装置,替代若干支话筒,录一个完整的声场。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这件事情,从学校到高档音乐厅,都已经试过成功了。我们是一个非常渺小的技术团队,需要的是和全中国的同行一块来合作,光靠我们的力量是非常微弱的,我们的盲盒录音棚就是全行业的一个 open 试验场,谁的产品都可以拿到这个地方来和最终用户做一个完美的对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提高产品的质量,让中国的制造走得更远,盲盒录音棚要变成一个珠三角的试验场,所有音频厂商的国产设备都可以拿到这个地方来,我们一块来共同探讨,共同提高,所以盲盒录音棚有无限的期待、无限的可能性。

黄文宣老师:我们这个录音棚,理念上是要共建的录音棚,由中国音频厂家来共同打造,小到话筒、支架、电缆,大到调音台甚至功放、音响等等,这都是由中国的音频厂家生产制造的。盲盒录音棚是市场上首个以中国音频厂家的设备为主的录音棚,希望以此为契机让更多的中国音频厂家的设备,走进更多的录音棚。

Q6:据了解您有 50 多年的录音师经验,那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赵平:首先我要讲一下录音师到底是干嘛的,这个很重要。一个完整的音像制品,第一度创作,是把它变成纸面上的词、曲、作者写成文字。二度创作是把它呈现在舞台上给观众,需要演员、乐队员、演奏员、歌手、指挥,大家共同来完成。第三度创作,是我们怎么样把舞台上面的东西都记录下来,在离开舞台后,仍然可以感受到一个现场舞台的呈现,这个就是我们录音师的工作。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记录,把这个东西录下来就完了。我是从 1976 年开始做的专业录音,一直到现在,今年是第 50 个年头了。在我退休以前我使用过的录音棚,亲手装过的录音棚已经不计其数了,但在这些录音棚里头没有一件中国设备,像中央电视台或国家大剧院这样顶级的文艺单位,夸张到连线材和接插件都是进口的。这个事一直困惑着我,中国在这个音频产品的生产里面,无论是专业还是面对消费品的 C 端,我们都占了 90% 以上的生产能力,但是又有几个国产品牌呢?所以我在退休以后,就开始做全向声这个试验室。我们在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就是希望把我们中国的品质做到能够跟老外在一个同台竞技的水平,而不是我们做的话筒只能进卡拉 OK,人家做的话筒可以去录音棚和音乐厅。不是这样的,我们用事实告诉大家,中国人可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美国 hifi 华为 丹麦 自主研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