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5 日," 暖心聚力 益同前行 " 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在滨海新区举行,通过 " 庇护性就业基地 " 模式,为孤独症青年提供安全包容的职场过渡环境。数据显示,天津市 2025 年已开展多个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累计培训千余人次,助力百名有就业诉求的残疾人实现就业。
本次活动由杭州道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与厚德社会组织携手,聚焦咖啡制作与拉花技能培训,旨在帮助祥羽康复中心大龄孤独症青年掌握一技之长,增强社会融入能力。
构建助残护残生态网络 点亮 " 星星的世界 "
记者在祥鹏护理中心 1212 甜品屋庇护性就业基地看到,19 岁的孤独症青年杨小禹在专业咖啡师指导下,不仅熟练掌握手工咖啡冲泡与拉花技巧,还能清晰流畅地与模拟顾客交流。
作为 " 家园有你 ‘益’爱同行 " 助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依托 " 政府引导 + 社会支持 " 工作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助残合力。杭州道街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导引领;厚德社工发挥专业优势,针对孤独症青年特点量身定制培训课程;1212 甜品屋作为创业孵化基地,计划为学员提供实习岗位,实现 " 培训 - 实践 - 就业 " 的闭环支持。厚德社工目负责人高女士表示:" 希望打破社会对残疾人的刻板印象,让他们在劳动中收获尊严与价值。"
从 " 学会 " 到 " 就业 " 铺就残疾人共富之路
本次活动通过咖啡培训这一创新实践形式," 授人以渔 " 技能赋能,为残障群体打开通往经济独立与社会认可的大门。这里的每一杯咖啡都承载着孤独症青年的成长故事,越来越多孤独症青年像杨小禹一样走出康复中心、迈向职场,通过技能培训不仅提升了就业竞争力,更在反复练习与人际互动中建立自信。
" 就业是改善残疾人生活的核心抓手,需要全社会共同搭建包容支持的平台。" 街道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培训成果转化,通过链接本地咖啡店资源,拓展实习岗位供给;同时借鉴服务网络经验,动员更多企业加入助残行列。持续深化助残服务,以精准帮扶与资源联动,为残疾人点亮更多 " 幸福之光 "。(记者 岳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