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 昨天
社保巨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总是在想:每一次的变法、变革,究竟征询过谁的意见?

无论如何,社保新规还是来了,这次明显是来硬的:

"今年 9 月 1 日开始,所有企业必须给员工交社保,无论员工是否自愿,用人单位都要为员工缴纳社保,任何不缴社保的协议或承诺都无效。"

按理说,这是国家给劳动者提高了社会保障,让你老有所依,应该是好事。

但还是那句话,如果真那么好,你得排队、摇号、托关系才交得上。

首先,你交了钱,在农村的父母能不能拿到?

其次,你交了钱,四十年后退休了还能不能拿到?

如果不能,本质是什么?

很难说不是加税。

2024 年,全国的社保收入 11.89 万亿元,同比增长 5.2%;支出 11.99 万亿元,同比增幅是 7%。

这是个拐点,是近年来第一次收不抵支。

换句话说,此时此刻,不是我们需要社保,而是社保需要我们。

除了父母,没有人真的会 " 为你好 "。

01

必然的后果

早在 1951 年 2 月,中国就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

后经过 1953 年、1956 年两次修订,建立了适用于城镇职工的劳动保险制度。

同时,农村也建立了 " 五保 " 制,为乡村社会集体福利做出保障。

然而,70 年过去……

此时此刻,全国的就业人口高达 7.34 亿,究竟有多少人在交社保?

下面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

看这张图,全国完整缴纳 " 五险 " 的人数,最多有 2.46 亿人;交齐 " 五险一金 " 的,最多只有 1.71 亿人。

反过来说,全国 7.34 亿劳动力中,至少有 4.88 亿人没有完整的社保,占比超过 66%。

当然,如果不算 8000 万体制内人员,体制外劳动力拥有完整社保的比例,则只有 1.66/6.54 ≈ 25.4%,也就是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体制外的 6.54 亿劳动力中,近四分之三都没有完整的五险。

结合我们现实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个数据大致上是没问题的。

社保覆盖,是一个现实的难题。

客观来讲,加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国的社保体系已经覆盖到 10.75 亿人,规模世界第一。

这毫无疑问是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付出与回报是否成正比呢?

不要拍脑袋就说结论,数据会告诉我们答案。

据人社部的数据:截至 2025 年 3 月,全国社保断缴人数超过 4200 万。

其中,20-35 岁人群断缴率 31.7%," 灵活就业 " 人群断缴率 38%。

今年一季度,青年人群超过 23% 选择主动断缴,同比高出 8.6%。

没有人是傻的。

如此多人,尤其是青年和工作不稳定的 " 灵活就业 " 者,既然选择断缴,只能说明这笔交易不划算。

按道理来说,交社保是为了老有所依,是社会最基础的福利,不应该有人会拒绝。

但仍然有这么多人 " 自愿 " 不参保,这是非常诡异的。

其实早在 2019 年,全国社保征收权,就已经从人社部移交到了税务部。

本质就是从制度上,要把这部分钱当税来收了。

但为什么近几年都没有 " 强制 " 执行?

因为无法解决现实矛盾。

制造业的成本,本来就非常敏感," 人口红利 " 很大程度上就是能无限压低用人成本。

大多数小企业、小厂,要么不缴,要么就按最低工资标准给员工缴,节省成本。

这没有什么对不对的,只能说是内卷环境下的必然结果。

至少,民营企业提供了 90% 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这是实打实的。

过去,为了拼订单、稳就业,政策上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以后,若都按 " 标准 " 来,试问有多少企业能扛得住用人成本的上升?

即便能扛得住,也不会愿意莫名其妙被 " 割肉 "。

如此一来的后果是什么?

除了裁员,越来越多企业为了规避 " 风险 ",会直接把岗位砍掉,把工位外包出去。

越来越多人失去稳定工作,成为 " 灵活就业 " 者中的一员。

截至 2024 年,全国灵活就业人数超过 2.3 亿,占全国就业人口的 29.8%,占城镇就业人员的 40% 以上。

按照目前的趋势,这一群体的规模还将加速扩大。

理论上,他们只是临时工,不属于任何一家企业。如果要参保,就必须要缴纳个人和单位的两部分钱,比例约为平均收入的 20%。

目前,全国有 4.29 亿劳动力月收入低于 5000 元。

对于一个收入 5000 元的灵活就业者而言,每月仅仅是缴纳社保,就需要支出至少 1000 元,实际到手还不到 4000 元。

当一个人连当下生存都成问题时,是没资格考虑未来的。

也就是说,当企业被变相 " 强制 " 足额交社保,必然导致 " 灵活就业 " 者越来越多……断缴的人数不仅不会因政策下降,反而会更多。

这可真是讽刺。

而这种未来,如果成真,将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极为恶劣的变化。

02

阶级加速固化

有一部电影叫作《时间规划局》,设定很有意思。

在那个世界观中,人类没有生理上的寿命。

每个人从出生起,手臂上都有一个电子计时器,25 岁开始以秒为单位倒计时。

时间是唯一的财富。

你工作拿的薪水是时间,充入计时器;消费花的也是时间,刷计时器。

计时器归零,你立刻就死亡;计时器只要一直有时间,你就能永生。

大部分穷人的收入只够活到第二天,每天都在工作——消费——在工作的循环中疲于奔命。

你连明天都无法安然度过,又何谈去改变现状呢?

所以他们一生都被困在最低端的岗位和阶层中,与死亡赛跑。

相比之下,金字塔顶端的大富豪们,拥有几千上万年的时间,而且还在不断增多,理论上永远也用不完,可以随意浪费。

所以,他们做任何事都不慌不忙,从容而优雅,人生的容错率非常之高。

同时,世界被划分为不同的时区。

越富有的人,生活的时区越高,时区之间有关卡隔离,跨越时区需要刷计时器。

这就导致,低时区的人永远没有资源往上爬,高时区的人却随时可以下来游戏人间。

阶级固化,也因此被彻底锁死。

回到现实中,在期待 AI 解放全人类之前,《时间规划局》中的未来似乎离我们更近。

长久以来,互联网上都流传着 " 富人思维 "、" 穷人思维 " 的说法。

所谓富人思维,即延迟满足。

有人专门做这种生意,一边竭力讽刺穷人思维,一边又把富人思维卖给穷人。

既冠冕堂皇 PUA 人、又吃烂钱,非常讨厌。

这类人,只有不当人思维。

总是苛责底层人不懂得延时满足,所以才穷一辈子,这是典型的倒果为因。

绝大多数人,并非不懂得延时满足才穷。而是因为穷,根本没资格去谈延时满足。

" 灵活就业 ",说的再好听,无非就是打零工。

没有人不想要稳定的工作,没有人不想要五险一金。

绝大多数打零工的人,无论在什么行业,都只是为生活所迫而已。

那些在工地上卖力气的,在大街小巷穿梭送外卖的,他们难道不知道稳定的工作保障更好,有公积金、有社保?为什么选择去做日结?

难道嫌钱烫手?嫌椅子扎屁股?嫌空调风太凉?

不是,他们最需要的,不是什么稳定,是快点拿到钱,去养活自己和家人。

这不是急功近利,而是在无奈之中,唯一的生存策略。

这才是贫穷的最大危害。

" 穷人思维 " 让人没有勇气去做长期配置,为了生存,只能被迫做短期策略。

这是思维模式的问题吗?

不是,是无法完成原始积累,而失去了翻身能力。

如果你打零工,或者大学时做过兼职,就知道,国内的这些 " 灵活就业 " 渠道,几乎全部都是外包。

而外包最令人诟病的问题,是它极其低廉。

毕竟,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外包已经是绝对的下游,根本赚不到多少钱。而比外包更下游的打零工者,就更不可能赚多少钱了。

……

更令人担心的是,按照本文的逻辑,全民 " 强制 " 社保后,这种现象,很可能加速扩大。

越来越多人将失去抗风险能力,疲于奔命、只为明天而工作,甚至对后天放弃希望。

与从容而优雅的那群人,形成鲜明对比。

直至成为两个物种。(全文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社保 就业 五险一金 人社部 拐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