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A 股流通市值冠军迎来新面孔。
8 月 6 日,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股价创下历史新高,截至当日收盘,农行 A 股流通市值 2.11 万亿元,超越工商银行升至 A 股第一位。7 日,农行股价再涨 1.36%,以 2.14 万亿元的流通市值继续保持第一。
拉长时间线,农行是一只实至名归的大牛股。2010 年上市时,其发行价为 1.21 元(除权调整后),至今累计涨幅高达 455%,不但高于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也远高于同期创业板指涨幅。
包括农行在内,银行股股价批量创出新高,长期看这些股票也都是大牛股。观察股价走势,这类牛股的共同特点是 " 慢牛 ",时间跨度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其间还可能经历数年的横盘,日间波动率很低,回撤幅度小。
与银行股相反的是,还有一些大牛股在极短时间就完成了翻倍、上涨数倍甚至 10 倍以上的走势,上纬新材就是最新的典型案例,仅仅 20 个交易日其股价累计涨幅就超过 1300%,部分新股上市首日也是如此。还有一类牛股,股性也十分活跃,短期涨势可能十分凌厉,但在长期走牛的过程中,会经历幅度巨大的调整,这类股票集中于一些科技类成长股,比如中际旭创、新易盛、寒武纪等。
无论哪种牛股,都是资本市场的一部分,也给不少投资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当然,从维护市场健康发展、推动 " 硬科技 " 企业稳健成长、惠及更多投资者等角度来看,A 股市场显然更需要 " 慢牛 ",而不是 " 疯牛 "。
有稳定业绩支撑、有坚实技术壁垒的牛股,才有长期走牛的基础。以农行为例,IPO 时发行市盈率为 14.43 倍,到 2024 年其净利润高达 2820.8 亿元,最新市值对应市盈率只有 8.2 倍,相比 IPO 时明显下降,这就是利润增长带来的结果。银行股是业绩增长先于股价,一些成长股则是股价上涨在先,业绩兑现在后。以某饮料股为例,其市盈率长期维持在 30 倍以上,这样的估值并不低,但随着业绩增长,估值水平在下一个财务周期会大幅下降,所以投资者也愿意一直给出高估值,推动股价上涨。只有 " 故事 "、没有业绩支撑而持续走牛的个股极少,一些上市当天即上涨数倍甚至 10 多倍的股票,还有那些几个月股价涨几倍的股票,往往也会走出倒 V 型走势。
更多投资者参与,博弈更充分的牛股,才能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还是以农行为例,15 年的漫长时段,投资者有充分的时间参与;那些短期暴涨或连续涨停的个股,大部分投资者要么没有参与的机会,要么 " 恐高 " 不敢去参与,从中获利只是少部分人。博弈更充分,股价就越接近市场均衡价格,股价也就越稳定,投资者持股的风险也就越小,长期投资也就有了可能。
博弈是否充分和自由流通市值正相关,农行自由流通股本 286 亿股,对应市值超过 1900 亿元,多头和空头都无法仅凭自己力量促成单边走势。上纬新材最新市值逾 370 亿元,但自由流通市值只有 57 亿元,在行情启动前这一数值仅有 4.8 亿元,掌握资金优势的一方即可很大程度上影响股价,类似情况在上市首日的新股中也普遍存在,由于当天可流通的股份数量很少,所以股价涨幅往往非常夸张。
农行股价走牛,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当前利率水平处于低位、被动投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强调现金分红回报等因素,都在推动农行价值重估。不同牛股走牛的具体逻辑不尽相同,但能够让更多投资者共同参与并分享收益的牛股,才能更好地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多获得感。 (相关报道详见 04 版)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