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7 日," 牛肉拉面制作师 " 国家职业标准编制启动会在兰州召开。标志着承载陇原饮食文化特色的兰州牛肉拉面产业正式进入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据了解,今年 7 月,在人社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省、市两级人社部门的通力协作," 牛肉拉面制作师 " 作为新工种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增设在 " 中式面点师 " 职业序列中。这一突破性进展,为兰州牛肉拉面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也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自今年 5 月 8 日新工种公示以来,兰州着手构建 " 三位一体 " 的省市联动推进机制,为标准编制工作筑牢根基。在组织保障方面,省市联合组建编制委员会,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组建了涵盖行政管理人员、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的专项工作组,确保编制工作高效运转。前期准备阶段,工作组重点完成三项基础工作:系统梳理产业现状,实地调研代表性企业形成行业分析报告;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技术骨干按整体性、等级性、规范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设计标准框架;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支持下落实专项预算并争取市级财政配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围绕下一步工作,兰州市明确了五项核心任务。在组织领导层面,将把标准编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建立动态沟通反馈机制,强化政策、资金、人员保障,广泛征求行业意见确保标准科学合理。在专家团队建设上,将打破地域和行业限制,扩大遴选范围,吸纳企业高管、标准编制专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营养健康领域专家参与,特邀国内知名专家现场指导,组建多元化智力团队。
技术规范方面,将严格遵循《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23 年版)》,系统梳理拉面制作全流程工艺,通过 " 实地调研 + 数据采集 " 量化关键参数,建立初、中、高级分级评价体系及配套实操细则。为严控质量,编制工作将贯穿同步审核机制,选取不同规模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试点验证,收集一线反馈优化内容。同时建立周调度、月评估进度机制,按人社部时限要求分解任务,确保标准按时落地。
据介绍,作为推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标准化的核心举措,职业标准编制不仅将规范技能评价体系,更将促进产业高质量就业,为全国特色劳务品牌建设树立标杆,让这碗承载千年文化的拉面香飘更远。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