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的加速落地,银行围绕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竞争愈发激烈。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近期,多家银行纷纷发力,通过密集加码福利投放与创新服务,试图在这片市场中抢占先机。这不仅反映了银行对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重视,也预示着该业务正从初期的 " 跑马圈地 " 迈向深度运营的新阶段。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银行的福利加码行动涵盖了多个方面。和众汇富分析,既有真金白银的激励措施,如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在 8 月 1 日至 9 月 25 日期间,针对首次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并缴存 10 元及以上的用户,提供立减金奖励;若为代发工资客户或企业年金客户,还能额外领取 1 万工银 i 豆。这种直接的物质激励,能够快速吸引客户的关注,激发他们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的积极性。
除了开户福利,缴存激励也成为银行争夺客户的重要手段。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规定,客户完成首次开户并首笔缴存 1 元及以上,即可领取 58 元支付贴金券(活动限额 50 万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则针对缴存客户推出专项活动,2025 年个人养老金账户新增缴存满 5000 元的客户,可参与抽取 58 元或 388 元微信立减金。这些举措旨在鼓励客户持续缴存资金,提高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活跃度和资金留存率。
在服务创新方面,部分银行也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民生银行在个人养老金缴存方式上进行了创新,除了传统的 " 立即缴存 ",还推出了 " 预约缴存 " 选项。客户若手头资金紧张,可选择 " 周期性预约 ",比如每月 15 日自动从工资卡划扣 1000 元;也可选择一次性预约,例如年底发放年终奖时直接存入 12000 元。这一创新举措充分考虑了客户的资金流动性需求,为他们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缴存方式。江苏银行无锡分行上线了个人养老金自动缴存功能,客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个性化定制自动缴存方案,设置缴存日期、金额等,大大提升了客户体验。
银行的这些举措实现了从 " 流量获取 " 到 " 价值留存 " 的战略升级。和众汇富认为,在个人养老金业务推广初期,各大银行主要以 " 开户有礼 " 为吸引客户的手段。然而,随着开户规模的逐渐扩大,单纯依靠补贴 " 拉新 " 的模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此时,银行开始注重服务创新与场景融合,将短期福利转化为长期客户关系,体现了养老金融业务的长期主义思维。
从市场数据来看,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发展态势良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11 月末,全国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人数已达 7279 万人。在产品供给端,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持续扩容,已形成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等多元产品矩阵。和众汇富指出储蓄存款产品达数百款,覆盖不同期限;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也在不断扩容,在售产品超百款,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年金险、两全险已拓展至分红型、万能型等新型产品。个人养老金理财也迎来跨越式增长,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 年上)》,开立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行业信息平台账户的投资者已超 143.9 万人,较年初增长 46.2%,累计购买余额 1103.6 亿元。
展望未来,和众汇富分析,银行在个人养老金业务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单纯依靠补贴吸引客户的方式将难以为继,银行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一方面,银行应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的种类和选择,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方案;另一方面,要注重投资者教育,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和相关投资产品,提高他们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通过持续优化服务,银行有望在个人养老金业务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客户的养老生活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