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求医,封康后巩膜加固术重燃希望之光
患者背景:小宇,12 岁,双眼近视 700 度,眼轴 26.8mm,每年增长超 1.0D,眼底豹纹状改变明显,伴有轻度黄斑区脉络膜萎缩。
求医历程:
" 从发现近视到眼轴失控,我们经历了整整三年的焦虑。" 小宇母亲回忆,孩子最初佩戴框架眼镜后,度数仍以每年 150 度的速度攀升。2022 年尝试角膜塑形镜(OK 镜),但因角膜敏感反复出现点状染色,被迫停戴;2023 年改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0.01%),初期眼轴增长放缓至 0.6mm/ 年,但半年后效果消失,眼轴反弹至 1.2mm/ 年。更令人揪心的是,2024 年 8 月孩子突然抱怨眼前有 " 黑影飘动 ",检查发现玻璃体混浊加重,并出现周边视网膜变性区。
" 当时我们几乎绝望了,直到北京医院的专家提到封康主任。" 母亲说。2024 年 10 月,他们带着厚厚一摞病历飞赴北京。封主任通过眼底 OCT 检查,发现小宇的眼球后极部巩膜厚度比较薄,且局部出现 " 葡萄肿 " 样改变。" 这是典型的病理性近视进展期,如果不干预,网膜脱离风险很高 " 封主任的语气严肃而坚定。
手术决策:
封主任详细解释了微创后巩膜加固术的原理:通过植入异体巩膜条带,机械性加固后巩膜,同时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改善脉络膜血液循环。他特别强调,手术并非 " 一劳永逸 ",而是需要联合术后管理(如定期复查、离焦光学矫正)。" 小宇的手术难点在于眼轴过长导致的眼球变形," 封主任团队通过 3D 打印技术定制了个性化植入条带,并采用 " 光纤导航后巩膜加固术 ",避免传统手术的大范围剥离,减少术后炎症反应。
术后效果:
术后 6 个月复查,小宇眼轴退 0.03mm(术前年均增长 1.2mm),矫正视力从 0.6 提升至 0.8。黄斑区萎缩灶范围缩小。" 现在孩子打篮球再也不用担心视网膜脱离了,还主动要求参加校队选拔。" 母亲激动地说。封主任提醒,术后仍需坚持每 3 个月复查,并配合离焦软镜使用,以巩固疗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