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逍遥
· · ·
7 月 18 日,国际权威大模型排行榜 LMArena 最新排名揭晓," 月之暗面 " 研发的开源模型 Kimi K2 强势登顶全球开源模型榜首!月之暗面成立于 2023 年 4 月,总部位于海淀区知春路,创始人杨植麟博士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被誉为 " 中国大模型 90 后第一人 "。
2024 年,一个叫王兴兴的男人带着机器人参加 " 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会 ",3 个月后,宇树科技在海淀的子公司成立。
这两家企业仅是海淀人工智能产业的缩影。目前海淀的人工智能企业多达 1900 家,备案大模型 95 款,占北京市的 70%,已经形成了 " 北京海淀人工智能集群 ",也是全国首个人工智能集群。
不止人工智能,海淀在医药健康、集成电路、信创、商业航天等行业都具备产业优势,而且正逐步完善现代化产业集群。
海淀已经成为北京乃至全国高科技的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
/ "1+X+1" 现代化产业体系下,
海淀有多少硬核成就? /
由于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明显,海淀区积极构建 "1+X+1" 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争当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 " 示范区 "。
前面的 "1",说的就是人工智能。海淀的人工智能产业领跑全国,除了 1900 余家企业,全国首个高端数据标注师范基地也在海淀,31 人次获评 "AI100 青年先锋 ",全市占比 90% 以上。
2024 年,海淀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 2822 亿元,年增速达 30%,规模占全市 80%。海淀区已淀区已成为全国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基础最好、人力资源最密集、产品迭代最活跃的地区。
中间的 "X",有两层意思。
一方面,海淀区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除了人工智能集群优势,海淀在医药健康领域已聚集了 700 多家企业,2024 年产业规模超 1059 亿元;集成电路产业领域已集聚企业 240 余家,2024 年产业规模超 430 亿元;还有商业航天产业领域已集聚企业 205 家。
优势行业带动下,2024 年海淀区信软业总收入首破 2 万亿,约占全市 62%、占全国 16%,贡献海淀区 GDP 的半壁江山。
"X" 的另一方面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具体来说就是,未来产业全面布局,在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空间、未来能源、未来健康、未来材料等六大领域的 23 个细分领域均有布局,都要抢占产业制高点,进而谋划和积蓄区域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级。
比如,海淀正在大力推动具身智能加速集聚,以 " 大脑 - 小脑 - 本体 " 为核心,实现全栈式布局,打造具身智能 " 大工厂 "。
下一步,海淀区将围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产业创新策源能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再说后面的 "1",解释为全面提升科技服务业创新资源聚合能级。
海淀区有人工智能这只 " 领头雁 ",还有诸多其他行业科技成就,怎样将他们 " 串联 " 起来?
海淀区为此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2024 年,海淀科技服务业企业总营收 2448 亿元,占全市 31.2%。比如,工程技术服务、研发服务、创业孵化等细分领域服务都对海淀区的创新和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 海淀为什么能取得
这么多 " 硬核成就 "?/
海淀能在多个硬核科技领域都取得全国性领先,八妹看来有三点原因,即:
有人才;有政策;有资本。
人才方面,海淀有 " 天然 " 的优势。海淀区不仅有北大、清华、人大这种 TOP 级别的大学,还有北京地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名校,并以此形成了 " 海淀高知圈 "。
如果用数量衡量的话。海淀全区人才资源总量 200.45 万,全市占比约 1/4。全区从业人员中人才占比 88.5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 17 个百分点,是全国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数量多,而且 " 质量高 "" 贡献大 "。海淀区两院院士 646 位,占全国 35.8%。高被引的科学家 264 人,占全国的 20.7%。人工智能学者 1.23 万名,全市占比超 80%。" 全国科学大脑 " 这个头衔,海淀名副其实。
政策方面,海淀对人才、高科技企业的服务意识强," 服务好 "。海淀正在试点建设 " 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 ",政策贯穿到人才创业的全生命周期,还提供各类人才公寓 2 万余套;人才不会创业,就提供专业化专家团队,一对一创业指导;还有 10 万多平米的产业空间免费提供。
对待企业,海淀要求服务便捷高效。
全区致力于科技赋能流程再造,实现证明材料链上核验全覆盖,办事时间平均缩短 60% 以上;在建筑工程领域实现全程网办,审批要件简化 70%,时限压缩至 5 个工作日;在全市率先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全程 " 零材料 ";推行告知承诺改革,累计为企业节约办理时间约 22 万余个工作日。
资金方面,海淀区更是做到 " 有人才有项目,下一步就是启动资金。"
海淀可提供最高 5000 万元 " 科技人才贷 "," 海英计划 " 直接支持资金超 2 亿元,设立百亿科技成长基金。
比如,人工智能方面,早在 2021 年,北京海淀区就设立了 50 亿元规模的一期基金,投资了摩尔线程、宇树科技、昂瑞微等知名企业,出资了中科创星、奇绩创坛等知名机构。2024 年,设立了 50 亿元的第二期基金,今年又设立的三期基金,规模高达 100 亿元。
而且覆盖科技企业全成长周期的种子、天使、VC、PE、并购和 S 基金组合,形成覆盖全产业体系的基金谱系。
中国有句老话说:" 没有泥土,长不出花木。" 海淀一直致力于打造从培育、到转化、再到发展壮大的全链条人才、企业生态环境。
海淀的故事,是中国科技创新突围的缩影。站在 "1+X+1" 产业体系的肩膀上,海淀正以 " 北京硅谷 " 的姿态,持续输出影响世界的中国方案。
要想每天都能看到八妹的文章,记得点赞、分享及评论哦~
— end —
极扬文化,是一家新媒体、新消费为主业的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代码:873375),旗下金八媒体矩阵包括金融八卦女、新 10 亿商业参考等,超过 1100 万用户选择关注我们的新媒体。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