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父母拿着智能手机,对着支付码手足无措;爷爷奶奶戴着老花镜,努力在视频网站找想看的剧却总点错。而你,熟练地帮他们搞定一切。这种年轻一代向长辈传授数字技能、分享数字生活经验,助力他们融入数字世界的行为,就是 " 数字反哺 ",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它。
本期目录
数字反哺的概念和内涵
数字反哺的影响因素
数字反哺的意义
数字反哺的路径
数字反哺的概念和内涵
" 数字反哺 "(Digital Reverse Mentoring)来源于人类学家玛格丽特 · 米德的 " 三喻文化 " 理论。其中 ," 后喻文化 " 表现为代际隔阂导致的反向文化传递 , 年长一代需要反过来向年轻一代学习以完成新一轮的再社会化。周晓虹教授据此进一步提出 " 文化反哺 " 概念 , 将其定义为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过程。年轻世代对年长世代在新媒体使用、采纳以及相关价值观的文化反哺称为 " 数字反哺 "。
家庭内的数字反哺主要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在 " 接入反哺 " 层面,家庭反哺是年长一辈学习新媒体使用的重要社会支持系统,而网络接入条件与亲子关系紧张的状况则成为家庭反哺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年长者对于数字信息技术的接入与学习都需要年轻一代的支持;
其次是对老年人数字技能方面的反哺。在使用数字媒体过程中,年长一代对于各项功能的使用都需要年轻一代的协助与耐心教导。有研究表明,大部分老年人都认为数字媒体程序复杂、操作不便,会逐渐失去使用其的兴趣和耐心,因此需要子女从旁协助;再者是针对数字媒体内容及媒介素养方面的反哺。在知识与媒介素养方面,年轻世代需向老年人进行反哺。
数字反哺的影响因素
(1)家庭内 " 数字反哺 " 的广度与深度,与家庭成员间交流的密切程度及家庭成员自身条件相关。例如,家庭成员间交流程度越密切,则 " 数字反哺 " 的深度越高。家庭反哺还会呈现出一种性别差异,女性长辈在反哺的广度及深度水平上都比男性长辈要更高。老年人自身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对家庭内数字反哺的效果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如果子女与老年人交流与互动频繁,会极大促进老年人的新媒体使用,使得数字反哺效应增强,反之则较差。
(2)而网络接入条件与亲子关系紧张的状况则成为家庭反哺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年长者对于数字信息技术的接入与学习都需要年轻一代的支持。
数字反哺的意义
(1)数字反哺不仅能增加老年人对网络文化的认知和接纳,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融入数字社会。针对网络媒介素养的相关研究显示,家庭内的代际反哺能够缩小两代人之间媒介使用的差距。同时,子女在对父母一代进行技术反哺时,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年长一代的媒介素养,同时也会丰富自身对媒介知识的认知。
(2)数字反哺可以缓和代际隔阂,实现了家庭权力结构由单向权威向双向权威的转变。老年人对于互联网的需求是技术反哺形成的直接原因,并指出这种数字反哺行为可以为家庭关系的改善带来一系列益处。家庭内 " 数字反哺 " 的广度与深度,与家庭成员间交流的密切程度及家庭成员自身条件相关。
技术反哺作为子代与亲代的作用机制,其不可避免的会对家庭关系及其由情景变动的所导致的角色、行为产生影响。总体来说,不同世代之间的数字反哺的程度越深,家庭中亲子亲和指数越高,亲子冲突的频率和强度越低,亲子关系也就越和谐。除了可以提升家庭关系亲密度,技术反哺还可以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继续社会化与积极老龄化的水平。文化与技术反哺不仅增强了代际之间的交流沟通,也使年长者获得适应数字社会的的能力与自信心。对于老年群体来说,使用社交媒体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还能提升在同辈群体中的自信与自豪感。
数字反哺的路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