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科技 08-08
蚂蚁驶向数字“新大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 | 周智宇

编辑 | 张晓玲

技术创新对物理世界的重构,正从底层悄然发生。这场对数字 " 新大陆 " 探索的核心,是用数字化的语言和规则,打破传统体系的禁锢,重新定义和管理我们身边最真实的资产。

8 月 7 日,蚂蚁集团副总裁、蚂蚁数科区块链业务总裁边卓群表示,经过前期在新能源领域的实践验证,蚂蚁数科的 RWA 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渐成熟。基于这一前提,蚂蚁数科开始稳健推行算力与更广泛金融资产的新探索。

边卓群指出,蚂蚁数科已联合香港持牌机构及生态伙伴,搭起了 " 一站式代币化发行体系 "。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蚂蚁数科的对自身的定位,是成一个连接 Web2 和 Web3 当中的门户。用边卓群来说,是为 Web3 提供更多的可信的资产,为 Web2 提供更多的合规的资金。

蚂蚁数科试图构建一个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门户,其目标直指实体经济中最坚硬的价值内核。这不仅是蚂蚁自身的业务延伸,更是对整个数字资产行业未来走向的一次表态。这暗示着,那个依靠纯粹概念和高投机性野蛮生长的时代正在过去,一场围绕 " 实体价值 " 的全新竞争已然拉开序幕。

蚂蚁的选择

眼下 RWA 的浪潮汹涌,波士顿咨询集团等机构预测,到 2030 年,全球代币化市场规模将达到 16 万亿美元。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行业内一度弥漫着 " 万物皆可 RWA" 的浮躁情绪。

但蚂蚁数科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审慎和克制。" 过去一年,我们拒绝了很多 RWA 的需求,包括农产品、红酒、高端名画等。" 边卓群直言。在她看来,选择资产如同移栽树木,不求大踏步,而是要先把根系扎进土壤里。

这种审慎的背后,是对资产价值的深刻理解。8 月 7 日发布的《RWA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产业篇 2025》(以下简称 " 报告 ")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报告指出,成功实现规模化落地的资产需同时满足价值稳定性、法律确权清晰性及链下数据可验证性三大门槛," 万物皆可 RWA" 是一个伪命题。

蚂蚁数科的选择,落在了新能源、算力和金融资产这三大领域。

故事始于一年前,蚂蚁数科的新能源充电桩 RWA 项目,成功入选香港金管局 Ensemble 沙盒的首批代表性案例。随后,这一模式被成功复制到光伏、换电、储能柜等领域。

为什么是新能源?因为这类资产的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有着天然的连接点。通过蚂蚁自研的 " 区块链 +IoT" 技术方案 AntChain Inside,可以为每一个充电桩、每一块光伏板打上一个数字身份烙印,实时映射其物理状态和运营数据,对资产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可信管理。

如今,这张网已经连接了超过 1500 万台新能源设备,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链上新能源设备网络。这不仅是资产上链的第一步,更是 RWA 大规模交易的基础。

在新能源领域的成功实践,让蚂蚁数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渐趋成熟。基于此,他们稳健地将触角延伸至算力和金融资产。

边卓群解释道,算力数据中心高度数字化,其使用、收益分配等数据可实时监控,收益透明可验证;而金融资产则具备天然的数字化基因与合规化基础,两者都是 RWA 的理想标的。

十年磨剑

蚂蚁数科当下在 RWA 领域大施拳脚,离不开过去十年在区块链技术上 " 不赚钱 " 的坚持和投入。

" 今天谁能够在区块链的领域里边花十年时间不赚钱?" 边卓群在演讲中半开玩笑地反问。这十年,为蚂蚁换来了三个 " 第一 ",即全球区块链专利数连续五年第一、在国内 BaaS(区块链即服务)市场份额第一以及经确认高达每秒 20 万笔交易(TPS)的链性能。

这 20 万 TPS 是什么概念?当今天行业还在讨论 1 万、2 万 TPS 的公链性能时,蚂蚁已经将这个数字提升了一个数量级。这意味着其区块链平台具备了处理金融级海量交易的能力,为资产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安全流转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

为了将这套底层能力更好地服务于 RWA 场景,蚂蚁构建了 " 两链一桥 " 的独特架构。所谓 " 两链 ",指的是 " 资产链 " 和 " 交易链 "。资产链通过 AntChain Inside 等技术,在源头确保物理资产到数字孪生的精准刻画,解决 " 资产可信 " 的问题。交易链则负责让这些数字化的资产,能够在一个合规、高效的环境下被交易和流转。而连接两者的 " 桥 ",则实现了境内资产与全球资金的高效对接。

在此之上,蚂蚁数科进一步推出了专为机构级场景打造的 Layer2 网络 Jovay。它不仅能显著提升交易吞吐量,还能将用户响应时间缩短到 1 秒内,同时通过引入 AI 大模型、零知识证明(ZK)等前沿技术,端到端地保障资产的隐私与合规安全。

华尔街见闻也了解到,蚂蚁数科自研的一条公链计划于 2025 年 9 月底正式上线,该公链将能够处理真实交易。今年 4 月 30 日,蚂蚁数科向外发布了 Layer2 区块链 Jovay,且明确表示,Jovay 是合规机构级区块链,不会发币。

构建新生态

如果说技术是起点,那么 " 合规发行 " 则是打通全球流通的钥匙。在这盘大棋中,香港是蚂蚁数科最关键的落子。

香港正以空前的决心和力度拥抱数字资产。蚂蚁数科的海外总部在今年 4 月正式落户香港,并签约成为特区政府的 " 重点企业伙伴 "。

" 行稳致远,一定是在合规的框架里面。" 边卓群在演讲中反复强调 " 合规 " 二字。过去一年,蚂蚁数科通过与香港持牌机构的深度协作,已经串联起证券交易(1 号牌)、投资咨询(4 号牌)、资产管理(9 号牌)、稳定币及数字资产托管等全链路环节,一个 " 一站式代币化发行体系 " 已然成型。这意味着,企业可以以合规、高效、低成本的方式,在这里完成资产的发行和全球流转。

生态的构建不止于金融层面。蚂蚁数科正联合中国信通院及 20 余家企业,共同制定实体资产上链的技术规范,这一被视作 RWA" 类 5G 标准 " 的规范将于近期发布。此外,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 "AI+Web3 实验室 " 等产学研合作,则是在为行业的未来储备人才和创新力量。

从技术开源、生态开放,到工具共享和产学研合作,蚂蚁数科正在香港全面拥抱这里的场景需求。边卓群希望,这面印满合作伙伴的 "logo 墙 " 能越来越长,因为只有所有人都参与进来,这件事才能真正做成。

接下来,蚂蚁数科的故事能否成功,评判标准并非技术参数的高低,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帮助中国企业完成了从 " 制造型 " 向 " 交易型 " 的跃升。如果成功,其意义将远超一家公司的商业版图,而是为中国实体经济的全球化叙事,提供一个全新的技术范本。这场从技术出发,意图重构产业价值范式的远征,大幕才刚刚拉开。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能源 物理 区块链 充电桩 光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