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龙岗区首个智慧清洁机器人充能站—— " 环卫机器人之家(蜂巢)" 正式亮相并投入使用,这座机器人充能站并非简单的设备充电站,而是盈峰环境历时多年研发的 " 蜂群 " 智慧环卫系统的核心枢纽。不仅能让 5 台 " 小蜜蜂 " 环卫机器人实现自主充能与集群作业,也助力环卫行业从 " 机械替代人力 " 向 " 智能协同生态 " 的跨越式发展。
传统环卫机器人多以单机模式运行,存在续航短、调度低效、场景适应性差等问题。例如,普通环卫车在公园作业时,需人工频繁干预充电与路线调整,单日有效作业时间有限。而盈峰环境研发的 " 蜂巢 " 系统,通过 " 中枢大脑 + 终端矩阵 " 架构,实现了动态能源管理、AI 集群调度以及多机型协同三大技术突破。
解放环卫工人的 " 小蜜蜂 "
据盈峰环境介绍," 小蜜蜂 " 集 5G、AI 智能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深度自学习技术、全场景图像识别技术、" 互联网云 +" 技术于一体,单机即可替代 4 人劳动力,日均作业时长超 12 小时,同时实现自动充电、加水、倒垃圾,遇雨自动避障归位,安全算法 " 零事故 "。
" 环卫机器人之家(蜂巢)" 的诞生,源于对传统环卫痛点的一次系统性破解。
据文明龙城消息,盈峰环境深圳龙城副经理徐耀山表示,凌晨时段," 小蜜蜂 " 可按照预设指令自主出班,在人流稀少的凌晨完成主要区域普扫,直接减少环卫工人凌晨早班的高强度普扫工作量;而在日间及傍晚时段,通过 " 人机协作 " 模式与环卫工人配合——机器人负责常规路面清扫,环卫工人聚焦精细化保洁与特殊垃圾处理,双向发力缓解一线清洁人员的工作压力。
多线布局 引领环卫智能化
作为环卫一体化领航者,盈峰环境自 1993 年成立以来,经过一系列并购整合,已逐步转型为环境综合运营服务商。目前,盈峰环境业务涵盖监测、水务、垃圾焚烧、环卫装备、环卫服务等。其 " 环卫机器人之家(蜂巢)" 系统,以 " 蜂巢 " 为决策大脑,以 " 小蜜蜂 "" 小黄蜂 "" 大黄蜂 " 三大机型为执行终端,构建起覆盖封闭场景至开放路网的全场景清洁网络。
除了 1 吨级清扫机器人 " 小蜜蜂 " 外," 蜂巢 " 还支持 " 小黄蜂 "(3 吨级洗扫机器人)、" 大黄蜂 "(18 吨级重型清扫车)等机型混编作业。通过 " 蜂群 " 系统打造的机器人矩阵,实现作业效率 300% 的突破性提升,进一步实现从 " 孤岛作业 " 到 " 蜂群智联 " 的飞跃。
" 公司积极布局环卫机器人领域,目前已在深圳福田、宝安,江苏苏州、南通,浙江绍兴,贵州等多个城市储备了丰富的服务项目,且已投用项目成果显著。" 盈峰环境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表示未来将围绕 " 产品成功、效率驱动、数智运营 " 主轴,向世界级清洁维护装备及服务龙头迈进。优化高空作业装备结构抢占市场,融合 AI 升级小型装备与智能机器人,整合资源开拓光储充新增长点。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供的车辆强制险上险数据统计,盈峰环境 2024 年环保装备销量为 12173 辆,市场占有率 19.3%,环保装备销售规模和市占率同行业市场均排名第一。
政策技术市场齐发力,环卫机器人产业加速升级
在科技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的当下,环卫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深圳龙岗区率先启用的 " 环卫机器人之家(蜂巢)",作为盈峰环境 " 蜂群 " 智慧环卫系统的关键节点,不仅开启了当地智慧环卫的新篇章,更映射出整个中国环卫机器人产业在政策推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三方共振下的蓬勃发展态势。
从市场层面来看,我国在全球机器人产业版图中已占据重要地位。据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在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2024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飙升至 30.2 万套,连续 12 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与此同时,服务机器人领域也成绩斐然,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厂商在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出货量占比高达 84.7%,凭借产品性能、智能化水平及成本控制等多方面优势,主导全球市场格局。
政策扶持无疑为产业升级注入了一剂 " 强心针 "。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力促环卫领域的智能化转型。2024 年 4 月 28 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积极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鼓励购置智能化、无人化环卫作业设备,为京城环卫设备升级改造指明方向。今年 1 月,广州市城管局召开座谈会,针对《广州市自动驾驶环卫场景规模化应用工作方案(2025 - 2026 年)》展开讨论,方案拟定 2025 年全市投入 300 台各类自动驾驶环卫车辆设备,至 2026 年数量增至 1000 台,并计划在多个场景优先推广应用,还要求新签环卫保洁合同中约定服务单位按比例配置自动驾驶设备。2 月,深圳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加快推进功能型无人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着重提出提升功能型无人车在环卫等领域夜间作业车辆的占有率。广州环卫部门也明确计划,2025 — 2026 年新增 50 至 100 台自动驾驶环卫车辆,覆盖全运会场馆、" 环境卫生精品区 " 及街镇社区等不同场景。各地政策从设备更新鼓励、推广应用规划到场景覆盖拓展,全方位为环卫机器人的规模化落地保驾护航。
技术创新则是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以盈峰环境的 " 蜂巢 " 系统为例,传统环卫机器人单机模式的续航、调度与场景适应难题被逐一攻克。通过 " 中枢大脑 + 终端矩阵 " 创新架构,实现动态能源管理、AI 集群调度及多机型协同作业三大关键技术突破,极大提升环卫作业效率与智能化水平。如今投入使用的 " 小蜜蜂 " 环卫机器人,集多项前沿技术于一身,与 " 环卫机器人之家(蜂巢)" 共同构建起移动的传感器网络。这些机器人已超越单纯的清洁工具范畴,作为 " 城市数据采集终端 ",未来将与智慧交通、环保监测等系统深度融合,化身城市数字基建的重要一环,为智慧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盈峰环境透露," 蜂群 " 系统已在顺德、长沙等地成功示范,2025 年将全面推向市场。从局部试点到全国布局,中国环卫机器人行业正以 " 集群智联 " 为切入点,重塑传统环卫作业模式与产业生态。在政策利好的东风下,依托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广阔的市场需求,环卫机器人产业正推动城市清洁迈向智能化、高效化新境界,让智慧城市的美好愿景从蓝图逐步照进现实,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