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财经 08-08
AI假影评涌现,豆瓣不再沉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 / 瑞财经 曾树佳

豆瓣被 AI 假影评,攻占了阵地。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发现豆瓣多部影视剧、书籍评论区中出现疑似 AI 生成的影评内容。经统计,热播剧《利剑 · 玫瑰》AI 生成的影评占比高达 97%。

对于以 " 真实影评 " 作为自身定位的豆瓣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小事。

于是,豆瓣采取了行动。

8 月 7 日,豆瓣电影发文称,其发现有一批账号存在明显的养号行为,这些账号在若干影视和图书条目下,发布了大量垃圾内容,包括短评、长评等,其中一些垃圾内容疑似使用 AI 生成。

豆瓣表示,视情节严重程度,对这些账号及其发布内容进行了处理,共处理违规账号 2272 个,剔除虚假垃圾内容包括短评 348674 条,剧评 5701 篇。

豆瓣重申了自己的态度:以养号或广告目的发布的垃圾内容将会被算法识别,评分会被剔除,且账号会面临相应处罚。

资料显示,豆瓣是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社区网站,由杨勃(网名:阿北)于 2005 年 3 月 6 日创立。

豆瓣网的内容涵盖了书籍、电影、音乐、电视剧等多个领域,是国内较具影响力的文化社交平台之一。

回眼望去,与豆瓣同期的天涯、猫扑、人人等社区应用已成为过去式,从这个角度讲,豆瓣这 20 年的坚持,是成功的。但其商业化的不温不火,也常被拿起来讨论。

说到底,豆瓣曾经的战略徘徊,是导致其现状的直接原因。

2013 年,豆瓣网的流量几乎达到了顶峰,该年度的第二、三季度的豆瓣月均 UV(独立访客)达 2 亿。

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豆瓣将网页上的豆瓣 FM、豆瓣阅读、豆瓣电影、豆瓣小组等独立功能,全部拆分成了单独的垂直类 App。据统计,最多时,甚至有 13 个产品在应用商店里并存。

这造成了资源的分散,以及客户黏性的降低。

此外,豆瓣一度将在线购票业务做到了行业第二,但却没有加注这一领域。

2014 年底,豆瓣日均 PV(单页点阅率)跌落为 3000 万左右。在年会上,杨勃首次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决策,让豆瓣错失 3 年移动浪潮的最好时机。

2017 年 8 月,豆瓣 CEO 杨勃发内部信透露,豆瓣的预期上市通道重新放回到境外。同时,对旗下管理和业务线进行的相关调整。

彼时,按照这位掌舵者的说法,豆瓣已进入 " 务实阶段 "。但至今,豆瓣仍然没有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进展。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豆瓣 ai 书籍 豆瓣电影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