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商业趋势 昨天
关了会员店,又开100家店:盒马,清醒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2025 年 8 月 31 日,最后一家盒马 X 会员店上海森兰店即将关闭。

这意味着盒马 X 会员店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这场持续五年的 " 中国版 Costco" 实验,最终以全部关停告终,盒马彻底放弃会员店赛道。 

但与此同时,盒马又宣布:计划财年内开出近 100 家新店,届时盒马鲜生门店数将超过 500 家。

同时,盒马还将拓展社区折扣店盒马 NB,目前,盒马 NB 已经先后在泰州、宿州、天津、唐山、遂宁等多城开出首店。

关会员店,开社区店,转型中的盒马变得更务实了。

五年前,Costco 宣布进入中国,与此同时,盒马高调宣布开出会员店,喊出 "3 年开 100 家店 " 的豪言。

但在今年,仅存的几家盒马 X 会员店已经全部关闭,这个曾承载 " 第二增长曲线 " 预期的业态,退出了历史舞台。

为什么 Costco 和山姆可以,但盒马 X 会员店却不行?

在无相君看来,其核心矛盾在于 " 美国模型 " 与 " 中国土壤 " 的错配。

首先是地块选择:盒马 X 会员店和山姆不一样,山姆主打郊区,地租便宜。

而盒马 X 会员店多位于核心商圈,会员店单店面积超 1.5 万平方米,北京 CBD 门店日租金达 15 元 /㎡,远高于行业均值 8-10 元,但客单价仅 600 元,远低于山姆的千元水平。

亏钱是盒马 X 会员店难以为继的现实原因。

此外就是商品同质化:盒马 X 的自有品牌 " 盒马 MAX" 与普通门店商品重叠度高,甚至还会出现了同款牛奶在会员店定价更高的尴尬局面。

如此一来,怎么拉开会员店和非会员的店的差异,也是盒马的经营难题。

再次就是供应链:山姆依靠 30 年积累的全球直采体系,自有商品占比超 30%,已经非常成熟,  盒马曾试图以 " 移山价 " 榴莲千层蛋糕狙击山姆,却因供应链短板陷入 " 价格战反噬利润 " 的困局,短短 5 年的供应链搭建时间,盒马会员店确实难以突破。

但今天的盒马,并没有选择死磕山姆,而是从财务可持续的角度出发,探索更为务实的路线。

2004 年,盒马新 CEO 严筱磊接过大梁,确立了 " 盈利优先 " 的策略,砍掉 10 多种试验性业态,将资源倾注至盒马鲜生与盒马 NB(折扣店)两大核心业务。 

2025 财年(2024.4-2025.3),盒马首度实现全年盈利,GMV 达 750 亿元。

这一成绩和严筱磊的战略聚焦有很大关系。

会员店的撤出,并不是认输,而是资本和冲动退潮后,企业对零售规律的敬畏。

中国家庭小型化趋势使大包装商品需求疲软,消费者更倾向 " 小份量、近场即时配送 "。

山姆近期因商品同质化遭遇信任危机,也进一步说明了:单纯复制西方会员制模式在中国行不通。

盒马终于认清——中国消费者不需要另一个 Costco,而是需要更灵活、更高效的本地化解决方案。

关掉会员店之后,盒马会把注意力放在哪里?

答案就在近期盒马再开百家鲜生店的计划中。

2024 年,盒马鲜生新增 72 家店,2025 年计划再开近 100 家,进驻盐城、镇江、宜兴等二三线新城市。 

盒马的零售正以更轻量、更精准的姿态加速扩张。

盒马鲜生的面积大多控制在 2500-5000 平方米,线上订单占比超 60%、30 分钟的配送效率,已经覆盖了 50 个城市。

对于社区折扣的 " 毛细血管 ",盒马用折扣店盒马 NB 去抢占,SKU 精简至 1000-1200 个,用 " 硬折扣 " 模式撕开社区市场。

这几年,零食很忙、好想来、美宜家在中国快速扩张,这说明中国消费者,更需要的是这种折扣小店,需要的是方便。

在传统折扣店的基础上,盒马 NB 也整合了自家的物流配送板块,大大增加了用户的便利。

比如江苏昆山的自动化糖盒工厂,能够实现 " 生产 - 配送 24 小时达 ",商品更新鲜,更快,同时成本和售价都比市场低不少。

截至 2025 年 3 月,盒马 NB 的全国门店已经有 216 家,其中上海占 143 家,相比于鲜生大店覆盖中产品质的需求,NB 折扣店更瞄准价格敏感人群,并且二者都可以形成 " 线上即时达 + 线下近场购 " 的综合销售网络。

作为盒马的零售新模式,其下沉潜力不可估量。

今年一季度,巴菲特卖出了各种银行股,但是大幅加仓了两家消费股。

为什么投消费股呢?巴老爷子的投资理念是市场风险不确定性变大的今天,高频消费才是资产增值的王道。

" 盒马 X 基本没人,盒马 NB 满满当当 " ——一位用户的直观评价,道破了盒马战略转向的底层逻辑。

作为零售头部,盒马的战略选择,也在被很多巨头盯着。

盒马去年开始尝试折扣和零售的业态融合,很快就有一个重量级的选手来到了擂台——美团小象超市。

今年美团有个大动作,直接砍掉了团购买菜的业务,专心做小象超市;整合 " 快买优 " 体系(快驴、买菜、优选),共享供应链与物流资源。

2024 年,小象超市 GMV 近 300 亿元(达盒马一半),前置仓数量近千个,SKU 超 1 万种。

依托美团 7.7 亿用户流量与 700 万骑手网络,其 "30 分钟万物到家 " 服务已覆盖 21 城,并计划拓展至所有一二线城市。 

更凶险的是,美团还推出 " 快乐猴 " 硬折扣超市,复用骑手分拣订单,直接对标盒马 NB。

另一头,京东也在跟进,2025 年 3 月," 京东买菜 " 升级为 " 京东七鲜 ",模式和美团差不多,也是准备今年开启大扩展。

这就意味着,盒马的对手不再是山姆,而是美团、京东等本土老对手。

而这场零售战争,也正在从 " 模式之争 " 变为 " 效率之争 ",其胜负手,就在于供应链的整合和生态协同能力。

怎么接招?

8 月 4 日,盒马宣布接入淘宝 88VIP 体系,5000 万高价值会员可免费领取 90 天盒马权益。

这标志着阿里正打通饿了么、飞猪、盒马的资源,以此来对抗美团的 " 全链路包围 "。

在中国零售业,比模式更重要的是对本土需求的精准回应,比规模更重要的是对成本与效率的极致把控。

盒马撕掉 " 中国版 Costco" 的标签,转而深耕区域供应链与社区场景,这恰恰是零售业从狂热走向成熟的标志:

用更小的门店、更低的价格、更快的履约,服务那些需要一盒鸡蛋、一把青菜的日常。

这或许不够性感,但却是中国零售最真实的脉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盒马 供应链 盒马鲜生 costco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