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08-08
从“砖刹”到漂移,手刹走过多少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车辆进化历程中,驻车功能,从最早的拉杆式刹车,到脚刹,再到按钮式刹车,再到现在非常常见的 AUTO HOLD,这一路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以下为本期视频文字版:

手刹如何应运而生?

奔驰发明汽车时,其实没有手刹和驻车功能。后来,由于车辆需要停在不同路面,为防止溜车,手刹功能应运而生。纯机械式的手刹通过一条钢缆连接到后面两个轮子,前面有一个拉杆,拉上来,会发出声响,从而卡住后轮。

停车时必须拉手刹以防溜车,在上坡起步时,手刹也至关重要。手动挡车的拉手通常在排挡旁边,方便上坡起步操作:将排挡挂到一挡,加油门并逐渐松开离合器的同时,需要适时放手刹,因为不拉手刹又会导致后溜。在坡道较多的欧洲城市,手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汽车的关键功能,除了驻车防溜坡,更重要的是辅助上坡起步。

手刹的位置主要有两个,手动挡车一律在排挡旁边;美国车因多为自动挡且使用怀挡,通常在最左边设有脚刹作为驻车装置。美国车只有油门和刹车两个踏板,脚刹踩下后,通过旁边的开关或拉扣释放。虽然自动挡挂到 P 挡会自动锁住,但美国车出于安全考虑仍保留机械式刹车,作为刹车失灵时的保险。

当时有说法称手刹不能一次拽到底,需慢慢操作以防刹车线断裂。此外,手刹还可用于漂移,通过锁住后轮实现,因此 Muatang、Challenger 等车型配备手刹而非脚刹,不过现在也出了电子漂移的功能。

AUTO HOLD

进化之路

如今很多人学的是自动挡,无需操作换挡离合,但驻车手刹仍是必备功能,在刹车失灵时,拨驻车键可发挥部分减速作用。随着技术发展,除了电子手刹,AUTO HOLD 功能也逐渐普及。开车等红灯时,无需将排挡从 D 挡换到 N 挡,踩住刹车后系统会显示 AUTO HOLD,此时可松开脚,起步时轻点油门即可。

AUTO HOLD 功能最初是为配合很多人反感的自动启停(START/STOP)功能而诞生的。自动启停时发动机会熄火,按常理需要拉手刹,于是自动驻车与自动启停被结合起来。

早期这项功能出过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德系车熄火后会没有转向助力,后来通过电子化改进并增加 AUTO HOLD 逐渐改善。不同厂商的电子驻车按键操作方式不同,比如部分日本厂商的设计是往下摁为驻车,往上拔为松开,在技术演进过程中发生了诸多变化。

尽管驻车功能看似是小事情,但它是刹车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紧急状况下很有用,尤其是现在的电动车,了解 P 挡、手刹、AUTO HOLD 等功能的使用很有必要。

如今车辆高度电子集成,AUTO HOLD 功能也更加实用。像一些越野车辆的 " 坦克掉头 " 功能,就是通过控制手刹让内侧车轮锁死实现的。过去,萨博的 " 路上飞行秀 " 中车辆单轮行驶等动作,以及 Mustang 的漂移,都离不开手刹的辅助。

在过去二三十年里,科技进步给车辆带来了诸多变化,不仅从油车发展到电动车,许多熟悉的功能也发生了巨大演变。回顾使用手刹的经历,也是回顾汽车发展的一段有趣经历。

往期回顾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美国 电动车 德系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