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爆料显示,苹果方面或正在考虑为 MacBook 系列笔记本电脑引入 5G 蜂窝网络连接功能,相关产品最快在 2026 年就可能会量产上市。
有意思的是,苹果似乎早在 2007 年就曾开发过带有 3G 网络连接能力的原型机,当时他们甚至在那款原型机上设计了一个位于屏幕边缘外侧、造型优雅的伸缩式天线。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款机型最终并未上市,之后苹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再涉足 " 蜂窝网络型 "MacBook 的规划。
近期的相关传言称,苹果之所以会重新对 MacBook 机型的蜂窝网络连接功能 " 重燃信心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可能已经搞定了第二代自研 5G 基带,也就是传闻中的 C2 芯片。
据称,C2 不仅支持 Sub-6GHz 频段,还会增加对于毫米波 5G 网络的支持。有关注最近这两年各种 5G 网络相关消息的朋友可能知道,毫米波确实在峰值速率以及人群密集地区的性能表现上,要好于 Sub-6GHz 网络。
从这一点来看,苹果选择等待自研 5G 基带成熟再来研发 "MacBook 5G",可能不只是为了在市场宣传上更加 " 好看 ",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出现在写字楼、展会、运动场馆等使用场景下设备的使用体验。其实这也很符合苹果一贯 " 不吃螃蟹 ",要等技术完全成熟之后再落地的风格。
但是带有 5G 联网功能、或者说自带蜂窝网络连接能力的笔记本电脑,真的是什么新玩意吗?或者说它们之前的技术,真的就 " 不成熟 " 吗。
事实上,至少早在 2020 年,也就是差不多 5G 在我国刚刚商用一年多之后,就已经有厂商推出了搭载 5G 连接能力的折叠屏笔记本电脑。它使用的还是当时相当早期的 " 混合架构 "x86 处理器(i5-L16G7),并通过外挂 5G 基带的方式来提供 5G 网络连接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大家不要觉得 " 外挂 5G 基带 " 就不靠谱,要知道现阶段无论英特尔、AMD,还是高通,大家在笔记本电脑上实现 5G 连接功能靠的都是外挂基带,并没有将其直接集成在主芯片内部。
这有几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 5G 功能在笔记本电脑上毕竟还比较小众,专门为其设计集成式的芯片,成本就会得不偿失。而且从以往的相关报道来看,各家的 " 外挂基带 " 方案都是专门经过联合研发的,其兼容性、性能经过了反复验证,并不像 WiFi 网卡那样,是随便插一个上去就能用(可能会出现奇奇怪怪的 BUG)。
另一方面,虽然外挂式基带在功耗上会有那么一点劣势,但这种差异基本上只在智能手机这类更考虑功耗的设备上才能体现出来。对于笔记本电脑这种体型的设备来说,基带内置或外挂导致的那一点点功耗差异,甚至可能还不如音量开小一点省下的电明显。而且笔记本电脑(相对于手机的)的巨大表面积,也使得它在 5G 天线的布局上会变得 " 游刃有余 " 得多,完全可以塞下一大堆天线,而无需担心使用过程中的遮挡问题。
从结果来说,对于笔记本电脑而言," 内置 5G 连接 " 这一功能其实可以认为技术早就已经很成熟。不仅功耗完全不是问题,而且从相关用户的反馈来看,"5G 笔记本 " 的网速和信号表现实际上也往往要优于 5G 手机,更是 " 吊打 "5G 随身 WiFi。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 内置 5G" 本就没什么技术门槛,可为什么直到如今,市面上却没有太多的相关设备,以至于 "MacBook 5G" 反而会引发关注,甚至可能再一次起到刺激友商 " 跟风 " 的作用呢?
一方面,这当然与大家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方式有关。毕竟众所周知,相比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的优势就是具备一定程度的便携性,可以放在包里、带在身边,并且随时拿出来就用。
话虽如此,但这并不代表大多数人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场景,就一定是 " 边走边用 "。事实上,不少用户日常使用的场合都是相当 " 固定 " 的,比如一些职场人士习惯了携带笔记本电脑上班、并在自己的工位上使用,可能就只是看中了它 " 能带着走 " 所带来的数据保密优势。又比如在大学校园里,很多学生都习惯于使用笔记本电脑、而非台式 PC,但他们的理由甚至可能仅仅是因为笔记本电脑的功耗低,不容易导致寝室跳闸。
相比之下,像我们这样经常需要在出差过程中,在交通工具、机场、会场里随时拿出笔记本电脑办公的用户,反而是少数。而且从我们的实际体验来说,如果笔记本电脑能够自己连接 5G 网络当然会更方便。但即便没有这个功能,靠手机热点或随身 WiFi,活 " 也不是不能干 "。
另一方面,如果大家有关注过市面上一些内置蜂窝网络功能(不仅限于 5G)的笔记本电脑相关信息就会发现,这些设备往往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 " 赠送 " 流量包。而且流量包的额度往往相当惊人,要远大于手机上常见的 " 流量卡 "。
这是什么概念呢?说白了其实就是相关厂商都很清楚,笔记本电脑内置蜂窝网络相比于手机热点、随身 WiFi 而言,虽然可能 " 方便 " 了一些,但仅凭这点 " 方便 " 还不足以说服用户购买。所以只有再加上用户在别处无法获得的巨大流量包,才能真正体现出这类设备的优势,并形成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但这样一来,一方面是有强烈需求的用户可能并不多,另一方面超大(甚至可能是无限的)流量包服务本身,也会带来不小的成本压力。在这两种因素的叠加之下,就算如今笔记本电脑内置蜂窝网络、内置 5G 连接能力的技术其实没啥难度,但真正会去选择以此为卖点的产品还是 " 凤毛麟角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