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昨天
同比增长10.1%!前7个月国内乘用车零售达1272.8万辆 乘联分会预计今年汽车销量将破3400万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8 月 8 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以下简称乘联分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 1~7 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为 1272.8 万辆,同比增长 10.1%。其中,7 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 182.6 万辆,同比增长 6.3%,环比下降 12.4%。今年 7 月零售较 2023 年 7 月 176.8 万辆的历史最高水平增长了 3%,呈现较好增长态势。

图片来源:乘联分会微信公众号

乘联分会方面分析认为,全国乘用车市场销量的强增长,与 " 两新 " 政策补贴的加力扩围拉动有关。基于政策对车市的拉动考虑,乘联分会将其对车市全年销量的预期进行了上调。

" 在政策拉动下,2025 年的车市将呈现相对走强态势。"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车市全年销量将达到 3400 万辆,同比增长 8%。其中,乘用车零售销量将达到 2435 万辆,同比增长 6%;乘用车批发销量将达到 2970 万辆,同比增长 9%。

崔东树强调,国家政策的有效推动,将有效拉动乘用车市场和出口市场取得良好表现,2025 年将会是中国车市大年。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 54%,特斯拉跌出前五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的高速增长,成为国内车市走强的重要驱动力。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7 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 98.7 万辆,同比增长 12%,零售渗透率为 54%,较去年同期提升了 2.7 个百分点。

从月度新能源车国内零售份额看,7 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为 70%,同比持平;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为 3.6%,同比下降 0.6 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为 21.4%,同比提升 2 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为 4.1%,同比下降 1.1 个百分点。

7 月,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总体走势较强,以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为代表的狭义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表现持续强劲。在产品投放方面,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 " 多线并举 " 策略的实施,市场基盘持续扩大。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7 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突破 2 万辆的企业共 15 家,排名前三的为比亚迪、吉利汽车和长安汽车。

制表:每经记者 李星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 7 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排名已跌出前五,位列第七。特斯拉 7 月在欧洲市场也遭遇了销量的 " 滑铁卢 "。据德国联邦机动车管理局 KBA 数据,特斯拉 7 月在德国仅售出 1110 辆汽车,同比下降 55.1%;今年前 7 个月,特斯拉在德国累计销量仅 1 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 57.8%。

另据公开数据,特斯拉 7 月在英国的注册量从去年同期的 2462 辆降至 987 辆,降幅达到 60%;7 月在法国的注册量下降 27% 至 1307 辆;同期在瑞典的销量下降 86% 至 163 辆;在比利时的销量下降 58% 至 460 辆。

崔东树分析称,特斯拉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中国本土品牌快速成长,在智能化体验上不输特斯拉,且自主品牌产品在配置和体验方面较好,使其在中国市场面临较大竞争压力;二是,受地缘政治影响,特斯拉在德国等海外市场受到严重干扰。" 特斯拉的产品太过单一,它应该跟上中国产品更新步伐,推出更多新品,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和海外用户的需求。" 崔东树建议称。

8 月预计延续 " 以销定产 " 平稳走势

合资品牌的销量回暖也是当下车市的显著变化之一。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 7 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销量为 45 万辆,同比增长 1%。" 合资品牌务实地推进自己的产品和渠道策略,实现了销售、售后的平衡,同时部分合资企业又推出了新能源产品,在中国市场中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崔东树解释称。

细分来看,7 月,德系乘用车品牌零售份额为 14.5%,同比下降 3 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 12.9%,同比持平;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为 4.7%,同比下降 1.1 个百分点;韩系和其他西欧品牌零售份额有所提升。

豪华车市场则继续承压。7 月,豪华车品牌零售销量为 17 万辆,同比下降 20%,环比下降 29%,零售份额为 9.3%,同比下降 3 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数据显示,7 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销量为 121 万辆,同比增长 14%。当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零售份额为 65.9%,同比增长 4 个百分点。1~7 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市场份额为 64%,较去年同期增长 6.9 个百分点。

对于自主品牌乘用车持续保持高增长的原因,崔东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了明显增量,主流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主流车企的市场份额提升明显。

出口方面,7 月,我国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 CKD)47.5 万辆,同比增长 25%,环比下降 1%。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 41.5 万辆,同比增长 34%,环比增长 1%;合资与豪华品牌乘用车出口 6 万辆,同比下降 15%。1~7 月,乘用车厂商出口 295.5 万辆,同比增长 9%。" 中国车企一定要把电动化和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作为根本,推动中国电动车真正持续走向世界。" 崔东树强调。

展望 8 月,乘联分会方面认为,由于 2024 年 7 月 " 以旧换新 " 政策启动,今年 8 月的销量基数会相对较高,鉴于今年年初厂商的生产积极性很高,年初行业并未出现前几年的去库存特征,6 月末库存达到 332 万辆,库存天数 49 天,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库存处于相对合理水平,因此 8 月我国乘用车车市预计会延续 " 以销定产 " 的平稳走势。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能源 特斯拉 新能源车 德国 渗透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