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报姐 昨天
亲妈出门旅游竟“变成骨灰”被寄回家?英女子怒告安乐死机构:未经同意杀了我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直播预告】

【木唠唠杂货铺直播间】开张了!!!

新疆当地牧场的纯牛奶,让你夏天闪亮的沙棘汁,嘎嘎香香的奶酪包,还有甜到你心坎里的哈密瓜 ......

这次直播不仅要和大家分享美食,更想和大家一起唠唠嗑~

点击给我投稿

点击下方预约链接,来一起玩玩哦

爱尔兰卡文郡的梅根 · 罗亚尔最近遇到一件奇怪的事儿,58 岁的母亲莫琳说自己去立陶宛旅游后,突然消失了。

母亲没有跟家人说自己的去向,但几天之后,梅根收到一条来自瑞士某安乐死机构的消息,说母亲已经在瑞士死亡,会通过邮寄的方式把骨灰寄回家。

(梅根和母亲莫琳)

最开始,梅根以为自己收到了诈骗信息。出门旅游前母亲还好好的,怎么会跑去瑞士安乐死呢?

但随着和发信人继续沟通下去,梅根感觉天都要塌了。母亲确实是瞒着全家人偷偷完成了自杀,而这家负责母亲安乐死的瑞士机构 Pegasos,竟然没有通知任何一位家属,就推动了整个安乐死的流程 ...

(安乐死机构 Pegasos)

起初,家人们以为莫琳出门只是想简单散散心。

莫琳提到,在立陶宛有一场和 " 猫王 " 有关的音乐活动,但活动结束后,家人们就不知道她接下来的行程了。

莫琳到机构接受死亡的那天早上,和丈夫米克通了个电话。米克后来回忆时说:

" 那天早上我确实和她交谈过,她充满活力。

她说吃完早饭后要出去晒晒太阳,也许她当时正在赶往安乐死机构,我还以为她马上要回家了 ..."

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通完电话那天莫琳到达机构交了 13000 英镑(约人民币 12.4 万)的安乐死费用后,安然赴死。

(示意图)

事发后家人们质疑 Pegasos 机构没有联系任何亲属擅自做了决定,不符合安乐死的规范,要求机构给出解释。

但机构却表示,他们收到了莫琳女儿梅根的一封信,信中梅根提到知道母亲想要死去的愿望,并接受了她的决定。

机构还声称,工作人员收到信件后特意向梅根验证了真实性,得到了梅根的肯定答复,这才推动了安乐死流程。

梅根听到后更懵了:母亲的死讯都是在她去世后好几天才知道的,自己根本没有收到事先确认的邮件。

再三讨论后家人们得出结论,莫琳很可能是自己伪造了信件和邮箱,通过 " 自问自答 " 的方式绕开了机构的验证,完美避开了家人。

但 ... 就算是这样,人命关天的事机构竟然不要求家属亲自到场,只发个邮件就能确认生死,是不是太草率了?

机构就说了,莫琳当时还提供了其他文件,比如其中有一部分是 " 爱尔兰医疗机构投诉信 ",莫琳证明了自己有心理疾病且在爱尔兰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这才想到安乐死。

此外,在莫琳去世前,机构还对她的精神健康状况进行了深度评估,其中包括独立的精神病学评估,确认她心智健全。

机构还提到,莫琳一直坦诚地说明自己的背景和病史,并提供了包括疼痛管理在内的各类医疗文件。

机构是在审核了莫琳提供的所有文件之后,判定她是一个能做出正确决定的成年人才推动了流程,不存在随随便便就实施安乐死的情况:

" 在谈论瑞士的安乐死时,重要的是要明白,所有组织都有法律义务进行仔细的事先评估。

Pegasos 始终毫无例外地尊重适用的瑞士法律,未来也将继续这样做。"

能想象到,不管机构怎么宣称合理,家人们都无法接受 ...

对梅根来说,母亲去世的打击实在太大,以这种方式结束生命,更是让她痛不欲生。

母亲在几位家人接连去世后悲痛欲绝,在一年前得知噩耗后曾试图自杀。梅根认为,母亲前往安乐死机构时精神状态肯定不正常。

目前,家属已经要求外交部和瑞士当局合作调查此事。家人们指责机构没有严格遵守自身政策,没有在患者接受安乐死之前通知家属。

至于最终调查结果如何,目前还没人说得准 ...

不过,这也不是非营利性安乐死机构 Pegasos 第一次引起争议了。

2023 年,47 岁的教师汉密尔顿(Alistair Hamilton)在这家机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和如今的这起案例类似,他此前没有确诊任何疾病,家人也并不知情。

今年,51 岁的英国母亲安妮   ( Anne Canning )   在没有通知家人的情况下,前往机构完成安乐死。距离她儿子意外去世仅过去了 19 个月,她当时陷入了抑郁之中,瞒着家人一心赴死。

莫琳的事情闹大之后,关于安乐死的界限问题又一次进入人们视野:

如果一个成年人陷入痛苦决定安乐死,同时又知道家人肯定会阻拦,机构该以本人的意愿为准,还是该让家属的介入流程更完善一些?

(支持安乐死的宣传活动:" 好的人生,好的死亡。")

在报道的评论区,网友们对此看法不一:

" 这是她的选择,别把你的痛苦归咎于这家机构,接受她的选择,好好疗愈自己吧。她现在已经达到了她想要的状态。"

" 不管原因如何,成年人都有选择的自由。"

" 争议何在?她如愿安乐死,没告知家人并谎称去立陶宛,这并非诊所的问题。"

" 她选择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接受‘尊严’疗法。这家瑞士机构给予了她应有的尊严,对此应当予以赞扬而非谴责。她没有告诉家人的原因在于,家人可能会做出各种反应,从最终结果来看,家人们确实反应很大 ..."

" 反过来想,如果家人知道了她自杀的意图又没成功阻止,根据英国法律,这算不算是协助自杀了 ..."

不过,在大多数社会语境下,家庭的整体性可能要大于个体选择死亡的自由意志,尤其是家庭成员瞒着其他人赴死,在传统观念里可能没法真的只用 " 成年人的个人选择 " 去解释 ...

只能说,安乐死从出现至今都伴随着各种争议,生与死之间、道德和法律之间的模糊界限,应该会长期存在下去了 ...

听说

把【报姐】设置为  ☆星标☆

更容易抢到 C 位哦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瑞士 爱尔兰 立陶宛 香香 自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