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智慧 08-09
性格对位管理:一张2x2表格,破解组织沉默与内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短阅读专栏:第 34 期

作者 | 刘国华   原创出品 | 管理智慧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 团队里没人提意见,我讲了三遍都没反应。"

" 下属太强势,什么都想自己来,根本不听指挥。"

" 我带的新人,不主动不表达,每天等着被安排。"

这些场景,看似是领导力缺位、沟通不畅、激励机制出问题,实则底层有个更隐蔽的变量——性格匹配错位

组织就像一台复杂的机器,不同性格的人就是不同齿轮和皮带。一旦带动齿轮的力方向不对、节奏不一致,转速再高也白搭。那有没有方法,把这种 " 性格 - 任务 - 角色 " 的错配问题一眼看清?答案是:有。

这也是很多管理者常有的疑问:性格不同的领导者,带什么样的性格不同员工最合适?

我们将员工分为两类:主动型、被动型;将领导者分为两类:外向型、内向型。于是,下面一个简洁却强大的   2x2 配对模型就出来了:


主动型员工被动型员工
外向型领导×  容易压制主动性√   善于激发行动
内向型领导√   鼓励自主发挥×  激励力偏弱

从上面看出什么门道了吗?四种组合里,真正对味的,其实只有两个:

内向领导 + 主动员工:这俩一搭一唱,一个擅长倾听授权,一个擅长自我驱动,配合起来往往能冒出不少新点子,也容易干成事。

外向领导 + 被动员工:一个善于带头喊口号、做激励,一个正好等着被带动,火车头拉车厢,节奏也刚刚好。

而剩下那两个组合,匹配性就不太行:

外向领导 + 主动员工:双强对撞,权力冲突随时可能上演。你想主张,他也想主张,互不相让,内耗就此开始。

内向领导 + 被动员工:一边不愿说话,一边不愿动弹,结果就是 " 全员静音 ",组织效率掉到谷底。

长期以来,职场偏好表现力强的人。会说、能讲、敢冲在前,是对好领导的通行定义。但研究告诉我们,表现力并不等于影响力。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 · 格兰特研究发现,内向型领导者在带主动型员工时,反而更能发挥团队潜力。因为内向的人更容易让位于他人,不抢镜头、不争主导,让员工能自由生长。

外向型领导者像一把火炬,点燃团队,也点燃自己;内向型领导者像一块土壤,静静包容,却能长出一片森林。

以上的匹配,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在组织中实行性格匹配,其实很有难度:首先,员工的性格难判断;其次,领导者的风格也会随着压力和时间变化;三是,项目节奏、内容一变,匹配关系可能会变化变化。

因此,更靠谱的,不是 " 安排性格互补的人一起 ",而是设计出能自动适配的组织结构

结构适配一:主动型员工→ 小团队 + 内向型导师

主动员工需要空间,不喜欢被过度管控。让他们在高自主的小团队中奔跑,再配一个倾听型、有经验但不多嘴的导师型领导,既能放权,也能兜底。

结构适配二:被动型员工→ 流程化部门 + 外向型管理者

被动员工怕混乱,怕被忽略。他们需要明确节奏、清晰的 KPI、有人时刻提醒和推动。流程清晰 + 外向领导 = 最佳组合。

结构适配三:强强组合之间,加一层 " 权力缓冲 "

如果必须让一个外向领导带一群主动员工,别硬碰硬。安排一个 " 中层协调者 " 作为翻译器,调解两边诉求,保持节奏一致、情绪稳定。

并且,公司再进一步打造一个容纳多样性的组织:

内向的人,能深度思考、安静执行,不被冷落;

外向的人,能激发氛围、冲锋陷阵,不被束缚;

主动的人,有发挥空间;

被动的人,也有成长路径。

这种 " 性格对位   +   结构设计   +   制度包容 " 的三层模型,才是破解组织内耗、激活人才活力的关键。

例如,某新消费公司,在第一轮扩张期疯狂招人、搞创新,却在第二年突然停滞。创始人开会时发现,整个研发团队变得 " 没声音 ",中层频繁跳槽,员工自主性越来越差。

后来复盘发现,一位外向型产品副总,带着一批同样有想法、强表达、主动性极强的年轻人,彼此掣肘、互相怀疑,团队陷入权力之争和资源焦虑。

调整后,公司做了两件事:给该副总增加一位 " 产品经理组长 ",专门做内部协调;将主动型年轻员工打散,调往小团队,由两位内向型老员工担任负责人。

一年后,项目成功推进 5 项落地,员工满意度提升 40%,流动率下降接近一半。性格没变,结构变了,结果也跟着变了。

  小注  

此篇所录,出自所著《新商业思维》(第一辑)。并于原稿之上,多有略微删润,以增益其义。

套书共六辑,洋洋洒洒百万余言,以 " 短阅读,长思考 " 为成文原则,广涉商界诸般思维,常有洞见。然书成之后,阅者寥寥。虽或有读者妄语曰:" 读此六卷,世间再无新思维;纵有新意,亦不过换汤而已。" 此言或讥或赞,不可尽信。然有友人劝曰:" 观点思维若不传,终将珠玉蒙尘,实为可叹。" 余闻此,颇感其言有理。且其已久无再版,市井难寻,欲购亦不可得。

故此立志,将以数载光阴,择时细述,陆续刊布。惟愿诸君偶有所得,一言半句,能启思路,便不负笔墨一场。

作者|刘国华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品牌与传播事业部负责人,专注品牌建设与企业文化、企业史与企业家思想,常年为多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短阅读系列推荐▼

未来 30 年,企业不是要学会如何去卖

而是要学会如何服务用户!

企业如何摆脱过去经营方式逻辑的惯性?

如何建设响应新时代的组织职能和能力?

如何重构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体系?

华夏基石最新推出 2025《新用户思维》企业内训大课

是老板及核心团队 2025 年最该补的一课

2 天学会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顾客经营体系

详情查看海报▼

华夏基石咨询集团

※ 咨询服务领域   ※

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品牌

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 AI 应用

中国领先的实战型、陪伴型咨询服务机构

地址:北京中钢国际大厦 A 座

咨询合作:15611565916

咨询合作扫码

衷心感谢读者朋友们的阅读和订阅《管理智慧》,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最新推送,敬请星标本公众号,及时分享有价值的原创文章,共同推动中国企业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职场 沃顿 阅读 格兰特 导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