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了一些以前写的文字
好像现在来看又别有一番滋味
过去我们看楼盘,看外立面、看门头、看电梯厅甚至看车库,给每个小区多维度的制定了一套详尽的打分系统
给社区从审美到实用的角度,条分缕析的评判优劣
但往往都忽略了披星戴月的人们,跟社区相处大部分时间是集中在晚上的
试想从前,几盏时明时暗的庭院灯就构成了小区夜景的全部内容
别说夜盲症患者,就是视力 5.2 也很难看清楚归家的路
当你狼狈的拿着手机闪光灯照亮前路
一定在疑惑那些物业费究竟用到什么地方了
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
对社区夜间的索取,就从最基础的照明需求,变成了对 " 夜景 " 的需求
这种转变让我问想起一位设计师朋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 好社区的夜晚没有黑暗,只有错峰亮起的黎明 "
01
白天是社区的面子,晚上才是社区的里子
过去许多年夜景都不是开发商着力宣传的重点
但在卷完立面卷水景,卷完地库卷物业的今天,开发商忽然意识到,原来夜晚的社区又是另一个亟待开发的热土
什么样的设计能够称之为好的 " 夜景 " 呢
首先就是要好看
好不好看永远是购房者在地段、户型之外首要考虑的东西
审美的评判依据,即使在夜晚,也绕不开对建筑外立面的打分
外立面灯光设计,可以说是楼盘夜间对外展示的最佳途径,也是开发商们最早开始花心思的地方
夜晚漆黑的背景之下,你甚至不用走近,就能得出这栋房子一定价值不菲的结论
外滩兰庭便是一个典型案例
醒目的灯帽和流线型的灯光,让它在外滩建筑群当中也不逊色,在那些鳞次栉比的办公楼中这个外立面让外滩兰庭一下子就脱颖而出了
只是 " 乍一看 " 的奢华并不影响它还为你呈现了精致的细节
镜头拉近,我发现它外立面上的灯带都内嵌在弧形玻璃外侧
这种设计用语言描述可能发觉不出什么不同,但你只需要仔细看看,就知道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会让灯光变得炫目刺眼,柔化的线条让夜景灯光的攻击性也减弱了
照明需求退居次席,四两拨千斤的处理手法让天际线美学在此刻荣登榜首
现代科技下的立面美学在修饰上海这样一座城市的夜景时,似乎还需要一些助力
当灯光触及到老洋房,我们终于发现上海的底蕴在夜景里也摇曳生姿
新天地旁的高端别墅——中海恒昌玖里
白天去看,法式风格的立面在梧桐树叶漏出的一抹日光中瞬间将你拉回那个十里洋场的老上海
到了夜晚,暖黄的灯光自窗台下方打上去
整个建筑的外立面都被金色烘托出一种贵气的氛围,无数人路过又停下,仿佛在这里就能回到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
细节处的灯光更加考究,复古式的壁灯将金属铭牌映照的隐隐发光,却又不显得张扬,只让人觉得低调又奢华
初春的夜晚街道上,散步的人还并不多
足够给你一个静谧的小尺度街巷空间去思考
在这个繁华街区历史风貌与现代都市是怎么并存的
当炒房炒地开始退潮的今天,楼体灯光早已成为开发商递给城市的烫金名片
这里不是纽约的上东区,而是上海的老街道
灯光掩映下的夜景不仅是一个城市高度发达的象征,更代表着一种历久弥新的文化脉络
外立面的辉光永远是要分给外人看的,那么有什么是在这个夜晚独属于业主的呢
毫无疑问,夜间的公区景观就成了专为业主开放的画廊
从前很难想象这样艺术化的场景会出现在住宅社区里
不细说还以为是某个美术馆的展览区
整体的光晕最大化地丰富了景观的层次,不同于外立面奢华的光影交织,暖黄的灯光在这里强化了你的归家审美体验
很显然,夜景也被纳入到了景观的整体布局之中
02
开发商开始在小区内部动心思,置身小区时,它是怎么让你的归家路不再孤独
当沐拾的首席产品官如数家珍地介绍每一处夜景的巧思之时
我们确实窥见了这个项目夜色中还未被发现的一面
处处的灯都亮得恰到好处,既不扰人,又能照亮
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怎么能让人不觉得熨帖
还有这种近乎酒店的庭廊设计,高档的同时又把你和家的距离拉近了一点
谁能不说这无形当中扩展了住宅的使用空间呢
更重要的则是夜景的归家动线
宝华花了很多心思,让你窥见这个小区除了精致之外最为温情的一面
疲惫工作结束之后,迎接你的不只有月亮,还有宝华紫薇花园的拱门
图源:小红书网友(已获得授权)
我们花在路上的时间,不应该是从离开地铁站开始就低头看着手机向前走
也可以抬起头来看一看你回家的这条路
在这种氛围里回家的人,大概会分成两类,一类愉悦的脚步轻快,一类停下来慢慢欣赏
总之不会让这一场夜色里的美景失落
事实上除了小区内部,如今的夜景其实早已照亮了你整条归家动线
它不再是那个只会在 " 美不美 " 上做文章的面子大户,已经开始学会温柔地用夜景陪你回家
当你快要接近小区的时候,放下一整天的劳累,你想到的是什么?
对,终于要到家了
在这条从小区外一路走来的归家路上,你的心情应该是放松的,雀跃的
就像是归巢的雀鸟、入港的行船
甚至是在红线之外的地方,小区的夜景就已经开始陪伴你了
我去过很多次金鼎首府
晚上来却是头一次
浅色的石材被灯光照着,泛出了温暖的颜色
街巷空间的夜间营造也被纳入了小区整体夜景设计之中,成为了其中重要的一环
它希望你在回家的路上,每一步都有光亮,早早的体味到家的感觉
这大概就是设计师最初的想法
因为你回家的路线是连贯的,整体的,每一步都需要被照顾到的
这就是归家的仪式感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环节,是在你归家的最后一站——电梯厅
缦合 · 北京能夸赞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但这个电梯厅也绝不该被小觑,艺术画和休息沙发的组合,不仅为你打造了一处归家路上必经的艺术画廊
更为你夜景关照下的归家之路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点
有了夜景之后,灯光让你的小区在晚上也活了过来
从前购房者并不那么在意公共区域,后来渐渐在意起来,又发现一天到头实在没空去享用这片活动空间
白天想去没时间,晚上想去没光亮
而现在开发商越来越懂得怎么得到业主的心
你需要活动的空间,好的没问题,开灯
于是在夕阳之后,你得到了更多融入小区的机会
还是在紫薇花园
灯光照亮了一条慢跑道,让业主不必跟汽车挤在一条路上与尾气作伴
原来在小区里就可以沿着水岸夜跑
业主家人们的需求也被充分照顾到了
大一点的孩子需要篮球场,那么就把这块场地变成灯光篮球场
小一点的孩子需要玩耍的空间,那么就把泳池改成晚间也能享受亲子时光的地方
夜景功能可以很好看,也可以很好用,更可以很有温度
它能赋予你在夜晚动起来的空间,同样的,也为你提供了能够停下来的场地
当借着架空层亮起的灯光看到里面被打造成了一个小型图书馆,我才真正体悟到所谓夕阳之后 " 安静的地方 " 究竟在哪里
被适度减弱的灯光和水面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像白天阳光洒下来的不同斑驳的阴影一样
映照在架空层的玻璃之外,里外灯光形成了很好的连接,共同包裹着归家的你
又或者你会不会也想跟家人一起在这里驻足片刻,看一看桃树下的萤火虫灯
图书馆也好、夜间篮球场也罢,这些不一定是你天天都会使用的功能,即使在被使用,也不会占据你一天的很长时间
但它永远在那里为你亮起灯,一直等待着你
就像是一种关怀,它并非一直贴身存在
但你只要一想到正拥有着它,就能感受到温暖
你归家时的夜景,正是这样的存在
走进夜晚的小区时,我就在想
我们为什么要去关注小区的夜景
是因为我们一天到头在这里时间最久
还是好的小区能够提供给我好看又舒适的夜景
其实这都只是一个很小的切入点,却足以窥见开发商的用心程度
大多数人买新房在意地段在意户型在意物业
但仔细一想,如果能拥有一个不只限于照明的夜间空间
它足够好看,它能陪你一路回家,它能让你下班即是度假
又有什么理由不被关注呢
熠熠生光的社区里
天未亮晨跑的人会不自觉放慢脚步
天已黑晚归的人开始绕远路回家
那些会呼吸的灯光、懂进退的明暗、有温度的颜色
正在把物理意义上的社区,融合为人文层面的共同体
因为真正的好社区只会在你某个加班之后的深夜,用一束恰到好处的光对你说
" 照亮回家的路了,你慢慢走 "
以上为正文,来自真叫卢俊团队
这是真叫卢俊公众号的第 6195 篇原创文章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