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姐姐当家》播出了,没想到王琳和父母的相处,竟然招致一片骂声。
她一个人住着上海的独栋大别墅,儿子在国外一周才联系一次,所有人都差点以为她没有别的家人了。
不过,最新的节目上,她走进了养老院,探望了父母。
网友议论纷纷:" 什么?她父母还健在?"" 住豪宅却把爹妈送养老院?这也太绝情了吧!"
她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更是平淡如水。
但如果你了解她的过去,就会明白背后的真相了。
家庭聚餐,比陌生人还冷漠
养老院的餐厅里,三个人坐成一桌,空气安静得能听见心跳声。
王琳板着脸,没太多笑容。
父亲头发全白了,挺干瘦,那模样让人看着心疼。母亲倒是保养得还行,就是发根那点白色出卖了真实年龄。
老两口小心翼翼地开口:" 诺诺(外孙)现在怎么样?有女朋友了吗?"
她连眼皮都没抬:" 不知道,我没问。"
一句话,现场死寂。
父母脸上的笑容僵住,那种想讨好又不敢说话的表情,看得人心里发堵。
还没等他们想到下一个话题,她已经站起身:" 我走了。"
就这样,一场 " 家庭聚餐 " 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老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的背影消失在门口。
网友们坐不住了:" 她怎么能这样对父母?"" 有钱住别墅却让爹妈住养老院,太过分了!"" 她被儿子冷落的时候,想过自己是怎么对父母的吗?"
但是等等,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五岁才见爸爸,被 " 学霸父母 " 抛弃的童年
5 岁时,有一天,一个陌生男人出现在家里,外婆告诉小王琳:" 这是你爸爸。"
什么?这个陌生人是爸爸?她躲在外婆身后,怯生生地看着这个从未见过的男人。
心里想的是:别人家的爸爸天天接送上学,我的爸爸怎么现在才出现?
原来,她的父母都是 " 学霸 "。妈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研究导弹,爸爸是地质勘探队员,常年在野外跑。听起来很厉害对不对?
可对一个孩子来说,再厉害的父母,比不上一个普通的拥抱。
她从出生就跟着外婆过,5 岁才第一次见到父亲,7 岁才和父母住在一起。可这对 " 精英父母 " 眼里只有工作,对女儿只有严苛的要求,没有一点温暖。
最让人心疼的是,她小时候跟妈妈去买菜,妈妈在黄鳝摊前站了好久,最后还是舍不得买。
回家路上妈妈说:" 你爸最爱吃黄鳝,咱们现在买不起,你长大后要买黄鳝给爸爸吃。"
她听了,答应了妈妈,言语天真。
可与父母的关系却没想象中美好下去 ...
17 岁的那一耳光,彻底打醒了她
17 岁那年,父母因为一点小事又要打王琳。这次她没有乖乖承受,突然爆发了:" 如果你们再敢打我,我就会打回去!"
父亲打了她一耳光,竟打出了血,这让她失望了。
从那时起,她和父母的关系近乎决裂。
她在外面拼命工作,很少回家;父母也不主动联系她,就这样冷战了几十年。
有网友说:" 再怎么样也是父母啊,怎么能这么绝情?"
可你知道吗?父母缺席的童年就像一道疤,会疼一辈子。
当别的孩子撒娇要抱抱的时候,她在外婆家想念陌生的父母;当别的孩子犯错被温柔教育的时候,她挨的是冰冷的耳光。
这样的童年,怎么可能培养出温暖的亲情?
两次婚姻都在找爸爸,可惜童年回不来了
26 岁时,她急着结婚。为什么?因为她太渴望有个人疼她了。
第一任丈夫是港商,比她大 16 岁,成熟稳重,是想象中父亲应有的样子。
可婚后的生活让她崩溃——天天在家做面膜、打扫卫生、做菜。
她受不了这种生活,坚持要回内地拍戏。丈夫不同意,两人开始冷战。最终,这段婚姻在 2003 年画下句号。
2004 年,她又结婚了。这次的丈夫是一位上海富商,还给她生了个儿子。
可她还是做不了全职太太,拼命接戏拍戏,夫妻关系又出现裂痕。
2010 年,第二段婚姻也结束了。
有人说她不会经营婚姻,可其实她心里清楚:自己在婚姻里寻找的不是丈夫,而是父亲。
可惜,错过的童年再也回不来了。
两次离婚后,她明白了一个道理: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拼命三娘的孤独,用忙碌麻痹内心的痛
离婚后,她疯狂工作。2011 年到 2013 年,每年 300 天在外拍戏,有时候同时跨 3 个剧组。
刚拍完一场戏,立马被另一个剧组的车接走。在车上化妆,靠着座椅眯十分钟,到了现场立马打起精神继续拍。
这种强度,铁人都扛不住。
她为什么这么拼?一是要证明自己可以独当一面,二是要给儿子最好的生活,三是 ... 给父母找个最贵的养老院。
是的,她没有抛弃父母。那个高端养老院,两居室套房,24 小时专业陪护,设施一流。从物质条件来说,她已经做到了极致。
可情感上的疏离,却是金钱弥补不了的。
很多人骂她绝情,可你们知道吗?她给父母的养老院,一年要花六位数!从物质条件来说,比很多人的家都好。
这也是对彼此的保护。她定期去探望,完成了做女儿的义务;父母安享晚年,不用看女儿的脸色。
虽然关系不近,但至少和平。她也用自己的方式尽着孝道。
真相大白后,我们还忍心指责她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